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對比 > 正文

搶教授話筒的中學生——「大詞過敏症」正在這代年輕人中退潮

作者:

是好是壞難以評價,但這顯然是一種趨勢。

1

安徽省的廬江中學,前兩天請了一位大學教授給學生開講座,講座前這位教授故作幽默的跟台下學生閒聊,說好好讀書就是為了將來掙大錢、「隨便挑更好的男人和女人」、甚至興之所至還扯到他兒子到美國讀書找了個美國女朋友,將來能和美國人「雜交」、「改良基因」之類的事兒……、

這番庸俗發言激怒了台下的中學生們,有個學生直接跑到台上一把奪過其話筒(看了視頻,說奪其實不太恰當,因為這位老師一開始沒激烈反抗),然後大聲批判到:「他!眼裡只有錢!崇洋媚外!努力學習是為了什麼?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台下的學生一片掌聲和歡呼。

有朋友問我怎麼看這件事,我覺得這個教授確實是言論失當了。

可能在他看來,他說那些「讀書是為了賺大錢,娶美女」甚至出國找外國女朋友之類的話,都是為了活躍氣氛、選擇「接地氣」的玩笑話。但他忽略的一個問題是,他做這個發言的場合,不是一群中年同齡人聚在一堆的酒桌上,而是給青春期的高中生們聽的。

首先是年齡心理上的錯位。中年人與年輕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前者有著非常強烈的「性焦慮」——「老將至而無子」,有了一小把年紀之後,至少男人會自然而然關心自己基因能不能延續,延續的好不好這種事兒。而這個時候,體能已經開始下降的中年人會自然的去尋找一些別的「依憑」,給自己建立自信。比如秀豪車、曬房屋所有權狀,教育孩子要好好讀書,將來有更高的地位才能有更多的性選擇之類——這可能真的就是一個油膩中年男人的心裡話。

但這樣的說教,是最容易惹處於青春期的年輕人反感的。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非但沒有「性焦慮」,反而處於「性自信」的巔峰。

我不知道是不是每個人在青春期的時候,都自我感覺特別良好上幾年,覺得自己帥比吳彥祖。但我知道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會有這麼階段,所謂「人不中二枉少年」麼。

所以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是最反感你把兩性關係說的這麼低俗、物質,暗示他們需要金錢或地位等外物修飾才能有更好的選擇權,這位教授剛好就精準的踩了這個雷。

相反,自信而滿腔熱血的年輕人此時「需要一個崇高的祭壇,將自己祭獻上去」(諾爾曼·白求恩語),而那位搶過話筒,喊出那口號的學生,剛好給大家這樣一個崇高的口號——其實不管這個口號是什麼,他註定會比那個「名師」獲得了更多的掌聲。這是因為在年輕人心中,號召崇高的理想一定能擊敗描述庸俗的現實。

不僅在年齡心理上錯位,這位「名師」的那些說法,在時代上也是錯位的。

「考上安徽的好大學,你就可以任意選安徽的男人和女人;考上北京的好大學,就可以選全中國的男人、女人;考了美國的好大學,你就可以挑選全世界的男人和女人。」這話對不對呢?考慮到這位教授的年齡,在他讀書那個年代,可能確實是經驗之談。因為當年的大學生真的就是稀缺的「天之驕子」,「知識就是力量」、「讀書改變命運」的想法盛極一時。

那個年代,多少寒門學子,就是靠著勤奮讀書、考個好大學、金榜題名這條終南捷徑一夜翻身成為社會的中層乃至精英的。有這樣時代機會在,「任意挑選異性」,話雖然所說的俗了點,也誇張了點,但確實還原了那個年代的部分現實——我父母那一代人,一說你是名牌大學生,確實好姑娘好小伙隨便挑。大多數工作機會也向你敞開。

可是你把這話放到現如今——看看這幾年應屆大學生的就業率,看看北大清華學子讀到博士後去搶一個街道辦、居委會的小科員職位,再看看有多少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的自我調侃,你還閉著眼瞎說是什麼「考個好大學,男人女人隨你挑」麼?你這不是忽悠人家孩子麼?

身為名師,把上述發言當成自己的青春奮鬥回憶也就罷了,還當成年輕人奮鬥指南,則顯然屬於「拿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我要是在台下聽他這麼講,我也反感,不整什麼「為民族偉大復興而讀書」的詞兒吧,至少也要提醒他一句「大人,是時代變了」。

身為被請來給學生開講座的老師,這位教授似乎備課沒做足,沒有設身處地的體會一下當代學生的處境,並站在他們的立場上給出建議,就拿自己拉家常的人生經驗來湊數了。從這個角度講,挨噴也不冤。

2

而這位搶話筒的同學喊的那句「努力學習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話正不正確呢?

當然非常正確。

畢竟每個中學都思政課老師告訴你標準答案肯定就是這個。學生聽教授講的這麼不著調,把這話搬出來反駁他,誰都挑不出他的毛病,學校也不敢找他的麻煩。所以這位同學在壯懷激烈之餘,也是很聰明的。

但如果把這個絕對正確的口號套用到現實生活中,也會產生一些很有趣的悖論。我們簡單講兩個:

首先,假如我們認定努力學習的目的是愛國、是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那就可逆推出一個反向結論——如果一個學生不努力學習、不天天向上,那他是不是就是不愛國,甚至陰謀破壞民族的偉大復興了呢?是否應該因此遭到懲罰?

你別笑,這樣的邏輯在歷史上還真是有過的。

19世紀普魯士剛剛普及義務教育的時候,對於曠課遲到的學生,學校是要讓家長繳納罰款。不讓孩子上學的家長甚至要蹲大獄。而身為學生,如果你敢上課不認真聽講,或者屢次成績都考不好,老師有權直接對你非常進行嚴厲的體罰,老師有權直接拿辮子抽你。

因為普魯士搞義務教育的邏輯就是這樣的——被拿破崙擊敗、柏林被占領後,普魯士國王弗雷德里希三世曾經發狠的說了一句:「德意志在戰場上輸掉的東西,要在課桌上贏回來!

是的,普魯士推行強制義務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國家的復興,用教育最大限度的挖掘其有限人口的潛力。所以在普魯士教育體系中,學校和老師類似於軍官,是在代行國家的公權力。

而在這種教育邏輯下,那些不接受教育或者教育失敗的學生在這樣的體系中會被視為不愛國、或乾脆沒有資格愛國,進而淪為不被憐憫、死不足惜的社會底層。

再下一步,等待他們的就是淪為戰爭的炮灰或進納粹的焚化爐了。

而接受這個體系馴化的「好學生」、社會精英,其實也是有問題的——他們被絕對正確的教育馴化的工具性太強,而自主性太弱了。普魯士在進化為德國之後屢屢出現戰術極為精妙而戰略異常拉胯的狂亂迷走,原因就在這裡。

而普魯士之後,最系統的學習這種教育思想和教育體系的國家則是明治維新時代的日本,無獨有偶的是,日本之後也出現了非常類似的底層被拋棄而精英陷入迷走的現象。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為國讀書」這個口號雖然正確,但如果喊的太響,講過了頭,確實也是有很大問題的。

其實,還有另一些更讓人撓頭的問題。

比如,如果這個口號是正確的,那麼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小鎮做題家們」反對丁真和易烊千璽進入體制內,就應該也是正確的。

因為我「努力學習是為了民族偉大復興」麼!我學的更好,就說明我更「赤心報國」、且素質更優秀。那既然如此,憑什麼一個體制內的職位,居然給了插隊的「小鮮肉」而不給我呢?這不公平!

所以這個年輕人喊著提氣、國家聽來也舒心的口號背後,其實暗藏著一種強大的反噬力——當一個年輕人真的相信自己讀書就是為了「報國」這個宏大目標的時候,他一定會隱隱產生一種與這種大口號相應的高預期:我學有所成之後需要有一個「報國」的機會和平台。如果社會最終無法提供這種機會,讓其產生一種「報國無門」的感覺,那麼就會產生一種危險的內壓。任何一個社會若過度積累這種內壓,都是禍非福。

所以在肯定「讀書是為了報國」這個大口號的同時,講講讀書是為了個人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小道理也是必要的。

所謂道並行而不悖,我們不要只告訴孩子達了怎麼「兼濟天下」,也應該教育他們怎麼窮時「獨善其身」,過好自己的生活,做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就是最大的愛國。

尤其是對於一個結束高歌猛進、增長進入穩態期的國家來說,甚至後一種教育更加必要。

3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有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這是宋代的《勸學詩》,作者是宋真宗趙桓。很多人可能會感覺特別奇怪,宋真宗身為皇帝,本來是應該最樂見他手下計程車大夫有「讀書報國」之志的啊。可你看他一寫《勸學詩》,半句話都沒提什麼家國情懷的事兒,還創造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樣的名句——這其實就是「讀書是為了賺大錢,娶美女」的「文學去油膩版」麼。

趙恆這話說的比那教授好聽多了,但其實意思是一樣的。

可身為皇帝的宋真宗為什麼要這樣提倡呢?他就不擔心這樣的俗話講多了,台下有個學生也義憤填膺的跑上來,劈手奪過話筒,喊「讀書是為了大宋崛起」麼?

還真有過,後來他曾曾孫子宋高宗趙構在靖康之亂中登基的時候,有個叫陳東的太學生就直接上書,說皇上你這時候偏安一隅、貪圖享樂不對啊!父兄北狩未歸,你不想著趕緊怎麼北伐、迎回二聖麼?

你看,陳東就是典型的時刻想著「為國讀書」的好學生,可是高宗皇帝給他的處罰卻異常嚴厲:不惜違背「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的祖訓,直接把他給砍了。

所以至少在宋代,皇帝是不鼓勵大家「為國讀書」的,反而會經常讓你多惦記惦記「黃金屋」「千鍾粟」和「顏如玉」。因為這些理想王朝內部是贖買得起的,如果大家都像唐代邊塞詩人那樣喊什麼「男兒何不帶吳鉤」,什麼「報君黃金台上意」,那國家向外推得動的時候,當然是盛唐氣象。一旦推不動了,立馬就是「漁陽鼙鼓動地來」,一個安史之亂就直接內爆了。

大口號固然有它的正確性,但一旦講過了頭,對於社會來說,它會帶來情緒過熱造成的失速,而對個人來說,也必然遭遇偉大理想碰撞慘烈現實時的頓挫與蹉跎,進而產生理想落空之後的失望與萎靡。

你觀察中國社會,會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從部分60後、70後、80後、到部分90後,我們的社會中曾存在一個龐大的「大詞過敏症」的症候群。

「努力學習是為了偉大的xxxx」這樣的口號,你讓這些年齡段的人在演講中聽聽是可以,照著稿子念念也行。但真要讓我們衝上台去,奪過別人的話筒,用這樣的口號即興發揮一下。大多數人真的搞不來。

為什麼?因為這代人親身經歷或者至少聽父母說過某些特殊年代,他們知道一個社會曾怎樣因為一些大口號的過熱而失速,而這種失速的後果對個人又有多麼慘痛。所以他們會對很多宏大敘事的大詞兒產生本能的牴觸。我們姑且可以將其稱為「大詞反感症」,它是一種群體性的創傷後應激障礙。

但從這個視頻當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一代年輕人,他們是敢於並樂於衝上台去,從講「小道理」的中年人那裡劈手奪過話筒,發自內心的喊出一些大詞兒的。而他坐在台下的很多同齡人,也樂意為這種行為叫好、鼓掌。

那種在中國延續了兩代人的「大詞過敏症」,正在當代的年輕人中退潮。

我不想評價這種現象的好壞,但它的確是一種趨勢。

行文至此,本來可以結束了,但我還想再多說兩句:那就是我們對「學習」這件事的態度問題。

從本文從新聞談到了歷史,你有沒有發現,我們對學習知識這件事,其實一直存在一種普遍的「高預期」——

無論是那位教授說的「讀書是為了賺錢、挑好的異性」,還是那位學生喊出的「為偉大復興」而讀書,亦或者宋真宗許諾的「顏如玉」「千鍾粟」「黃金屋」。中國人在討論學習知識這件事的時候,無論目的如何,無一例外的都帶有誇大效果的傾向。

但有沒有可能,這些都是錯誤的呢?有沒有可能,你個人好好學習這件事情,既無法顯著的改善你的個人命運、也對國家崛起這樣的大事能起到的推動作用微乎其微,而只關乎你個人的性格、修養、見識與靈魂呢?

而這,也許才是教育的本意,我們是普通人,一個現實是:普通人讀書並不太可能為自己或為國家的命運起到什麼「翻天覆地」的大推動、大變化。能培養一個獨立、善良、理性而能享受自己平凡的生活和思維樂趣的普通公民,就已經是教育的成功了。

假如我將來有個孩子,他問我學習這麼辛苦是為了什麼?我想我會老老實實的這樣回答:

首先,是為了給你自己找一份餬口乃至維持體面生活的營生。

不勞動者不得食、而無知識者甚至不配勞動。為了生存你不得不努力學習。但你不要指望學習能讓你有什麼大富大貴,「知識改變命運」,因為除非遇到特殊的年代,這種機會是個體強求不來的。

其次,如果你能在學習中愛上、迷上某種知識本身,那真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

因為知識本身就是美的,它就應該是你學習的目的、而不是你達成任何外物的手段。當你獲得了足夠多的知識時,你看待這個世界的目光也會不同,鳥為什麼會飛、太陽為何升起,人為何會有善惡智愚、貧富美醜?萬物之中都有它的道理。感受它們、理解它們,享受思維的樂趣,對一個真正的知識分子來說,這件事本身就應該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事。

我想我的孩子如果能明白這兩層道理,並為此去學習,無論對國家、對世界還是對他自己,都將是最好的。

願我們的社會,多一點以這種心態去學習去生活的人——他們才是維繫穩定、繁榮與富足的持久力。

也希望這場風波的當事人,無論那位搶學生還是那位被搶的教授,都不要因為這場風波受到太大的影響——

無非孔子所說的「各述其志」罷了,就讓他們各自按各自的想法活著好了。

願他們各得其所。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海邊的西塞羅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222/1869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