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治了俄羅斯24年的強人普京,氣場非常強大,不過此次傭兵譁變事件後,氣場不再!俄羅斯傭兵組織華格納集團(Wagner Group)首腦普里格津(Yevgeniy Prigozhin)24日揚言推翻俄軍領導階層,部隊旋即進入俄國南部城市頓河畔羅斯托夫(Rostov-on-Don)並聲稱控制市內所有軍事設施,另分兵北上莫斯科;俄國政府則祭出反恐機制,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定調譁變為「叛國」。整起事件震撼國際。雖然事件已經快速平息,不過經此事件,普京被美國智庫看輕,直言「有件事再清楚不過:普京看來非常虛。」
根據美國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即使譁變快速落幕,仍代表這是繼1991年蘇聯強硬派意圖推翻當時領導人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的政變失敗、1993年時任俄羅斯總統葉爾欽(Boris Yeltsin)與國會決裂以來,俄國權力階層最激烈的動盪。只不過這回無論普京或普里格津,都不是美國華府所中意的領導人。
美國政府雖一直都有因應類似情況的應變計劃,但這次也與其他人一樣難自俄國內部取得資訊,無法解讀事變意涵與走向,只能仰賴社媒信息與其他線上資源。
華府智庫「歐洲政策分析中心」(CEPA)所長波利亞可娃(Alina Polyakova)說:「有件事再清楚不過:普京看來非常虛。」但她也說普京政府倒台也非好事,美國與盟國除聚焦烏克蘭,也要有計劃應對俄國在普京垮台後出現一個對烏用兵更殘酷的強硬右派政權。
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研究員、長年俄國情報分析師肯達爾泰勒(Andrea Kendall-Taylor)表示,美國對俄國內部事變影響能力有限,重點應擺在防止俄國發生暴力外溢與失序。
她說:「華府應避免再助長已深植俄國的厭惡感,即美國與北約會想趁這類事件傷口撒鹽。這對防止莫斯科方面過度反應乃至長遠看若要與日後新的俄國政權建立穩定關係時,將會非常重要。」
美國智庫直言不諱,俄羅斯總普京在事件後,似乎被看破手腳,「有件事再清楚不過:普京看來非常虛。」美聯社
俄羅斯傭兵組織華格納集團首腦普里格津並不是美國中意的俄羅斯領導人。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