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中國城市和企業將2023年定為「投資中國年」,但諷刺的是一係數字包括外商直接投資創新低、進出口數據疲弱、以至訪華旅客大跌98%,均反映廿多年靠外來投資推動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今天的中國正與世界全面脫軌,被美國施加資金流入限制,甚至形成「天下圍中」的格局,象徵中國經濟由盛轉衰。而同樣被外國納入制裁對象的香港,亦捲入這個百年一見的地緣政治衝突風眼,成為中國「命運共同體」。
美國總統拜登上周發布的一項行政命令雖然看似只是針對具有軍事、監控和網絡功能的關鍵尖端技術,但實則意在重新安排美國資本和專業技術的流向,使其遠離美國最大的全球競爭對手。他對美國企業發出明確信號:引導投資遠離中國。
即使川普年代將中國企業列入黑名單,禁止向中國輸出敏感科技產品,但美國過去從未嘗試過對流入中國的投資進行這樣的限制。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十年來,美國一直鼓勵美國投資者加深與中國經濟的聯繫,認為這是擴大兩國之間相互依存關係的一種方式,這將逐漸使北京融入西方經濟,迫使它按照西方的規則行事。
然而,美國政府近年來的評估得出的結論是,對新技術和合資企業的投資助長了中國的軍事和情報收集能力,因此新規定限制對華投資的行政命令不僅涉及資本的流動,也包括相關的專業知識。
受到今次禁令最直接的影響是風險投資公司,他們曾經大舉湧入中國,儘管今次禁令沒有追溯力,但對那些先前已全力押注中國的風投機構來說,這項行政令可能限制對現有投資組合中的公司進行再投資,同時有可能損害投資回報。風投公司可能需要出售在中國的股份,因為如果有中國敞口,越來越多的基金合伙人就會開始說,他們不想投你的基金,這些公司將很難為自己的基金引入投資者或新的合伙人。
拜登選擇這個敏感時刻落實這項「天下圍中」的政策,時間點上不可能是巧合。華盛頓的最新舉措正值中國經濟面臨罕見的脆弱時刻:7月CPI呈現「通縮」、出口更創下了2020年2月以來的最大降幅,人民銀行公布7月貨幣數據,同樣出現斷崖式下跌,當中人民幣貸款創十四年新低,數據均反映內地復甦動力正在減弱。這個正是拜登形容中國是一個「計時炸彈」。
《經濟學人》則提出,美國希望削弱中國對敏感行業的控制,原因是出於一種不言而喻的動機,為對手可能入侵台灣做好準備。這種對華貿易「去風險」的嘗試,是白宮修正後外交政策的基石。
美對港策略與內地「一體化」,削弱香港金融中心
香港過去三年時間一直強調國家安全的重要性,甚至將《國安法》凌駕香港所有法例,結果是香港與內地越趨一國一制,甚至降格至等同內地城市。
美國政府近年接連出招限制對華技術輸出,有別於過去針對中國內地的行政命令或法規,今次指令將香港、澳門兩個特區,同時列入限制美國企業或個人投資關鍵技術的地區,顯示美方開始在關鍵政策對內地及港澳特區分野進一步減少,甚至「一體化」,這也可以說是「求仁得仁」。
美國前總統川普2020年以行政命令取消美國《香港政策法》下將香港視為有別於中國內地的「特殊待遇」,當時影響出口管制及香港貨品入口標示等範疇,包括不能再標韱「香港製造」。到去年十月,美國商務部宣布限制將高端電腦及半導體技術出口至中國,已自動適用於香港。
過去香港商界不能再以「香港製造」作為輸美標籤,事後證明除了個別鐘錶或皮草行業有一定影響外,整體對香港經濟影響相當輕微。不過今次禁令首度限制美國企業對華新投資,特別是限制金融交易包括股權權益。特區政府近年積極發展科技相關產業,人工智慧是重要領域,相信今次禁令尤其影響未上市、仍在集資擴充業務的初創企業。
過去美國政府針對內地及香港敏感科企的「禁投」行動早有先例,港產人工智慧「獨角獸」的商湯科技於2021年12月招股期間突遭美國財政部列入軍工相關企業禁投名單,被迫叫停招股及退票,需要刊發補充招股章程後重新招股。
可以預見是部分風險投資及私募基金因為未必能分清有關投資是否屬限制之下,為免承擔政治後果,或會對中國及香港市場泛科技類投資一刀切。儘管香港建制派眾口一辭,稱禁令涵蓋範圍比預期收窄,主要影響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企業,而非科企本身,但在投資層面,香港上市企業如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甚至是車企比亞迪都有涉足AI技術,會否因而令私募基金和投資者有戒心,減少內地投資?雖然禁令不具追溯力,但將來這些企業還是否可以向股東和私募基金獲取新的投資?
禁令對香港政府剛起步的「搶人材、搶企業」的計劃亦可能有深遠影響,按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披露過去一年,局方已接觸130間創科企業,其中25間具代表性的企業,已經或準備設籍香港。不過局長孫東亦承認,美國有關限制可能會短期影響香港在相關領域的海外投資,亦對特區「搶人才」及「搶企業」帶來困難。
而為了吸引外企繞過美國的禁令,孫東披露政府正研究以補貼吸引企業來港,相信這會為特區政府儲備打開一個「缺口」,未來恐怕更多納稅人金錢會以此為理由,流入一些被補貼的科技企業,破壞香港的公平競爭環境,甚至形成「私相授受」的政府及企業文化。
更值得留意是,國家商務部指出,美方的限制嚴重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中方將「保留採取措施的權利」。眼下特區政府的對外關係完全是緊跟中央路線,那麼問題來了:一旦中國真的進行反制,包括「以眼還眼」禁止國內資金投資美國的科技及人工智慧領域,那麼同樣作為被禁制的香港會否跟隨?基金日後能否投資美國的科技行業包括微軟、Google甚至英偉達、高通這些核心科技行業?這很可能影響香港一直引以自豪、作為全球資金進出最自由的金融中心地位,但試問一句官員夠膽向中央說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