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人民幣將暴露廢紙本相 嚴重威脅億萬中國人;惡性循環來了?暴跌59%!

「以債為錨」機制失靈,中國偽中產自保救命 暴跌59%!中國樓市陷入螺旋式下降,潛在購房者靜待房價下跌,惡性循環來了? 通脹下 美國家庭每月支出比兩年前多709元 全民抓間諜讓外商唯恐避之不及 中國公布24條欲挽救外資 上海入境旅客大減6成,星媒長文:又貴又麻煩  中國突然間面臨崩潰,面臨是大問題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的各種問題集中爆發,社會危機四伏,但中國老百姓卻被蒙在鼓裡,沒有覺醒,億萬普通人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正在遭受威脅。

暴跌59%!中國樓市陷入螺旋式下降,潛在購房者靜待房價下跌,惡性循環來了?

外國人真的不來了!上海入境旅客大減6成,星媒長文:又貴又麻煩。為挽救頹勢,周日中共公布了24條措施,欲挽救外資,能奏效嗎?

「以債為錨」機制失靈,中國偽中產自保救命

阿波羅網林億報導/今年以來,中國經濟的各種問題集中爆發,社會危機四伏,中國會南美化或者非洲化嗎?中國人民應該何去何從呢?

署名推特「老蠻頻道」的推特帳號寫道,地產泡沫坍塌,地產公司債務爆雷,銀行和基金信託業等痛苦不堪。地方政府收入隨之銳減。房地產業近年來貢獻了財政四成的收入,財政根本無法承受現在賣地收入及相關上下遊行業稅收爆減的後果,於是城投債連續爆雷。

結婚人數和出生人數在六年內腰斬。

老百姓消費能力劇烈下降,耐用消費品市場劇烈萎縮。但是生活必需品價格還在猛烈上升。滯脹格局形成。

中外關係劇烈惡化。出口受阻,外商投資受阻,境內的外資加速出逃。

適格借款人消失。「以債為錨」的人民幣發行機制失靈,印鈔機想開也開不動了,只剩下憑空印錢、無錨印錢這一條路。

政府對以上困局束手無策,於是口號救市,還被大家看穿了。

中共國內外交困,如果各種問題疊加積聚,引發整個社會崩潰,最可憐的還是我們普通老百姓。

阿波羅網評論員楊旭表示,中國目前面臨的經濟危機、社會危機、政治危機和極有可能發生的軍事危機,以及連鎖反應造成的金融危機,讓人民幣即將在危機集中爆發之時,暴露出廢紙的本相,也正威脅著億萬普通人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被中共國的各種宣傳蒙在鼓裡的偽中產真底層們,就算在這場亂局中幸運地保住了性命,也難免資產歸零,老無所依。

現在的中國人沒有為危機的到來做任何準備,無論是心理上的還是物理上的。

有網友描述了自己想像中的中國經濟崩潰場景。

「朝廷一定會命令央行加大印鈔,並命令4大銀行不顧一切的幫助房企及國企,崩潰前一定是物價飛漲,人民幣狂貶,而4大銀行也面臨倒閉。」

「運氣好一點就是南美化,像海地、阿根廷、敘利亞。政權在什麼也幹不了。運氣差便非洲化。政權內部本身也經常內戰。各派系組合也是貌合神離。「

還有網友調侃了中共領導人習近平對中共邪黨的愚鈍和無知。

「事物的發展總是要經歷成住壞空四個階段,只是時間長短而已。感謝總加速師成功縮短了壽命數。」

」習是中毒最深的邪黨粉紅,痴迷中共邪黨毛的權力和戰天鬥地的狂妄,但如唐吉柯德面對的情況一樣,一切都變了,一百多年的殘殺歷史已被世人看穿,剩下的只是驚天的業債,成了過街老鼠,他的奮鬥和夢想成了中共邪教迴光返照的原形畢露,其餘看清邪黨回歸善良的人有福了,還在跑追它的一個也跑不了!「

也有網友為中國人的麻木緩頰。

」不是中國人心理沒準備!而是環境讓他們麻痹!想想吧!媒體一家姓,只有正能量!網絡將所有不符合當局意思的貼全刪掉,沒有了新聞,只剩下宣傳,民眾如何得到危機的警報。「

」不是沒人相信,而是無能為力,普通人現在都是在如何保住工作,子女,健康問題,已經無暇他顧,而且也沒有一個好的方向,因為大多數人,不是專業的知識分子,心裡清楚也是無能為力,或者乾脆任其自然。「

暴跌59%!中國樓市陷入螺旋式下降,潛在購房者靜待房價下跌,惡性循環來了?

中國房地產市場不斷加深的低迷使北京政策制定者重振經濟增長的努力複雜化。中國已經在與高失業率、出口下降和通貨緊縮環境作鬥爭。信用評級公司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周五在一份報告中說,購房者對房地產行業的厭惡情緒加劇,也可能削弱政府穩定房地產銷售的任何潛在支持措施的效果。

「並不是他們不想買房。他們有購買需求,但他們只是在等待,」中國一家國有開發商的銷售經理嚴松生(音)在談到他的客戶時說。

兩年來,中國房地產市場一直處於螺旋式下降狀態。據一家私營行業跟蹤機構中國房地產信息集團稱,上個月,中國最大的100家房地產開發商銷售了相當於490億美元的新房,這是三年來最低的月度金額。與6月份和去年同期相比,銷量下降了三分之一,較2021年7月則減少了59%。

(圖源:中國房地產信息集團)

最近的下降幅度仍然令人驚訝。碧桂園7月份的合同銷售額較上年同期暴跌60%,降幅遠超過去幾個月。

經濟學家說,購房者的觀望態度令人擔憂,因為這可能會延後房地產市場的復甦,從而延後中國經濟的復甦。中國還陷入了通貨緊縮,如果不斷下降的消費者價格使人們期望在一系列商品上花更少的錢,這可能是有害的。

仲量聯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龐溟說,在房地產市場好轉之前,購房者幾乎沒有採取行動的動力。「房價跌得越多,人們就越失去信心。信心喪失得越多,人們購買的可能性就越小。」

24歲的王濤(音)是安徽省合肥市的一名房地產經紀人。他說,他的許多客戶都在等待一個能顯示市場走向的指標。「他們告訴我,現在的價格不穩定,你不知道它會漲還是會跌。因此,他們寧願保持靜止,以應對不斷變化的環境。」

通脹下,美國家庭每月支出比兩年前多709元

美國的通貨膨脹對家庭支出產生了滾雪球效應。據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與兩年前相比,典型的美國家庭,在7月份購買相同商品和服務的支出增加了709美元。

這一數字凸顯了高通脹對消費者財務狀況的影響。穆迪分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贊迪(Mark Zandi)在前推特平台X上發表文章說:「過去兩年多的高通脹對經濟造成了巨大傷害。」

周五(8月11日),他在給CNN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支出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住房成本的激增。此外,家庭在食品雜貨、車輛購買、維護和保險,以及有線電視等娛樂服務方面的支出也有所增加。

美國人的工資雖然在過去兩年中有所增長,但增長幅度不及生活成本的增加。據統計,通脹調整後的美國家庭實際收入,仍停留在2019年底的水平。

全民抓間諜讓外商唯恐避之不及,中國公布24條欲挽救外資

中國國務院周日發布『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資力度』24條政策措施,包括支持外商投資在華設立研發中心,承擔重大科研攻關項目;保障外商投資企業國民待遇、加強外商投資保護,以及為外資企業外籍高管、技術人員及家屬提供入出境及停居留便利等24條措施。

不過,北京急於挽救外資救經濟的舉措與今年以來實施的一些政策似乎自相矛盾,根據中國歐盟商會六月份公布的一項調查,受中國監管措施、政治化因素影響,歐洲企業對中國營商環境信心大幅下降,四分之三的企業重新考慮過供應鏈策略,其中12%表明已將部分業務撤出中國。

中國『對外關係法』以及修訂的『反間諜法』7月1日生效後,美國當局建議公民「重新考慮」是否前往中國旅行,以避免中共當局任意執法、禁止出境及錯誤拘留的風險。

美聯社的報導指出,由於投資信心隨著中國新修訂的反間諜法擴大對「間諜活動」的定義範圍及其他挑戰而暴跌,外國公司紛紛將投資及在亞洲的總部撤離中國。

路透社報導,中國有關間諜行為的定義寬泛模糊引發了美國警覺,美國表示,外國公司在中國有可能因為從事正常的商業活動而受到懲罰。

華爾街日報日前援引曾多次去中國,但現在不想去了的波士頓的商業顧問凱利表示,「現在中國把自己描繪成一個非常反西方,特別是反美的國家,讓我很不安。」

為去中國投資提供諮詢服務的律師事務所Harris Bricken合伙人哈里斯也對華爾街日報表示,中國最近對西方盡職調查公司和其他公司進行調查的事件,包括對貝恩公司(Bain& Co.)等全球諮詢公司突擊搜查造成恐怖效應,「除非迫不得已,否則人們不會前往中國」。

外國人真的不來了!上海入境旅客大減6成,星媒長文:又貴又麻煩

新加坡《聯合早報》10日刊登的一篇評論文章指出,由於辦簽證麻煩、網絡管制、地緣政治緊張加劇與門票貴等因素,以致入境上海的外籍遊客數驟降63%。

根據《聯合早報》這篇「杜能建:中國入境遊客大跌背後的思考」,作者杜能建是在上海工作的新加坡人,經實地觀察撰寫分析文指出,按上海市觀光局官網,從上海口岸和其他口岸入境上海的境外旅遊人數,今年6月比2019年疫情前降57%,其中外籍旅客入境更降63%。

他舉例,湖南省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是電影「阿凡達」的取景點,但今年截至5月中旬,這裡的海外遊客僅2萬5600人次,而2019年前5個月已達50萬人次,與此同時,新加坡入境旅客數已恢復至疫情前的90%。

杜能建探究入境中國外籍遊客數驟降的原因指出,過去幾年中國和西方主要國家,落入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強對抗,這種情緒蔓延到民間,加上中國政府官員頻爆醜聞損及中國國際形象,以致遊客卻步。

他說,俄烏戰爭戰火仍熾,中美之間的直飛航班仍低於疫情前,簽證也是個障礙,大部分國家來中國旅遊須要辦簽證,耗時又費成本。

他說,中國九寨溝門票更高達每人220元人民幣,觀光車還得付90元人民幣,而美國的黃石國家公園門票每輛車25美元(約797元台幣),而且7天內可以隨意進出,不限乘坐人數。

杜能建指出,中國地方政府涸澤而漁的定價策略,拉低中國旅遊市場的吸引力,這也是中國旅遊市場常年逆差近千億美元的主因。

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 吳莉亞  來源:阿波羅網林億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815/1941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