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是我們身體中運輸血液和氧氣的載體,醫學上常說:「人與血管同壽」,血管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們通常將血管比作「水管」,若是水中的雜質過多,很容易在水管內壁堆積,對水管內壁有一定的損傷。而血管健康的情況下,血液循環流暢,身體各部位「有條不紊」地運轉,首先手指會有很明顯的特徵。
血管健康的人,「手指」有3個特徵?自查一下,腦梗離你或還很遠。
1、手指皮膚紅潤
手指位於我們的上肢末端,當血管出現問題時會首先作出反應,若是血管發生堵塞,會影響對手指的供血能力,導致手指有發白、蠟黃、冰涼的顏色。
同時,血管健康的情況下,身體血液流動通暢,手指會有比較明顯的紅潤、溫暖的感覺。
2、手指靈活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通常手指會有偶爾麻木的現象,這種情況與手指肌肉供血不足有很大關係。
而健康的血管,可以給身體部位及時輸送血液,手指肌肉得到充分的滋養,會很靈活、可以做到很多細緻的動作。
3、手指反應快
當血管受到損傷,導致手指神經末梢受到影響時,手指的反應也會受到影響,在疼痛、燙到時,會有種反應遲緩的感覺。
而血液循環通暢的情況下,手指對於溫度、痛感的感覺能力都有效提升,會根據感覺迅速作出反應。
手指若有上述的3種特徵,或證明血管還不錯、腦梗離你還很遠。
避免血管受到損傷,常見的3種食物儘量少吃
食物一:高鹽食物
食鹽,被稱為血管的「隱形殺手」,其鈉離子含量較多,若是一些口味重的人,對食鹽的攝入不加以節制,或會對血管造成傷害。
大量的鈉離子被攝入以後,會導致水鈉瀦留,對血管細胞內壁的滲透壓造成破壞,或會引起血管痙攣、收縮。
所以,為了血管健康,生活中應該儘量少吃一些高鹽分食物,例如:鹹菜、鹹魚、黃豆醬。
食物二:油膩食物
油脂是我們身體熱量和能量的重要來源,如今的人們飲食逐漸多樣化,卻很缺乏運動。
經常這樣大量攝入油脂,卻不參與運動,最終會導致身體中的脂肪增多,血液中的脂類增多,會使血液變得粘稠。
食物三:高膽固醇
血脂的組成部分除了脂類就是膽固醇了,大量攝入的膽固醇會淤積在血液中,導致血液黏稠,危害血管健康。
常見的一些高膽固醇食物,例如:蛋黃、雞肝、鴨肝、豬肝等,要想使血管長期保持健康,這些食物應該少吃。
生活中保持2個好習慣,或對血管有養護作用
①多喝水
起床後要喝杯溫開水,小口慢慢喝,可以稀釋血液,減輕血管負擔。
②多走路
養護血管離不開堅持運動,每天保持一定的運動量,可以促進血脂的代謝、分解,促進血液循環,對血管細胞的恢復也有幫助。
但是,血管不好的人在運動的時候,需要選擇比較緩和的運動,例如散步就可以,每天飯後走路半個小時,可避免因為劇烈運動導致血壓升高,還對血管的健康有一定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