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動態 > 正文

吳崑玉:和平只在飛彈射程之內──中共對台軍演的虛與實

作者:
只要讓侵略者無法占領關鍵要地,無法迅速殲滅我方有生戰力,一場突襲勢必發展成一場世界大戰,而且必定會拖成消耗戰,再瘋狂的領導者也不敢輕啟此種戰端。這就是整個傳統嚇阻戰略的核心原理。在台灣本島,這意味著必須守住機場、港口,使敵軍無法行政下卸。在西太平洋,這就代表著徹底殲滅共軍出海攻擊的海、空軍,及其運載油料、彈藥、兵員的補給艦隊。

真理不見得在大炮射程之內,但現今的和平卻在飛彈射程之內。(圖片摘自國防部發言人室臉書)

春假這幾天,蔡總統訪美,馬前總統訪陸,中共隨之軍演,我卻在重讀塔克曼的「八月炮火」。這是一本描述1914年8月,歐陸各國如何因一連串誤判,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故事,兼及一戰第一個月的戰事發展。對照現在的世局,當年的情景仿佛一一再現,宛如重演的時裝版莎士比亞劇本。

「羨憎交織」的敵意螺旋

小時候的國際關係與戰史課本,多半將一戰的爆發,歸因於歐陸各國僵硬的動員制度,與德英的無畏艦軍備競賽。對手大肆擴張艦隊,我們也要跟上,否則就會輸。敵國動員,我們必須搶時間動員,否則就會輸,於是敵意毫無攔阻的升高,自動走向戰爭。但在「八月炮火」中,描述的各種因素遠不止此。帝王的面子、國族的尊嚴、深層的恐懼、對和平的不切實妄想、對軍事計劃的堅硬執迷、想要恢復法國榮光或色當戰役再來一次的迷戀、主戰主和之間的搏鬥與猶豫不決、甚至新興強國對老牌大國文化峰頂的羨慕與嫉妒……,以至戰場上克魯克將軍的貪功冒進,使得在邊境戰役中一敗塗地的法軍看到了戰機,大舉反攻扭轉頹勢,才造就了一戰僵持四年的結果。

一戰爆發的關鍵,是德國人民與德皇威廉二世的心態。作為一個1870年擊敗歐陸第一大國法國,德意志民族統一,又經過三十年改革開放,戮力經營,三十年成就超過鄰國三百年成長,正在冉冉上升的大國,德國人的驕傲感是爆棚的。但這驕傲感伴隨的是屈辱感,包括威廉二世在內。德國人覺得列強們把德國人當小弟,這種屈辱感是不能忍受的。「A(英、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C(德、中)國說話,C(德、中)國人不吃這一套。」這段楊潔箎嗆布林肯的談話一點也不新鮮,一百多年前鐵必制便抱怨,英國人以為可以「把我們當葡萄牙對待。」而本來德英親戚如膠似漆,陸上強權搭配海上霸主,一拉一唱控制了整個歐洲。但因德皇覺得德國不能任由英國海權「卡脖子」控制德國貿易,硬要與英國展開造艦競賽,而導致不可避免的敵意飆升,使英、法兩個世仇締結協約。德國的實力愈來愈強,「戰狼」發言卻讓更多國家愈來愈不安,結果僅剩奧匈帝國一個朋友。德國皇儲在旅行各國時說:「我國在各地都不太受愛戴,甚至經常遭憎恨。」而這種孤立感又加強了德國的不安,終致開戰無法避免。

德國對英國的情緒,一如余英時寫中國對美國的情緒,是一種「羨憎交織」。德國人覺得自家的人民不但聰明、勤奮,教育程度最高,而且最守紀律,俄國代表反動,法國代表頹廢,英國代表自私與不忠,只有德國象徵進步。所以我們有權統治世界、啟蒙世界,這是我們的「制度優勢」,這場仗打完後,就不會再有戰爭了。英國雖然國力強大,但已逐漸老去,德國人才是世界未來的希望。塔克曼寫道:「德國人對英國人的觀感,如同西哥德人對羅馬帝國晚期的羅馬人,是輕視加上後進者的自卑。」

「利劍」軍演惹人發笑

孤獨感不能成事,轉化為具體行動過程中,還需要政治綱領與軍事計劃作為催化劑。政治綱領源自俾斯麥的「鐵與血」、「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等名言,卻忽略了老相國陰柔節制的外交手腕。真正要命的是軍事計劃,希里芬計劃其實算得很準,他估計法國會全軍直取柏林,後來法國的十七號計劃也果真如此設計。因此德軍在亞爾薩斯、洛林、阿登山區一帶布置堅強陣地防線,當作「鐵砧」,吸住法軍主力。德軍所有主力則穿越比利時,「最右邊士兵的袖子要擦到海峽」,當作「鐵錘」,以大包圍作戰切斷法軍後路,直取巴黎。整個計劃希望能在六個星期內結束對法作戰,「速戰速決」,而威廉二世與德軍將領也對這四個字深信不疑,從未想過戰事會拖延成為消耗戰,因此勇於開戰。

其實,威廉二世也是怕消耗戰的,他並不是不知道,一場長期戰爭必會拖垮國家經濟。但軍事將領與軍事計劃向他保證,戰爭絕對可以速戰速決,比利時與英國的抵抗將微不足道,因為比利時與英國僅各有6個步兵師及1個騎兵師,德軍卻有將近100個師,「首戰即終戰」,促使德皇下了決心。

中共軍演命名為「聯合利劍」惹人發笑。(圖片摘自美聯社

所以,當我看到中共軍演命名為「聯合利劍」時,差點笑了出來。「利劍」這兩個字有兩層意思。一是對岸網紅級軍事理論家艾躍進說的:「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大炮是用來丈量國土面積的。」這明顯是套用了俾斯麥的段子。著名電視劇「亮劍」,主角李雲龍反覆強調的一個觀念便是:「狹路相逢勇者勝。」兩個劍客在獨木橋上相遇,敢先拔劍的便具有優勢,所以習大大成天喊要「敢於亮劍」。當對岸用「利劍」二字為演習命名時,意思便是在對美國人「亮劍」,顯示自己的決心與氣勢,當然也是在恐嚇台灣,希望嚇到島內的反戰派、和平主義者,讓他們出來多喊喊,製造更多恐慌。

半個台灣的距離硬是打不下來

央視發布的動畫則妥妥的是另一個希里芬計劃。全面包圍,全面打擊,力求速戰速決,最好「三日亡台」。問題是,俄羅斯去年也是打這種算盤,一開戰就空降奪取基輔西北的安托諾夫機場,想要空降大軍進行斬首行動,沒想到卻被守衛部隊給打殘了,占領不了機場,無法行政下卸,後續主力部隊進不來。北方突進基輔的裝甲大軍,被爛泥拘束在幾條道路上,後方補給線被國土防衛部隊(TDF)打得支離破碎,只得停在基輔前面,撐了一個多月後自己撤軍。有人說烏克蘭地大所以才能打游擊戰,其實錯了,基輔離俄軍入侵的邊界不過80~100公里,那大概是台北到台中的直線距離。巴黎到比利時蒙斯一帶,邊境戰役的主戰區,也不過約200公里,差不多是台北到雲林的距離。就這么半個台灣的距離內,整整打了四年。

總結而言,面對一個「羨憎交織」的崛起大國,跟他妥協、好好談、滿足他的野心,是沒有用的。投降?請去查一下「魯汶大火」。比利時魯汶早已投降,但德軍藉口有比國政府軍主使的游擊隊搞破壞,所以無差別拉出平民排隊槍斃,並放任部隊縱火焚燒、搶劫魯汶整整六天。1426年魯汶建城時,柏林還只是一堆木屋,魯汶大學圖書館建於15世紀,藏有上千本古版珍本書籍,全被德軍一把火給燒了。羅曼羅蘭質問德國友人:「你們是哥德人的後裔,還是匈奴阿提拉的後人?」請問,這時那位反戰教授敢站出來批判反對?北約各國之所以對俄羅斯侵入烏克蘭如此激烈跳腳,多是基於他們上百年來對於德國及各種侵略者語言的敏感。對於中國也是,習近平讓他們想到的是威廉二世,中國小粉紅則讓他們憶起了一戰前的德國人,此時不擋住他們,勢將造成更大災難。

那要怎麼擋住他們呢?讓他們清楚認知「無法速戰速決」。只要讓侵略者無法占領關鍵要地,無法迅速殲滅我方有生戰力,一場突襲勢必發展成一場世界大戰,而且必定會拖成消耗戰,再瘋狂的領導者也不敢輕啟此種戰端。這就是整個傳統嚇阻戰略的核心原理。在台灣本島,這意味著必須守住機場、港口,使敵軍無法行政下卸。在西太平洋,這就代表著徹底殲滅共軍出海攻擊的海、空軍,及其運載油料、彈藥、兵員的補給艦隊。日本在西南諸島布署反艦飛彈與防空飛彈,美軍在菲律賓放置9-10個基地,目標便在於封鎖宮古海峽與巴士海峽,必要時殲滅所有進出西太平洋與南海的共軍。

棒子拿出來就聽懂了

回到一百多年前,如果當時英、法構築了足夠堅強的邊境防線,讓德軍認知到迂迴比利時也無法獲致勝利,德皇還敢開打嗎?國際政治是叢林法則,跟江湖一樣,有些人聽不懂人話,但棒子拿出來就聽懂了。威權領導者其實多是精算師,不見棺材不掉淚,但見了棺材馬上跪。美國人很清楚,蔡總統見了麥卡錫,老共一定很生氣。美國的底線是你習大大生氣可以,搞馬前那個去爭點面子可以,軍演發泄發泄可以,但不准像去年那樣放飛彈。老美這邊的妥協是麥卡錫不跟裴洛西一樣去台灣,以免同樣規格行為卻要降溫處理,會讓老習下不了台。雙方其實存在著某種「鬥而不破」的默契,美中不要打到熱戰是共識,這個「二二共識」可比「九二共識」還要鐵打。

美國的底線是你習大大生氣可以,搞馬前那個去爭點面子可以,軍演發泄發泄可以,但不准像去年那樣放飛彈。(圖片摘自麥卡錫推特)

所以,建議各方主戰的、主和的,都去重讀一次「八月炮火」這本書。當初甘迺迪會在古巴危機時到處推薦這本書,是有道理的。外交與軍事,談判與戰爭,是一個國家的兩條腿,兩條腿走路才會走得順。老愛講「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藍營大佬們,或所謂零戰爭的和平主義者,從未自覺就是這種觀念,使自己長期以來在國際與兩岸上都是長短腳,明明跛腳瘸腿卻老覺得別人不正常。一路被打來台灣窩著,卻覺得自己才是智者。認清坐在你對面那個人,到底能談不能談?不能談就要準備打。常常是對方看你準備真打,而且無機可乘,無法速戰速決,便只能喊喊叫叫,意欲「不戰而屈人之兵」。這種「恐怖平衡」讓人提心弔膽,卻是二戰以來70年,世界和平的主要支柱。

真理不見得在大炮射程之內,但現今的和平卻在飛彈射程之內,這是國際政治的現實結構,恐怕很難改變。

※作者為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專欄作家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上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411/1888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