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政府債務遠超國際警戒線,隱患巨大政府向老百姓開刀

—中國政府債務遠超國際警戒線,新政府解決能力受質疑

中國人大將產生新的一屆國務院。人們普遍關心新政府如何解決國計民生問題,解決經濟問題。但是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為,在解決中國經濟最大隱患方面,新政府恐怕乏善可陳。

2023年2月23日一名工人在河北省武強縣的一家製造廠組裝西洋樂器

中國人大將產生新的一屆國務院。人們普遍關心新政府如何解決國計民生問題,解決經濟問題。但是經濟學家們普遍認為,在解決中國經濟最大隱患方面,新政府恐怕乏善可陳。

最近以來,有關中國經濟的消息並不樂觀。例如,在中國經濟總額中有20%依賴出口,其中對美國的出口比重最大。根據《日經新聞》的報導,中國2022年11月對美國的出口與2021年同期相比下降25%。

《日經新聞》今年2月9日曾經報導,從2022年10月以後,一般消費品占比較高的中國發往美國的海上貨櫃運輸量同比減少3成。2月21日,《日經新聞》報導說,今年1月份,消費產品居多的中國發往美國的貨櫃減少23%,已連續5個月出現兩位數下滑。

在拉動國民經濟40%以上的房地產業,各種消息負面居多。一些經濟學者指出,北京的困境在於如何應對建築業以及從鋼鐵和水泥到家具和洗衣機等許多相關行業的衰退。

經濟學家和政治評論家、前北京大學教授夏業良對美國之音記者說:「我們看到習近平上台以來,無論是股市、房市都是每況愈下,然後出口經濟現在基本上已經不成為國民經濟主要支柱了。以前由出口經濟拉動的幾十個相關產業現在都比較衰落。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很難看出中國的經濟熱點在哪裡。」

地方債務隱患巨大

經濟學家何清漣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特別指出了中國經濟中一個長期存在的老問題。

何清漣說:「就是那個地方債。這個問題要清理,但是能不能清理好那可是一個問題。因為中國從改開以來,清理債務實現只成功過一次,就是朱鎔基清理三角債,清了幾年終於搞完。其他的沒搞成功過。所以這一點,限制借債這一條,尤其是限制企業直接拒絕外債,以免引起國際糾紛,這一條我覺得他做的還是對的。中國政府管控債務這個政策是對的,但是到底起多大作用不知道。」

中共官方,包括財政部部長劉昆都表示,中國計劃在2023年擴大財政支出規模,用刺激措施、補貼和減稅相結合的做法,支持經濟復甦。對此何清漣指出,今後肯定是貨幣寬鬆,但是寬鬆的尺度到底有多緊,能否約束資金的流向,這仍然是一個老問題。

何清漣說:「我認為再投到這個房地產公司上面去,是引鴆止渴,不會有好效果,只不過是把今年該發作的病算到明年、後年或者更晚一點時期去發作了。」

地方債務問題是最近十幾年經濟學家們一直非常關注的中國經濟的問題。美國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副教授、中國經濟專家史宗翰(Victor Shih)2023年2月4日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指出,在2009年年初,當時的中共總理溫家寶同意地方政府大舉設立地方融資平台,利用土地抵押向國有銀行貸款,兩年時間貸出的款項就超過10萬億人民幣。此後每年都增長15-20%。史宗翰認為,中國地方債務的規模應該接近100萬億人民幣。

中國事務專家、經濟專家程曉農博士通過研究也得出的中國地方債務大致的數字。程曉農2023年2月27日在自由亞洲電台撰稿說,根據中國的公開數字,2022年底全國地方政府的債務餘額高達35萬億人民幣。再加上更多的「隱性債務」,中國的地方債務在2020年年底就已經達到88萬億人民幣。因此,加上中國中央政府的22萬億債務,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總債務高達110萬億人民幣,相當於中國GDP的91%,大大超出國際公認的60%的警戒線。程曉農認為,中國的地方政府「根本不可能還清債務了」。程曉農指出,巨大的債務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中國將面臨一場全面而極其嚴重的經濟災難」。

美國信息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指出:「全中國在過去的這幾年當中已經把所有的財富基本上消耗的,給浪費的差不多了。在2022年,我們所知道的各31個省市自治區,這個不僅地方債務高的就是天文數字了,而且現在是財政收入明顯少於財政支出,全是赤字。31個省市自治區沒有一個有盈餘的財政。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中央政府更是舉步維艱。」

新政府,老套路

對於困難多多的中國經濟,人大推出的新政府會產生什麼影響?多數經濟學者並不看好。人們普遍認為,新國務院的經濟團隊缺少中央一層的管理經驗,缺少對中國經濟的總體認識。對於預計會取代劉鶴擔任主管經濟金融事務的何立峰,經濟專家們認為,以他過去的經歷和表現,看不出他能夠大幅改善中國經濟。

中國政經事務專家程曉農博士認為,新國務院經濟團隊中的何立峰擔任過國家發改委主任,算是唯一個對全國經濟形勢有所了解的人,但是他並不具備出色的政績。

何立峰在2014年調入國家發改委之前,曾經在天津工作過5年,擔任過天津市委副書記兼濱海新區的最高負責人。經濟學者李恆青指出,何立峰被習近平認為是所謂的「經濟專家」,調到中央去。但是何立峰在天津濱海新區的政績就是給天津留下了一大筆地方債務;在濱海新區的于家堡金融區留下了大量空置的大樓。

李恆青說:「何立峰到了天津了以後就提出來一個發展天津的一個大的一個盤子,說要把天津建設成東方的曼哈頓,東方的經濟明珠。」

李恆青說,何立峰的想法就是,紐約的曼哈頓是在一個半島上。所以他就在濱海新區的于家堡建了很多高樓大廈,建立非常好的辦公區,很好的配套生活區、醫療衛生保健、兒童教育等各方面設施,聲稱要比曼哈頓還要優越,築巢引鳳,吸引世界500強到天津設籍。

李恆青說:結果怎麼樣呢?結果人家這些世界500強企業幾乎就沒有幾個過來。這東西不是你想像的,你想當然的就搞出來的一個經濟模式。結果是什麼?結果是蓋了一個『鬼城』。到現在濱海新區就是高樓全是空的。還不止這些,還留下了500億的債務。」

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副教授、中國經濟專家史宗瀚(Victor Shih)也對何立峰的能力表示質疑。他也提到何立峰在濱海新區建設「新曼哈頓」的項目。史宗翰在2019年4月11日和2023年2月4日先後兩次接受《紐約時報》採訪,都談到天津濱海新區,也談到何立峰。他表示,何立峰在擔任濱海新區管委會主任期間盲目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最過火的一個項目就是所謂『新曼哈頓』」。「他當時的概念就是在這一片荒地上蓋一個新的紐約曼哈頓,一下子蓋幾十個摩天大廈。」史宗翰指出,當時何立峰就是向國有銀行,通過地方融資平台借了大量貸款來蓋樓。結果2013年基本完工之後,樓都是空的。

袁莉說,她的同事們2019年曾經到那裡去看過,五分之四的大樓仍然是空的。袁莉還說,根據《2021年全國各省市主要財政及債務數據對比》,天津的債務率是31個省市自治區裡面最高的,達到206%。

史宗翰認為,新上來的副總理何立峰很可能再推出一系列基礎設施項目,短期內把經濟拉上去。但是中長期來說,很多項目會變成爛尾項目,政府債務規模會更大,隨後會產生一系列問題。

解決債務問題,政府向老百姓開刀

為了解決住房財政困難,中國各級政府已經採取措施「內卷」,向普通民眾伸手。經濟學者李恆青指出,各地政府已經提出了很多解決方案,例如實施房地產稅,推遲退休年齡,減少醫保中對個人的返還,但是也因此遇到民眾的巨大阻力。

李恆青說:「大家要麼是上街了,上街抗議了,要麼就是停止再買社保了,很多的自由業者現在拒絕再繼續購買社保。我們知道,在中國現在至少有將近3億就是自由業者。實際上老百姓已經把他們的怨氣通過他們的行動表達出來了。大連、武漢、廣州,這樣開始大家上街抗議。我在看新聞聯播上他們採訪這個『兩會』的代表和委員,他們講的那些東西全都是所謂的技術上的修修補補,但真正動真的沒有一個人敢去碰。」

程曉農在自由亞洲電台發表的文章中表示,地方政府借債以後要靠借新債來還舊債。目前最大的新債來源就是民眾的儲蓄。2022年底中國居民存款一共是120萬億人民幣;而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債務餘額110萬億。程曉農認為,中國民眾的大部分儲蓄已經被地方政府拿去還債,只是給各個銀行留下了永不兌現的欠條。程曉農質疑道:「這種『民眾存款搬家』的把戲能不能永遠玩下去?關鍵在於,會不會早晚把銀行的銀根抽空,導致銀行對存戶的日常兌付發生困難。這種情況去年下半年已經陸續在中國許多銀行發生了。很顯然,地方政府玩『民眾存款搬家』的把戲,早晚一天要出大問題。」

現在,人們要看看,中國人大推出的新政府如何應對這個棘手的問題。

但是經濟學家何清漣提醒說:「中國政府有時候做一件事情,一執行起來就變成了加大力度,亂搞一切。這是中國政府的老毛病,我認為也是很難改的,因為中國政府控制經濟從來就沒有逃過一個規律:叫做一管就死,一放就亂。到現在為止也是一樣。」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309/1875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