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驚揭毛寧謊言!美國銷毀化學武器真相

—揭露中共謊言:歪曲美國銷毀化學武器的行動

敘利亞穿著防化學武器裝備計程車兵。化學武器是指任何可導致死亡、受傷或喪失行為能力的有毒化學物質,被視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2023年7月7日,美國宣布銷毀了最後一批化學武器庫存。

拜登總統在一份聲明中說:「30多年來,美國為消除化學武器庫存而不懈努力。今天,我自豪地宣布,美國已安全銷毀了化學武器庫存中的最後一批彈藥。這讓我們離一個沒有化學武器的世界又近了一步。」

當被問及北京對此有何評論時,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說:

「按照《公約》規定,締約國應當在《公約》1997年生效後10年內完成銷毀。美國是最後一個完成庫存化武銷毀的國家,而且遠遠滯後於《公約》規定的銷毀時限。此次宣布完成庫存化武的銷毀,是美方對國際社會姍姍來遲的交代。」

這種說法有誤導性。

《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禁止締約國開發、生產、獲取、儲存、保留、轉讓或使用化學武器」。

1997年,包括美國在內的130個國家簽署了這項公約,誓言將在10年內銷毀自己擁有的化學武器。

既然公約要求成員國在2007年之前消除庫存,為什麼美國花了這麼長時間呢?

首先,處理這些武器有很大難度,這些炮彈、火箭彈和炸彈中都塞滿了致命的化學物質。《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的報導總結了這種武器的危險程度:「它們是為了發射而造的,而不是為了拆卸。爆炸物和毒藥的結合使得處理過程異常危險。」

其次是處理過程。美國國防部的首選方法是焚燒這種武器,但美國當地居民因擔心污染而進行了廣泛的抵制。民眾自發成立了一個名為化學武器工作組(Chemical Weapons Working Group)的草根組織,開始倡導焚燒以外的技術。

由於這些反對聲音,美國必須開發全新的技術來銷毀這些武器,此後華盛頓採用了化學手段來銷毀這些危險物質。例如,使用細菌分解芥子氣,或是使用化學鈍化的手段來破壞沙林毒氣的毒性。尋找這些替代處理方法大大延長了美國安全銷毀這些化學武器的時間線。

這其中還有一個原因,根據喬治城大學法學院教授大衛·科普洛(David Koplow)的說法,後期整個項目的管理出現了問題。「該計劃的領導層多次更換,而從未得到應有的重視,」他對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說。

當美國無法在2007年的最後期限前完成任務時,華盛頓向《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執行機構禁止化學武器組織(Organization for the Prohibition of Chemical Weapons)尋求延期,將最後期限延長至2023年9月30日。

美國於2023年7月7日兌現了承諾,銷毀了肯塔基州藍草陸軍倉庫(Blue Grass Army Depot)的最後一批化學武器庫存。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也在7月7日證實了美國的說法。

化學武器是指任何可導致死亡、受傷或喪失行為能力的有毒化學物質,被視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位於首都華盛頓的非政府組織軍備控制協會(Arms Control Association)稱,歷史學家估計,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約有9萬名士兵因接觸化學武器而死亡。

1925年的《日內瓦公約》禁止使用化學武器,但未能禁止這種武器的開發和生產。

在這張2013年3月23日的圖片中,在敘利亞一個村莊動物屍體遍布,居民稱是幾天前發生的化學武器襲擊造成的。

從一戰開始到冷戰結束,美國儲存了大量化學武器,以威懾其他使用類似武器的國家。

從東部的馬里蘭州到西部的俄勒岡州,美國曾一度擁有九個絕密化學武器庫存,共儲存了28600噸化學武器。

據美國國家公共衛生機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資料,美國主要有六種化學戰劑,主要是芥子毒劑和神經毒劑。

儘管世界上所有已宣布的化學武器現已被銷毀,但禁止化學武器組織警告說,一些國家或組織仍然擁有此類致命武器。

尚未簽署《化學武器公約》的朝鮮擁有大量化學武器,數量可能超過5000噸。

簽署了《公約》的敘利亞於2012年承認擁有化學武器。不過,敘利亞政權一直不願透露其庫存規模。

2013年3月19日,居民和醫務人員將一名在阿勒頗附近的化學武器襲擊中受傷的敘利亞陸軍士兵送往醫院。

禁止化學武器組織表示,2015年至2019年間在敘利亞發生了142起涉嫌使用化學武器的事件。該組織授權其調查和鑑定小組核實這些事件,並公布肇事者和受害者的姓名。

禁化武組織的調查和鑑定小組完成了對五起事件的調查,並確定敘利亞政府軍使用了化學武器。這些襲擊導致至少161名受害者死亡或受傷。其他涉嫌事件仍在調查中。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714/1927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