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美國智庫詳述香港營商風險 呼籲外企重新評估應否留守

大西洋理事會香港營商報告的封面圖片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製圖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lantic Council)周二(7日)就香港營商環境發表詳細報告,結論是要求仍然留守在香港的外資企業必需重估在香港投資的政治和經濟風險,原因是香港的法治基礎已變質,加上地緣政治風險升溫,這都會令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受到動搖。

報告更以較長篇幅研究香港聯繫匯率能否維持下去的可能性,提到香港政府已沒有能力決定自己的金融政策,所有重大決定都是建基於北京的政治需要。

報告:北京意願已凌駕官僚系統和科學決策

理事會報告指出,國安法凌駕於按照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成立的政府機關,不論個人與商界均不容對國安法提出質疑。在國安法下,獨立媒體和民主派政治人物受到打壓,令到資訊自由受到損害,但這正正是一個現代商業金融系統的基本條件。

報告認為,過去兩年香港複製中國大陸的防疫政策,說明了香港的施政已受到北京影響,也就是政治決策已凌駕了技術官僚系統和科學性決策。

報告:北京或會為國內穩定而犧牲香港聯繫匯率

在聯繫匯率問題上,報告指出,從理論層面,維持聯繫匯率制度,對香港和中國大陸都有好處,但問題是,當中國走資情況失控,中國政府為了維持眼前金融穩定,很可能不惜將港元脫離美元,跟人民幣掛勾,到時香港政府無能力阻止北京這做法。而最大的問題,是外界已經不再相信香港政府維持聯繫匯率制度的決定,因為大家只會看北京的最終意願。

報告:企業難在美、中競爭夾縫中生存

報告提出,香港另一個重大營商風險,是夾在美、中兩國激烈競爭之中,任何一方施加經濟制裁,另一方必採取報復措施,那外資公司,尤其是國際金融機構,都會暴露在雙重製裁的巨大風險之下,首當其衝的,是在香港78家大型金融機構。

報告:商人不能在國法安中獨善其身

報告引述一些仍留在香港的商人一些看法,以為只要不觸犯國安法,可以如常做生意,但實際上,按照中國的界定,國安法權力巨大到可以涉及所有經濟活動,在大陸,連股票交換都可以說成與國家安全有關,這套定義隨時都可以套用在香港。

報告:民事訴訟對商界起不了保護作用

報導認為,跟商界關係日密切的是民事訴訟案件,然而香港國安委隨時可以介入任何案件,也就是司法,決定權最終都是在北京手上,而不是香港的法治系統。報告提出另一個風險,是私人企業的數據安全,因為國安執法人員有權力檢查所有企業的資料庫,甚至把數據傳送至中國大陸。

報告:資訊自由與金融中心地位息息相關

報告最後一段總結說,要衝量香港商業金融中心地位是否仍被看重,只需看留在香港當地和國際傳媒的數量是否在萎縮,因為兩者成正比。香港的經濟復甦,與資訊、出版、言論自由萎縮是互相矛盾的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308/1874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