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陳奎德 夏業良:孤家寡人請客忙——習近平的殷勤外交一瞥

中國官員4月5日在北京首都機場預備迎接法國法國總統馬克龍蒞臨。

主持人:陳奎德

座談人:夏業良教授,經濟學家與政治評論家

一、第二孤立國的外交秀

1)背景

過去五年來,尤其是新冠疫情大爆發三年來,北京遭到了以美國為主導的西方國家的圍堵和孤立;2022年俄國發動侵烏戰爭後,雙方情勢更加對立;然俄國普京成了第一號緊急敵手,而中國習近平政權降為第二位,但卻是美國與西方更加長遠和強大的敵對威脅。

基本的外交態勢,正如中國前副外長傅瑩估計的,中美決裂以後,幾乎沒有哪個國家會站隊中國。

面對這樣一個日益清晰的敵對的外部環境,北京表面上故作鎮定,實際上極其恐慌,殫精竭慮做出緊急的反應。它最近的一系列外交動作其實正是顯露出了北京的這種焦慮心態。

北京定局在20大之後的外交活動明顯變得更頻繁,實施了外交幾板斧:

20大結束後,習近平在5天內連續接待4名來訪的外國元首,包括越南共產黨總書記、巴基斯坦總理、非洲坦尚尼亞總統。特別是2022年11月4日,邀請了德國總理蕭茲到中國展開一天快閃訪問。

2022年12月,邀請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訪華。

2023年3月6-10日,北京促成沙特伊朗復交。

3月20日習近平訪問莫斯科,欲與普京推動「百年未有之變局」。

3月27日起,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和馬來西亞總理安華參加博鰲會並訪華。

3月31日,日本外相林芳正訪華。

4月5-7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訪華。

針對更加同仇敵愾的民主陣營,北京除了如上述挖空心計拆解民主同盟外,同時也在招降納叛逐漸構建它的軸心國聯盟。習近平的出訪莫斯科以及促成沙特與伊朗復交就是習外交戰略關鍵的兩步棋。而其核心戰略是拆解美國與歐盟。

2)歐洲對華外交觀察:重心及盲點

核心關切

北京把衝破其外交困境的著力點放在歐洲,竭力拆解歐洲與美國的聯盟關係。

而歐盟目前關注的焦點:一是(在尊重烏克蘭領土與主權下)儘快結束俄烏戰爭,務必使習不至輸送武器給俄國;二是提振陷入低迷的歐洲經濟。

為了在美歐之間打入楔子,王毅在二月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賣力批評美國,把自己打扮成俄烏戰爭的調停人及和平使者,呼籲歐洲人自主行動。實際上,習近平去莫斯科見普京確立了中俄聯盟關係,而習根本忽視了所謂調停俄烏戰爭。王毅說:

「我們大家要開始冷靜地思考,特別是歐洲的朋友們,要思考我們到底做出什麼樣的努力才能使俄烏戰事停下來;我們到底要搭一個什麼樣的架構,才能使歐洲得到長治久安;我們到底要發揮什麼樣的作用,才能使歐洲真正的實現戰略自主,」王毅並暗示華盛頓希望通過這場戰爭削弱俄羅斯

而在去年12月上任的新任駐歐盟大使傅聰則肉麻地稱中國與歐盟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兩大力量,促進共同發展的兩大市場,推動人類進步的兩大文明」。

歐洲多國領導人訪華,其對華戰略的互動

西班牙

李強總理邀請,西班牙首相佩德羅·桑切斯於3月30日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並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3月31日,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在北京和西班牙首相佩德羅‧桑切斯會面。針對國際關注的俄烏戰,西班牙發布的會議通稿強調,桑切斯告訴習,西班牙支持烏克蘭版本的和平計劃,並呼籲習和烏克蘭總統會談。而官媒新華社發布的通稿中,針對這一關鍵點隻字未提。值得關注的是,桑切斯此行不僅以西班牙領導人的身份,而且是以北約成員和歐盟成員的身份進行訪問的,西班牙將於7月擔任歐盟理事會的輪值主席。

歐盟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下周將(與法國總統馬克龍聯袂)訪問北京,馮德萊恩30日警告說,中共正在尋求一個以北京為主導的國際新秩序,歐盟必須捍衛安全和經濟利益,並暗示應該終止歐中投資協定(CAI)。馮德萊恩表示,歐盟與中共關係的未來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北京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的態度。她還警告各成員國,必須改變與中共的關係,否則恐論為中共經濟霸凌的受害者。

訪華前夕,馮德萊恩暗示了應該終止歐中投資協定談判。

馮德萊恩30日表示,中共正在尋求一個以北京為主導的國際新秩序,歐盟必須捍衛安全和經濟利益,並暗示應該終止歐中投資協定(CAI)。馮德萊恩在訪問北京行前發表演講稱,歐盟需與北京接觸,但必須制定一項戰略降低歐盟與中共的關係和依賴性。馮德萊恩特別強調,世界和中共在過去三年裡發生了變化,必須重新評估歐中投資協定。而且,中共當局對小國的經濟脅迫,包括澳大利亞和歐盟成員國立陶宛,都是歐洲需要改變策略的例子,各成員國應該改變與北京的關係,以便與在對抗中共方面與盟友保持一致,否則恐將淪為北京經濟霸凌的受害者。據外交消息來源稱,將在北京舉行的歐中峰會正在籌備之中,但尚未確定日期。

法國

但法國總統馬克龍為自己的行程辯護。他在歐盟峰會後對記者說,他將與歐盟夥伴「協調」。他說:「我們有一個歐洲的共同觀點,那就是最大限度地與中國接觸。」他還說,歐盟發出了「一致的聲音」。

然而,在中國問題上明顯缺乏一致的聲音。

例如,歐盟行政部門負責人馮德萊恩被視為對華鷹派。她曾與拜登政府密切合作,起草對俄羅斯的制裁草案,並調整政策。除了對華貿易的重要性之外,馬克龍還希望通過外交途徑更快地結束烏克蘭戰爭,並呼籲中國提供幫助。他認為最好不要在華盛頓和北京之間選邊站。

中國對歐外交效果評估

歐洲對華政策基於安全與經濟的平衡考量。目前仍處於不確定階段,左右搖擺。但到了緊急的關鍵時刻,如俄烏決戰時或台海開戰時,安全考慮將壓倒經濟。

當下,中俄關係的日益密切把歐洲置於一個困難處境。所以習近平集中力量於歐洲,要向歐盟表明中俄關係的底線。他要說兩套話,對普京一套,對歐盟另一套。

但北京的外交效果極其有限。

最近有兩件事象徵性地表明了北京對歐外交的無奈:

首先,是芬蘭加入北約。芬蘭4月4日正式加入北約,成為第31個北約成員。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說:「芬蘭現在安全了」。俄羅斯入侵鄰國烏克蘭促使芬蘭和瑞典尋求加入北約保護傘。在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儀式上,與俄羅斯有1300公里長邊界的北歐國家芬蘭,在1949年4月4日北約聯盟成立紀念日這一天,成為該組織第31個成員。

另一個有意思的事情是,3月31日,俄羅斯宣布將一直為其辯解的匈牙利列入「敵對國家名單」。這反映了俄羅斯在國際上孤家寡人的處境,以及西方陣營內部在俄烏戰爭立場上雖然也有分歧,但支持俄羅斯的聲音卻越來越少。

匈牙利是前華約成員國,蘇聯和華約解體後,很快加入北約和歐盟。由於歷史文化傳統上的差異,以及能源上高度依賴俄羅斯,匈牙利在俄烏戰爭中偏袒俄羅斯,在西方陣營內部旗幟鮮明地為俄羅斯辯解,自己不但不對烏克蘭提供軍援,而且拒絕其他國家軍事物資通過匈牙利過境運往烏克蘭。

但是,匈牙利畢竟只是一個小國,無法左右歐盟和北約的決定,而且必須遵守歐盟對俄制裁措施。這種政治平衡本身難度極高,在匈牙利議會批准芬蘭加入北約之後,俄羅斯終於怒火中燒,公開宣布將匈牙利列入「敵對國家名單」——其實匈牙利一直就是打入敵營中的一員,現在終於落得兩頭不討好。這也是匈牙利試圖腳踩兩隻船,兩邊討好的徹底失敗。

一方面,烏克蘭戰爭加深了歐盟和美國的聯盟關係,它們團結一致反對俄羅斯的入侵。另一方面,中國是歐洲主要大國——尤其是德國——無法割捨的重要貿易和投資夥伴。

德國、法國和西班牙等西歐國家雖然支持烏克蘭,但希望以外交方式更為迅速地結束戰爭。他們認為中國也許能夠約束俄羅斯,並且俄羅斯總統普京一定會聆聽北京的聲音。(?)他們仍然希望中國——即便不是作為一個中立的調解人,也能發揮重要作用,以保證最終達成解決方案。

我想,不久之後的發展將證明他們想多了。

亞洲——日本外相、新加坡總理與馬來西亞總理訪華

日本反制北京的人質外交

日本是美國主導的印太國際大戰略的最主要盟國及先鋒,是台海安全的主要支柱,何以此時日本外相要趕熱鬧往訪北京?

實際上,外相是去斡旋一樁間諜疑案。此案由中國搞的「人質外交」而起;此外,還要對習政府改變對(支持日本關於)北方四島立場的表達不滿。

北京「人質外交」所圖何在?

日本外相林芳正從4月1日起訪問中國兩天,與 中共領導人會面,並與外長秦剛會談。近日有在華日本人疑似涉嫌從事間諜活動被捕,使外界關注,中國利用「人質外交」回應和懲罰日本關注台海局勢。

還有輿論認為,中國抓捕日本商人可能是對日本參與美國和歐洲國家對中國實施技術封鎖而作出的報復行動。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西村康稔3月31日宣布,日本從七月開始將對六大類23種晶片製造設備的出口加以限制,涉及晶片的清潔、沉積、光刻、蝕刻等。這就與美國、荷蘭一起,徹底終結了北京的「晶片夢」。

事實上,在人質、人權、北方四島、台灣、烏克蘭問題諸方面,日本都向中國外長秦剛提出來了。

北京的人質外交這種黑社會作派只能短時段收效,長遠來看,別國會把你看作流氓國家,不願打交道了。一日本僑民說,「人們普遍感到焦慮,每個人都知道自己隨時都可能遭到扣押。」

此外,更大的背景是,中國在台灣問題上表現出的好戰姿態推動美日強化同盟關係,加大了援助台灣防禦的力度,同時也使中國與日本和美國的關係更加緊張。「岸田跟(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共同聲明裡面,就提到了台海和平穩定重要性,這非常出乎中國意料之外,就是岸田文雄一直不斷提到說,不要讓今日的烏克蘭變成明日的東亞。那個當然是暗指中國有可能再在東亞變成一個侵略者。」這就坐實了「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就是美國有事」的美日韓護台聯盟。

中共當局顯然是希望藉林芳正這次訪華來緩和雙邊關係,分化美國力量,但其採取的黑幫式的人質外交卻是緣木求魚。

因此,日本外相訪華,不僅沒有給習近平加分,反而是給他添堵了。

新加坡、馬來西亞兩邊通吃

雖然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和馬來西亞總理安華的訪華使得北京稍許穩定了一些與這兩國有關的一帶一路計劃,但在區域安全問題上,他們傾向美國的立場是無疑的。目前這兩國在經貿與安全兩方面走鋼絲可以理解,但在這個風急浪高中立空間日益縮小的世界上,時候一到,抉擇就難以迴避了。

菲律賓就是例證。最近菲律賓拋棄前總統杜特爾特的親中外交而把四個軍事基地租給美國,以及世仇韓國與日本的走近就是當下這個日益重組化、集團化世界的表徵。

得利漁翁印度、越南業已選邊

二、北京已成調停戰爭的和平使者了嗎?

1)傅瑩預言

前 中共外交部副部長傅瑩傳出日前發表演講指出:「中國人要想清楚:中美鬧到決裂或分道揚鑣,有沒有國家會選邊站到中國一邊?我們到底要什麼?我們應該做什麼」?

她並針對中共官方經常宣傳的美國「越來越衰落」論調說,「美國是不是衰落了,這是美國自己的事,中國決定不了美國衰落,也不會因為你天天說人家衰落人家就會真衰落」。

但傅瑩的文章發表後,今天上午卻已被微信刪除。

2)楚河漢界輪廓凸顯

傅ying的說法雖然極端(因為站隊中國的還是有幾個,不完全算孤家寡人)但仍算八九不離十。

在習近平訪問俄國普京,在北京促成了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的復交後,一個「主流國際社會 VS軸心國家」的國際架構,已經大體成型。

主流國際社會:以工業七國、北約、歐盟、以及澳、新、韓國以及印度等國際組織和國家為核心及其擴展——投票譴責俄侵烏的141個國家。

軸心國家:以中、俄、伊、朝為核心以及巴基斯坦、緬甸、寮國、柬埔寨、委內瑞拉以及幾個非洲國家為外圍。

無論以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實力,以上兩個陣營是絕對不對等的。有觀察家稱之為前者對後者的「圍毆」,並不為過。

3)但也有論者認為,中共二十大後,習近平皇袍加身,障礙盡除。他盡用小人,卻能嚴酷封城,不顧民怨蜂起;又能讓疫情瞬間結束,不管哀號遍野;請馬英九祭祖,讓馬雲歸鄉返家;外交上中東促和,裝好人俄烏拉架,實則擴展人民幣空間;又趁俄虛弱之際,暗中擴張勢力。習打出了一套」和為貴」的組合拳。似乎也不是全無章法。

論者反觀西方,認為美國反而有點沉不住氣,主動尋求會談,主動挑起事端;雖然是采動嘴不動手的架勢。但美國作為國際警察,萬方生事,遍地烽煙,都要美國管,時有捉襟見肘之煩心窘境。而中共作為流氓國,在陰暗處時不時伺機而動,輸出個大疫情,攛掇個小流氓金三,就使得全球人仰馬翻,哀鴻遍野了。

4)但是,基本的大勢,主流的結盟關係才是根本的勝負手。上述表象,只是一時花絮。即使是沙特與伊朗,甚至是俄羅斯與習近平的合作都是高度機會主義的,是沒有根基的。而且,這些獨裁國家每一國的內部都有極其嚴重的危機。在二戰後的基本秩序下,很難想像,習近平能夠與沙特和伊朗做出一種長期穩定的貿易和貨幣體系的安排,況且人民幣迄今仍是不能自由兌換的貨幣。但是,習近平試圖與沙特和伊朗聯手對抗美元霸權的這一明顯意圖,也反映了習近平還不想與美國做直接的軍事攤牌,也不想同歸於盡。那麼,習近平有甚麼本錢來支撐這樣一個反美、反西方同盟呢?

況且,中國的經濟離開了美國和西方,毫無希望,直線下跌。待大家看清了習近平色厲內荏本相後,何人何國能救他呢?人們注意到其眼睛直盯著台海,念念有詞:滑鐵盧,還是千古大帝?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RFA(中國透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409/1887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