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印度超越中國:人口結構大洗牌 將如何重塑世界

世界的人口結構已發生了變化。歐洲的人口在萎縮。中國的人口在萎縮,而人口結構年輕得多的印度將在今年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但我們到目前為止看到的只是開端。

這些對未來人口數量的預測是可靠的,也是嚴峻的:到2050年時,65歲及以上的人口將在東亞部分地區和歐洲占總人口的近40%。這幾乎是美國退休之都佛羅里達州老年人口比例的兩倍。數量龐大的退休人員將依賴於數量不斷減少的勞動年齡人口養活。

在有記載的歷史中,從未有國家的老齡化達到這些國家預計達到的程度。

專家們預測,人口老齡化的結果是許多富裕國家曾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比如養老金、退休年齡、嚴格的移民政策——將需要徹底改革,才能持續下去。經濟學家說,今天的較富裕國家在全球GDP中占比幾乎不可避免地會變小。

這對歐洲、美國、中國,以及其他大型經濟體來說,是個巨大的變化,這些國家曾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勞動年齡人口(相對於其人口而言)。龐大的勞動力幫助推動了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

這些國家的老齡化已讓它們從勞動年齡人口占比高的名單上消失。據聯合國的預測,在不久的將來,勞動力人口最平衡的國家將主要集中在南亞和東南亞、非洲,以及中東地區。這種轉變可能會重塑經濟增長和地緣政治力量平衡,專家們說。

從許多方面來看,世界老齡化是經濟發展的巨大成就。隨著人們變得更加富裕,他們的壽命越來越長,身體越來越健康,生的孩子越來越少。

許多較貧窮國家面臨著巨大機遇。出生率下降後,勞動人口比例增加、需要贍養的人口減少,這將推動經濟增長,國家能在這個時期收穫「人口紅利」。成年人養育的孩子少了,讓他們能把更多的空閒時間花在教育和對孩子的未來投資上。更多女性往往會加入勞動大軍中來,從而進一步推動經濟增長。

人口結構並不決定一切,人口紅利也不是必然的。如果沒有就業機會,擁有大量勞動年齡人口可能會導致社會不穩定,而不是經濟增長。雖然正在老齡化,但富裕國家也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享受經濟優勢和高生活水平。

但人口結構的經濟邏輯難以逃脫。

「所有這些變化都不應該讓任何人感到驚訝。但它們確實令人驚訝,」馬克斯·普朗克人口研究所所長米科·米爾斯屈萊說。「這不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會發生這些變化。而是因為做出反應在政治上有難度。」

與許多人口結構年輕的國家一樣,肯亞的出生率已在近年來急劇下降。50年前,肯亞女性平均生育八個孩子,但去年的平均生育率只是三個多一點。從人口結構來看,肯亞與20世紀70年代中期的韓國有些相似,當時韓國經濟已開始了其歷史性的增長,雖然出生率的下降要慢一些。南亞和非洲大部分地區有類似的人口年齡結構。

這種人口年齡結構的好處是巨大的。

據最佳估計,上世紀末韓國、中國、日本、新加坡經濟增長的很大一部分——約三分之一——是由類似的勞動年齡人口增長推動的。

這些人口結構變化在許多國家已經發生:大多數到2050年時仍活著的人已經出生了。

但預測總會涉及不確定性,而且有證據表明,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生育率的下降速度甚至比聯合國預測的快,這意味著,到2050年時,這些非洲國家的情況可能比目前預測的要好。

但如果沒有正確的政策,龐大的勞動年齡人口可能會帶來事與願違的後果,而不是經濟增長。如果大量年輕人得不到工作或教育機會,大範圍的年輕人失業甚至可能給穩定造成威脅。為尋找更好的機會,沮喪的年輕人可能會走向犯罪或加入武裝團伙。

「如果那些進入勞動力市場的人沒有就業機會,那麼就不能保證人口紅利會發生,」參與人口紅利倡議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健康經濟學家卡羅琳納·卡多納說。

ARC人口老齡化研究中心的亞洲老齡化研究中心主任、曾負責世界銀行的東亞和太平洋地區老齡化報告撰寫的菲利普·奧基夫表示,在過去幾十年中,達到了人口結構最佳位置的東亞國家擁有特別好的制度和政策來利用這一潛力。

奧基夫表示,世界其他地區,例如拉丁美洲的一些地區,人口的年齡結構與東亞國家相似,但遠未出現類似的增長。「人口結構是原材料,」他說。「紅利來自原材料和良好政策的相互作用。」

當今年輕人口居多的國家並不是唯一處於關鍵岔口的國家。富裕國家的轉型才剛剛開始。如果這些國家未能做好應對勞動力數量減少的準備,它們將面臨福祉和經濟實力的逐漸下降。

根據聯合國人口預測,到2050年,韓國和義大利這兩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預計將分別減少1300萬和1000萬,這兩個國家將成為世界上最年長的國家之一。中國的勞動適齡居民預計將減少2億,降幅高於大多數國家的總人口。

專家表示,為了應對這一問題,富裕國家需要重新考慮養老金、移民政策以及老年生活。

改變並不容易。法國已有超過100萬人走上街頭,抗議將退休年齡從62歲提高到64歲,凸顯了改變過程中的政治難度。對移民的擔憂加劇了西亞和東亞老齡化國家對右翼候選人的支持。

「全球層面的挑戰大部分都跟分布問題有關,」米爾斯屈萊說。「有些地方老人太多了。有些地方年輕人太多了。進一步開放邊界當然意義重大。與此同時,我們看到隨著右翼民粹主義運動的日益增多,這變得極其困難。」

世界銀行表示,這些變化將在亞洲國家進一步放大,這些國家的老齡化速度比世界其他地區更快。法國經歷了100多年、美國經歷了60多年的年齡結構變化,許多東亞和東南亞國家只用了20年。

亞洲國家不僅老齡化速度更快,而且一些國家還未富先老。雖然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的收入水平相對較高,但中國達到勞動年齡人口峰值時的收入水平僅為美國達到峰值時的20%。越南也達到了勞動年齡人口峰值,收入水平為美國達到峰值時的14%。

與富裕國家相比,低收入國家的養老金體系在應對人口老齡化方面的能力較差。

奧基夫說,在大多數低收入國家,工人得不到健全的養老金制度的保護。他們很少像許多富裕國家那樣將部分工資用於退休計劃。

「20年後,當老年人口比例大幅提高時,這種情況在社會上顯然是不可持續的,」他說。「各國必須弄清楚他們需要什麼樣的養老金制度模式,以便為老年人提供某種充分的財政支持。」

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富裕國家不會面臨如此深刻的變化。

例如,略高的生育率和更多的移民意味著到2050年,美國和澳大利亞的人口將比大多數其他富裕國家更年輕。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到2050年,美國和澳大利亞65歲或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將略低於24%,遠高於目前的水平,但低於歐洲和東亞大多數國家的比例,後者將超過30%。

儘管老齡化存在諸多問題,但它仍是一項巨大的成就。

「我們成功地延長了壽命,」米爾斯屈萊說。「我們降低了過早死亡率。我們達到了這樣一種狀態——生育是人們自己的選擇,而不是以某種方式,被社會結構逼著非要生多少個孩子。」

人們不僅活得更長,而且活得更健康、更積極。老齡化國家的高度發展意味著他們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繼續享受繁榮。

但行為選擇和政府的政策選擇影響很大。

「在某種程度上,你可以有把握地說出人口結構會是什麼樣子,」奧基夫說。「社會將變成什麼樣子,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策選擇和行為改變。」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紐約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726/1932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