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共軍力,真的足以攻打台灣嗎?

十年來,北京政府馬不停蹄地加強軍力,中國主席習近平要求中國人民解放軍隨時為進攻做好準備。就在台海戰事千鈞一髮之際,世界報實地考察了台灣軍隊的防衛措施並且請多方的軍事專家從軍隊作戰能力到雙方的戰術分析評估了海峽兩岸各自在軍事上的強弱。

首先要向大家介紹的是法國世界報特派台灣記者的長篇報導,這篇報導文章的標題是:中國軍隊是否已經準備就緒可以攻打台灣?

作者指出,十年來,北京政府馬不停蹄地加強軍力,中國主席習近平要求中國人民解放軍隨時為進攻做好準備。就在台海戰事千鈞一髮之際,世界報實地考察了台灣軍隊的防衛措施並且請多方的軍事專家從軍隊作戰能力到雙方的戰術分析評估了海峽兩岸各自在軍事上的強弱。

作者首先介紹了中國軍隊的軍事裝備,文章引述法國國際關係學院中國問題專家馬克-朱利安指出,中國解放軍的反艦飛彈的射程可以達到1700至4000公里,可以讓美國海軍艦隊無法進入海峽地區,解放軍早在海軍之前就開始投資彈道飛彈。北京已經獲得了一整套飛彈,擁有西方所能夠製造的所有規格的飛彈。

而美國方面也從去年以來調整了應對政策,不再一味尋求加強其自身的軍事力量,而是分散軍力,加強同盟合作,尤其是與日本和菲律賓之間的軍事合作。

世界報在台北採訪了台灣國防部國防安全研究所的研究員許智翔(Jyh-Shyang Sheu),許智翔認為,中國軍隊入侵台灣很難著手,因為台灣的"海灘太小,不允許大規模登陸。

他認為同中國4月份的軍事演習所暗示的效果恰恰相反,北京在台灣東部調動的山東號航空母艦不會發揮重大作用。雖然它可以阻擋美國艦隊。

面對中國的軍事力量和中共領導人的好戰言論,台灣加強了防禦。當然,台灣也期待美國與北約國家的協助。

美國軍方今年4月向台灣派出了200名軍事教官。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認為,中國解放軍尚未達到美軍的技術水平,其訓練仍有不足"。"而且他認為中國解放軍過於官僚化,士兵軍官更加重視顯示他們的忠誠,而不是他們的作戰能力。

美國軍事作家安德魯-斯科貝爾(Andrew Scobell)也在《岩石上的戰爭》中寫道:"有三個重要的因素可以質疑解放軍]的臨陣表現。首先是獨裁國家軍民關係的失調性質。其次是關鍵時刻軍事作戰人員無法讓上級,尤其是讓習近平聽到自己的意見。最後,無論中國軍隊是否能夠成功拿下台灣還是陷入困境,在台灣問題上的長期衝突都會比正在進行的烏克蘭戰爭更具破壞性,無論是對地區還是全球。

中國的水下戰略地圖

似乎是與上述文章相呼籲,世界報刊登了一張中國的水下戰略地圖,該圖彰顯了台灣以及南中國海對中國海軍展開海上戰爭的重要性。

該地圖的配文說明指出,根據五角大樓在2022年11月發表的一份報告,就船隻數量而言,中國將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軍。它將擁有約340個平台(水面艦隊、潛艇等),包括6艘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SSBN)、6艘核攻擊潛艇(NAS)和44艘常規潛艇。美國海軍在亞洲這一地區長期以來沒有對手,而如今卻受到北京的嚴峻挑戰。但是,雖然中國擁有廣闊的海岸線,但它並沒有直接進入公海的機會。從日本經台灣到菲律賓南部的一連串島嶼形成了一個幾乎封閉的海洋空間--也被稱為"亞洲地中海"--阻擋了中國進入海洋的道路。這些水域也很淺,而核動力潛艇需要至少200米的深度才能謹慎地航行。

這個島嶼"屏障"的另一個特點是,它是由接近華盛頓或與華盛頓結盟的國家的領土組成。因此,中國海軍不可能通過這些戰略和戒備森嚴的海峽進入印度洋或太平洋,尤其是中國的核潛艇所配備的技術有限。因此,掌握水下航線和深海海峽將使其能夠克服這些弱點。

從這一角度來看,有兩個地區對中國海軍來說具有戰略意義。

首先,是台灣,台灣有一個從東海岸通往深海的開口。如果中國控制了該島,其潛艇就可以進入1300米深的水域,使其可以在太平洋上迅速稀釋,甚至接近美國海岸。其次,就是南沙群島,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占領了七個小島和礁石。最初是作為科學站,中國的基礎設施被擴大,珊瑚礁在2010年代被填埋。其中許多島嶼現在是真正的基地,配備了可供軍艦使用的起降跑道和港口。北京對該群島的能源和漁業資源感興趣,但最重要的是對貫穿該群島的3000米深的斷層線感興趣。這為其潛艇提供了隱藏的可能性,使其能夠輕鬆地通過龍目島海峽到達印度洋。

中國對審計公司的打擊令外國公司倍感擔憂

最後,世界報駐上海記者的文章標題是:中國對審計公司的打擊令外國公司倍感擔憂。

文章介紹說,自3月以來,包括美國巨頭貝恩公司在內的三家諮詢公司已成為警方調查的目標。這一趨勢令商界感到擔憂。諮詢公司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商業環境變得越來越敏感,缺乏明確的規則。從業人士不得不自己猜測什麼是可以接受的,什麼是有風險的,並且避免披露一些自認為是敏感的信息。世界報就此評論說,這使得在一個統計數據經常被操縱的國家,很難獲得可靠的數據。最近幾個月,中共當局加大了在中國關閉信息獲取的力度。2021年,一些中國法院的判決書被從網上刪除。據路透社報導,自2022年9月起,提供中國公司最可靠數據的中國平台Wind,對其外國客戶限制了一些信息。今年4月,外國大學被警告,他們對主要學術資源網站中國國家知識基礎設施的訪問將被限制,以確保"跨境服務符合法律規定"。2月,中國的國有企業被命令停止使用主要的外國審計公司安永、畢馬威、德勤和普華永道的服務。

接受採訪的幾位顧問對他們在中國的業務前景表示懷疑。所涉及的風險是巨大的。2014年,英國企業調查專家彼得-漢弗萊(Peter Humphrey)在受僱於製藥公司葛蘭素史克(GSK)調查涉及一名公司高管的"性愛錄影帶"的來源後,被判處兩年半的監禁。今天,他就可能面臨更加嚴厲的判決。

他向世界報表示,當時,他是根據《隱私法》被定罪的,該法規定最高可判處三年監禁。但根據新修訂的《反間諜法》,他就有可能被判處終身監禁,甚至會被判處死刑,處決。他認為今天所有留在中國的諮詢和審計人員都處境危險。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515/1901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