阿波羅網記者秦瑞報導/中共外交部本12日突然發布簡單信息:「應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伊朗總統萊希將於2月14日至16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隨後,中共《人民日報》發表伊朗總統萊希署名文章,不過萊希在文中無意間透露實情。
13日,伊朗總統萊希在中共《人民日報》上發表署名文章。值得注意的是,中宣部將其安排在《人民日報》的第二版,甚至連第二版的頭條都不是。
有趣的是,萊希在文章中除了大談所謂「伊中友好」之外,也在無意中說出心裡話。
他說,「伊朗和中國是患難與共的朋友,就像諺語所說的,『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當然,這裡的中國應該指的是中共國。
萊希這段話,等於首先確定伊朗和中共國都「患難」了,而且《人民日報》還把上述文字公開發表。
這與外界的看法相一致。台灣中央社就指出,中(共)國與伊朗因同樣遭到西方國家圍堵,兩國的國際處境相似。
不過,,習近平於去年12月訪問阿拉伯國家,會見中東地區、西亞和非洲的數十名阿拉伯國家領導人。
結果,習近平此行惹怒伊朗。
中共和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的聯合聲明呼籲阻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在海灣地區擴散,確保伊朗核計劃的和平性質,以維護國際和地區安全與穩定等。
聲明還涉及沙國與伊朗之間的爭議領土,稱按照國際法規則,和平解決大通布、小通布(Greater and Lesser Tunbs)和阿布穆薩(Abu Musa)3島的主權爭議。
分析認為,這份聲明基本上採納了阿拉伯國家對伊朗的立場。
因此,伊朗一怒之下馬上召見中共駐伊朗大使,向中方表達了「強烈不滿」。
伊朗紙媒「Arman daily」在頭版以斗大標題刊出《台灣獨立,合法權利》一文,向中共開嗆。
據《美國之音》報導,1月底,美國伊朗問題特使表示,美國將增加對中共施壓,要求停止購買伊朗石油。
美國伊朗問題特使羅伯特·馬利(Robert Malley)在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表示,中國是伊朗非法出口的主要目的地,而美國與中(共)國有關購買伊朗產品的會談將會加劇。
報導表示,最近幾個月,伊朗原油及提煉產品的船運激增,其中很大部分看來是運往中國,但是卻偽裝是來自馬來西亞。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