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失業率連創新高 黨媒稱就業形勢改善

2023年6月15日,中共官方公布經濟數據,5月中國青年失業率再創新高,升至20.8%。圖為2023年6月9日,北京青年在徵才會上找工作。

日前,中共頭號黨媒宣稱「就業形勢總體改善」。在失業原因尚未消除、失業率不斷攀升的情況下,中共媒體的宣傳遭到眾多的質疑和嘲笑。

6月17日,《人民日報》頭版刊文《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細數廣東、江西、湖北和重慶等地的「促就業措施」取得新成績:5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與上月持平;25歲到59歲就業主體人群的城鎮調查失業率已連續三個月下降。結論是「就業政策持續顯效,就業形勢總體改善」。

然而,中共國家統計局早2日公布的最新數據卻是:25歲至59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從4月的4.2%微降至5月的4.1%;16歲至24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在5月升至20.8%,較4月攀升0.4個百分點,再創有紀錄以來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中共黨媒結論與統計局數據矛盾可笑之處還在其次,而統計局與國際社會不同的統計方法更讓網民沸騰。

6月15日,中共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中國失業率的統計方式:16歲及以上的人口分成就業、失業和非勞動力三類;而「就業」的定義是「在調查參考期內,通常為一周,為了取得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而工作一小時及以上,和因休假、臨時停工等暫時離任的人,這些人都屬於就業。」

付凌暉稱以上是「國際勞工組織公布的標準」,但知情者指出,國際勞工組織的標準對就業人口統計的年齡下限是15歲而非16歲。

付凌暉「為了取得勞動報酬或經營收入而工作一小時」也屬於就業的說法,與國際社會更是大相逕庭。比如,美國規定每周工作15小時才算就業,法國要求每周20小時。

難怪有網民針對統計局「中國16-24歲青年有600多萬人還在尋找工作」的說法,給予以下回應:「也就是說,有600萬青年人一周連一小時都沒工作過?純躺平?」

有評論指出,在全社會高度關注青年失業的大背景下,中共官方說法明顯暴露了當前失業率統計方法與現實脫節的問題。

中國青年高失業率的原因未改變

中共國家統計局最新資料顯示,2023年4月份16至24歲城鎮調查失業率達20.4%,創下2018年以來的新高,相當於每5個年輕人,就有1人處於失業狀態。而且,以上調查數據只限於關於城鎮的失業率,農村的部分並未包含在內。如果加上年輕農民工的失業率,肯定會遠遠高於城鎮的數據。

對於引發此波中國失業高潮的原因,有文章分析主要有3大關鍵因素:一、疫情拖累;二、畢業人數來到歷史高峰;三、網際網路、教育、服務的中共政策限制。

中共3年「清零」防疫政策,讓許多私人企業難以求存,不管是服務業、餐飲業、中小企業以及外企,基本都因難以承受長時間的封城管制或封控,繼而無奈裁員甚至倒閉。

2023年中國大陸的畢業生人數達到歷年來的最高,約1,158萬,大大地增加了需求,形成僧多粥少的狀況。中國大陸一胎化政策下的年輕一代在教育產業化的普及下,已經有將近超過6成的人是大學畢業生。

中共對網際網路、教育、房地產服務產業的限制和打壓,造成網際網路資訊技術、教育和房地產行業的勞動力需求減弱,而這些行業往往僱傭的是年輕人,同時也是年輕人在畢業後嚮往的行業之一。

科技大廠帶頭裁員,形成行業的連鎖效應,工作變得愈來愈難找。文章總結說,中共過去疫情的種種措施耗盡了經濟的動力,即便在封控結束後都未能緩過來,而經濟已經因房地產市場逼近崩潰而恢復緩慢。中共當局又因為政策管制,限制了科技和民間教育等快速發展的行業,也削弱了私人企業的工作機會,從而形成工作愈來愈難找的惡性循環。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618/1916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