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文集 > 正文

「愛之適足以害之」&amp「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作者:

日前,一位正在日本訪問研究的友人LINE來《千萬別把孩子養成了乞丐》短文,順手轉傳了幾位朋友,紛紛表明「贊」、「認同」、「深具啟發」,為饗更多人,茲將該文公布如下:

千萬別把孩子養成了乞丐(https://www.gwangming.com.tw/free-468.html)

「一個流浪漢來到我家門前,他想向母親要點吃的。這個流浪漢很可憐,他的右手連同整個手臂斷掉了,空空的衣袖晃蕩著,讓人看了很難受。

我以為母親一定會慷慨施捨的,可是母親指著門前的一堆磚對流浪漢說:『請你幫我先把這堆磚搬到屋後去,可以嗎?』

流浪漢生氣地說:『我只有一隻手,你還忍心要我搬磚?如果你不能幫助我,我不會怪罪,何必刁難我呢?』

母親不生氣,她對流浪漢笑一笑,然後俯身用一隻手抓起了兩塊磚。當搬過一趟回來時,她溫和地對流浪漢說:『你看,一隻手也能幹活。我能做的,你為什麼不能做呢?』

流浪漢怔住了,他用異樣的目光看著母親,尖尖的喉結像一枚橄欖上下滾動兩下,終於伏下身子,用僅有的一隻手搬起磚來。一次只能搬兩塊,他整整搬了兩個小時,才把磚搬完。他累得氣喘如牛,臉上有很多灰塵,幾綹亂發被汗水濡濕了,斜貼在額頭上。母親遞給他一條雪白的毛巾,流浪漢接過去,很仔細地把臉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變成了黑毛巾。母親又遞給他一杯水,一塊麵包,臨走的時候,母親遞給他20美元。

流浪漢接過錢,感動地說:『謝謝你,夫人。』母親說:『你不用謝我,這是你憑力氣賺的工錢。』流浪漢感激地說:『我不會忘記你的。』他向母親深深地鞠了一躬,就昂首上路了。

過了一些天,又有一個流浪漢來到我家門前,向母親祈求施捨。母親讓他把屋後的磚搬到屋前,照樣給他水和麵包,還有20美元。

我不解地問母親:『上次你叫人把磚從屋前搬到屋後,這次又讓人把磚從屋後搬到屋前。你到底是想把磚放在屋後還是屋前呢?』

母親說:『這堆磚放在屋前屋後其實都一樣。』我噘著嘴說:『那就不要搬了。』母親摸摸我的頭說:『可是,對流浪漢來說,搬磚和不搬磚可就大不一樣了……』

此後,經常有一些流浪漢來到我們家,每一次母親就會把過去的戲重演一遍,我家的磚就屋前屋後地被搬來搬去。

轉眼十年後,有個很體面的人來到我家。他西裝革履,氣度不凡,跟電視上那些成功人士一模一樣。美中不足的是,他僅有一隻左手,右邊是一條空空的衣袖,一盪一盪的。

他握住母親的手,俯下身說:『如果沒有你,我現在還是一個流浪漢。因為當年你讓我搬磚,今天我才能成為一個公司的董事長。』

母親說:『這是你自己做的,與我無關。』那人挺直身子,看著母親說:『是你幫我找回了尊嚴,找回了自信。就在那一天,我才知道,我還有能力做一些事情。』獨臂的董事長為了感謝母親,他決定贈送我們一套房子,比我們現在的好很多。母親說:『我不能接受你的饋贈。』

『為什麼?』『因為我們一家人個個都有兩隻手!』董事長堅持說:『我已經替你們買好了。』母親笑一笑說:『那你就把房子送給連一隻手都沒有的人吧!』

我們家有四個孩子,雖然我們的家境並不富裕,可是,我們長大之後都自立成才了。我的兩個哥哥都得到了博士學位,我的姐姐現在是一家超市的經理,我是一名律師,馬上準備競選我們州的議員。我的母親年紀很大了,我們家的那一堆磚,有時候還會在母親的指揮下被搬來搬去。」

作者說他「絕對不是展示一個行善的故事」,而是展示「一個關於教育的奧秘。」他說:「我們的孩子來到我們生活中時,是不是像那個流浪漢?沒有能力、弱小、需要我們施捨、幫助……」,但怎麼幫呢?「有父母就真的把孩子當成了流浪漢、當成了乞丐」,於是「把衣服給孩子穿好,把碗筷端到孩子面前,把錢塞在他們手裡。」然後說:「看,是我辛苦地在養你!」如此一來,孩子就真的變成了流浪漢和乞丐,在父母日復一日的施捨中,慢慢失去自信、失去尊嚴、失去生存的能力。然後我們又會大聲說:「你怎麼這麼沒有出息?為什麼啥都不會做?難道你將來還要我們養你?」

作者請讀者仔細回味一下這個故事:想一想這個母親的用心,想一想她的做法。讓孩子從小學會自立,讓他們有展示自己信心的機會,讓他們在自尊自愛中長大!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讀了這則故事,腦中立即浮出已故20世紀全球首富兼慈善家洛克斐勒(John D. Rockefeller)在1911年寫給其子的家書《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該封書信間接回應媒體指責他吝嗇、捐款不夠多。他以一則「老人抓捕食用白吃午餐野豬」的故事來說明:「一隻動物要靠人類供給食物時,它的機智就會被取走,接著它就麻煩了。同樣的情形也適用於人類,如果你想使一個人殘廢,只要給他一對拐杖,再等上幾個月就能達到目的;換句話說,如果在一定時間內給一個人免費的午餐,他就會養成不勞而獲的習慣。別忘了,每個人在娘胎里就開始有被『照顧』的需求了。」

洛克斐勒接著說:「是的,我一直鼓勵你要幫助別人,但是就像我經常告訴你的那樣,如果你給一個人一條魚,你只能供養他一天,但是你教他捕魚的本領,就等於供養他一生。

在我看來,資助金錢是一種錯誤的幫助,它會使一個人失去節儉、勤奮的動力,而變得懶惰、不思進取、沒有責任感。更為重要的是,當你施捨一個人時,你就否定了他的尊嚴,你否定了他的尊嚴,你就搶走了他的命運,這在我看來是極不道德的。作為富人,我有責任成為造福於人類的使者,卻不能成為製造懶漢的始作俑者。

任何一個人一旦養成習慣,不管是好或壞,習慣就一直占有了他。白吃午餐的習慣不會使一個人步向坦途,只能使他失去嬴的機會。而勤奮工作卻是唯一可靠的出路,工作是我們享受成功所付的代價,財富與幸福要靠努力工作才能得到。」

這兩則故事都在表明「愛之適足以害之」或「天下沒有白吃午餐」的道理和例證。

「愛之適足以害之」的經濟學觀

我們知道,在一般的東方社會裡,「愛之適足以害之」是一句有警惕性的話,但卻常被當作耳邊風。不但凡夫俗子不重視它,甚而有權力的政府官員們也如此。前者所造成的害處不會影響太大,但後者所產生的不利,所涉及範圍可就寬廣許多了。

關於一般人的情形,以父母親「望子成龍、盼女成鳳」作例子,是最恰當不過了。所謂「天下父母心」,為人父母者當然都是最疼自己子女的。由於子女們年幼無知,對於未來無法作任何抉擇,於是父母基於自己的體驗,便替子女預為設想,並鋪陳一條通往自認為光明前程的大道。一方面,罔顧子女的天賦、性向、偏好等等,強迫子女做這做那、學這又學那;另一方面,也為了呵護子女,一切的瑣事都幫忙處理,而對日常生活中的處世道理及方法,都不放心讓子女去體驗。在東方社會,這種普遍以升學為唯一目的僵化教育體制里,更加強這種情況的瀰漫。如果我們能做實況的訪問調查,相信為人子女者都會牢騷滿腹,而且,他日踏入社會時也難以立即調適。畢竟,個人都是基於自己「主觀」的判定,以成本效益準則來作行為的抉擇依據,任何的其他人是無法「越俎代庖」的。

家庭里的故事也會在社會上看到,父母的角色換由政府當局扮演,子女當然就是人民了。基於好意,政府為要確保人民得到完善的服務,通常將郵政、交通運輸等歸公營,但結果卻使人民只能消受價高質劣的服務。而為使本國產業免遭外國業者的嵌制,於是政府乃以關稅、禁止進口、設限等方式來保護幼稚國內產業。結果是,消費者得到價高質劣的產品,而且無法享有多樣化產品的消費;另一方面,受保護的業者,在缺乏競爭的激勵下,不會惕勵經營,以致效率低、進步慢,等到有一天不得不與外界競爭時,因為不堪一擊而又哀求政府救濟了。這些固然都是信手拈來的「愛之適足以害之」的例子,不過,最明顯的情況還是在政府的社會福利政策方面。

無論什麼樣的社會總會有著不平等的現象。即使在吃「大鍋飯」的共產社會裡,仍然免不了,而在自由的社會中就更不用說了。政府之所以組成,就是組成者為了謀求自己的福祉而產生的。當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進步到某種程度後,當政者希望所有的人民都能過著起碼的生活水準,不但吃穿不愁,也要使其有住屋,生病了更要有所照顧,甚至有所謂「從搖籃到墳墓」都由政府負責的理想。其實這一理想,只是妄想,為什麼呢?基本的道理有二:一、生產資源是有限的;二、「好逸惡勞」是現代人的本性。如有「不勞而獲」的利得,許多人都會設法去爭取。如果得到的話,由於代價甚低,不會加以珍惜,因而「浪費」情事很自然的出現。而且一旦出現不勞而獲的機會,得利者就會百般的設法增多其機會,於是社會資源就會愈來愈被浪擲在無生產性的用途上,對於人群的福祉當然不利。結果是,那些無力自謀生活,本應得到這些不勞而獲者,卻往往無法真正享受到,或者即使得到,也是品質更為低劣的服務。讓我們舉些例子來說明。

以全民醫療保險來說吧,原來的目的在免除全體人民(尤其是窮苦者)遭受疾病的痛苦,或由公家全額支付醫療費用,或只由私人負擔微小的一部分成本。在自己也須繳付費用時,為了避免吃虧,難免增加看病的次數,而且不會珍惜藥物。於是,看病的人口激增,藥物的需求也大增,不但看病時間拉長,醫生及護理人員的負擔也相對加重,醫療設備亦會呈現相對缺乏,於是醫療品質每況愈下。而且,在醫生和醫療設備相對不足的情況下,高所得者仍然可以用支付較高費用的方式,得到高品質的醫療,而政府原本想要照顧到的那些貧苦者,反而得不到起碼的醫療,甚至反會受到歧視的待遇。此外,由於醫療水準的普遍降低,使中產所得階級也連帶受害,而且因為浪費的產生,更損害了可用的資源。如果再進一步實施像英國的「免費醫療制度」,則所看到的結果是,新醫院不會增加,或者說社會中的醫療資源總數維持不變或增加有限,但醫療消費卻大增,於是在中、高階層醫療資源消耗增加下,貧民所分得的資源大為減少。另一方面,官方醫療的服務品質降低了,就英國言,在全民醫療實施後,最好的醫生大批遷移他國,留下來的醫生所賺取的費用,系依診療病人數目而定,並非由醫療案件的複雜性決定,於是他們認真看病的意願大大地削弱了。因此,提供免費或近乎免費醫療,對於能夠看病者而言是「廉價」或「免費」的,但總會有人來支付這些費用,而矛盾和弔詭的是,支付者往往就是不應支付的那些人。

再以補貼國民住宅的辦法來說吧!由於低所得家庭付不起房子的市價,於是政府會以補貼國民住宅的建設費用,以及低於市價出租,來對抗房價上漲。不過,由於國民住宅的房價低於市價,很自然地「只要還有國民住宅,就會有愈來愈多的人想住進去」,換句話說,更多的需求者會蜂湧而來。結果是,等待的長龍出現了,而獲得公共補助好處者,並不必然是最需受補助者,而是最精通如何從政治體制中得利的一群。不用多說,最貧窮的人,很少能沾上邊,但是,這又與原意相違了。

我們再舉失業保險為例。經濟不景氣時,難免會有人失業,這個時候若能有最低生活費的來源,當然可以避免斷炊,也可讓暫時失去工作者安心找事,這也應是失業保險實施的原意。但是,由於保險費的來源往往大部分需由僱主負擔,一來增加僱主的營運成本,使其競爭力減弱,二來勞動成本上升,致廠商的勞動需求降低,不利於工人就業,三來失業保險的存在,使失業者寧願失業而不工作,或較不積極去尋找棲身之地。結果是,工作意願將受到打擊,工人易於養成好吃懶做的習性,不但對工人無益,更傷害到整體經濟。

上面所舉的這些例子所顯示的現象是,看起來是很理想的福利政策,真正實施起來卻不是那麼一回事,不但對當事人無益,而且反會有害,而其害又會波及全社會。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是,這些政策都容易走向「白吃午餐」或「白搭車」之路。如果一個社會果真進步到可以提供一些資源來幫助孤苦無依的那些人,那麼,就應該針對亟需的「個人」給予補助,不可將特定的職業、年齡、勞工組織或產業群體來作「集體」性救助。不然,不但社會寶貴資源將會浪費掉,更糟的是,那些真正需要救助者,反而處於更不利的地位。在經濟分析的檢視下,中國人的先哲之言「愛之適足以害之」,是有其顛撲不破的道理在。而西諺:「到地獄之路往往是好意所鋪成的」也呈現相同意涵,看來東西方在社會福利這條路上並沒有差別在啊!

最後,值得提醒的是,若人皆有「利他」之心,分工合作和諧相處是極其自然的,這個理想境界也當然不勞政府實施「強制性」福利措施了。

(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中文大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506/1898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