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還沒到最痛苦的時候 又一塊多米諾骨牌即將倒下

—雪上加霜 又一塊多米諾骨牌即將倒下

在房地產市場開始走弱大約三年後,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碧桂園突然陷入信心危機,這表明該行業的問題已變得多麼根深蒂固,而真正的解決方案仍遙不可及。

如今,中國房地產開發商遭遇財務困境已不是什麼新聞。但在房地產市場開始走弱大約三年後,中國合同銷售額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突然陷入信心危機,這表明該行業的問題已變得多麼根深蒂固,而真正的解決方案仍遙不可及。

過去一周,房地產巨頭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Country Garden Holdings,2007.HK,簡稱:碧桂園)的股票和債券價格大幅下跌,此前有媒體報導稱,碧桂園取消了一項配股計劃。配股對資金緊張的房地產行業來說本是難得的一線曙光。碧桂園目前表示,沒有就擬議的配股達成最終協議,現階段也不考慮該交易。該公司2024年1月到期美元債券的交易價格為其名義價值的25%,而6月中旬時這一比例為81%。

上個月,對於政府將出台更多寬鬆措施的憧憬曾短暫提振中國房地產類股,但很快被現實打臉。據克而瑞(China Real Estate Information Corp.)的數據,7月份中國百強房地產開發商的合同銷售額同比銳減33%。今年1-7月份,這些開發商的銷售總額同比下降了5%,抹去了中國放棄嚴格的疫情防控政策後不久在年初取得的所有進展。碧桂園7月份的合同銷售額同比下降了60%,令人震驚。

銷售額驟降意味著用於償還債務和完成項目的現金減少。碧桂園今年將有近20億美元的債券到期或有資格提前贖回。該公司曾被認為是仍屹立不倒的實力較強的民營開發商之一。然而,低迷的房地產市場意味著,沒有哪家開發商——尤其是民營開發商——是真正安全的。

此外,中國政府支持房地產行業的最新舉措,包括降低購房門檻的舉措,似乎也不太可能有多大幫助。在中國恆大集團(Evergrande,3333.HK,簡稱:中國恆大)首次瀕臨崩塌近兩年之後,即使是最大的開發商仍可能遇到麻煩,這一事實想必會讓潛在購房者缺乏信心。

殘酷的現實是,要想迅速扭轉市場形勢而又不催生另一場房地產泡沫,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炒房需求多年來一直支撐著房地產市場,幫助掩蓋了中國疲弱的人口結構。但房地產市場持續不景氣和政府不干預的做法似乎嚴重削弱了房價將在長期內無休止上漲的假設。炒房表現為擁有二套房、三套房,而且這些住房通常沒有出租。

高盛(Goldman Sachs)表示,今年中國城市住房需求將從2017年的1,800萬套降至1,100萬套。過去十年,中國的開發商平均每年建造約1,300萬套住房。高盛說,中國開發商包括未開發土地和未完工項目在內的庫存價值約9萬億美元,以今年的預期合同銷售額計算相當於可以銷售約4.8年。

對中國房地產開發商來說,這輪樓市熱潮猶如一波過山車行情,但餘波將持續很長時間,或許還沒有到最痛苦的時候。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華爾街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808/1937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