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這是好消息嗎?習或甩鍋 危險至極

—當心得非所願(BE CAREFUL WHAT YOU WISH FOR)

左翼旗艦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馬克斯·布特(MAX BOOT)分析:

過去十年來,美國人一直被中國崛起的陰影所籠罩。我們擔心中國經濟會摧毀美國的就業機會,擔心中國軍隊會將美國捲入一場台海戰爭。現在又有證據表明,中國的經濟正在停滯不前——而且這些問題不可能消失,因為中國的人口正在迅速老齡化和減少。「中國世紀」(Chinese century)可能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這應該是好消息,是嗎?不要這麼快下結論。

過去二十年來,中國一直是全球經濟的主要驅動力。中國商品的進口使美國消費者的物價保持在較低水平,並且,中國對美國國債的購買,使美國購房者的利率保持在低於本來的水平。工作崗位流失到中國的現象在2010年左右結束,而與中國貿易相關的新工作崗位的創造仍在繼續。2021年,美國對中國的商品和服務出口達到1920億美元,為美國創造了100多萬個就業崗位。難怪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L. Yellen)警告說,中國當前的經濟放緩是美國經濟的一個「風險因素」。

還有地緣政治風險。儘管從修昔底德(Thucydides)時代以來,傳統觀點就認為我們應該警惕正在崛起的修正主義大國,但歷史記錄表明,走向衰落的修正主義大國可能更加危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哈爾·布蘭德斯(Hal Brands)指出,德國正是在「對即將衰落的恐懼所導致的極度悲觀」中發動了一戰和二戰。最近,俄羅斯這個處於人口死亡漩渦中的國家發動了對烏克蘭的入侵,希望奪回失去的帝國榮耀。

中國經濟放緩可能導致習近平推行更加專制和好戰的政策——甚至入侵台灣——以遏制國內日益高漲的不滿情緒,並將民眾的憤怒引向外部敵人。負責東亞地區的前美國國家情報官員保羅·希爾(Paul Heer)警告說,美國的出口管制政策和關稅正在製造一個方便的替罪羊,讓習近平可以把中國的經濟困境歸咎於美國。「我們不應該對中國經濟放緩感到欣慰,」希爾對我說:「因為這很可能會加劇中國國內的緊張局勢和問題,這對美國或美中關係來說從來都不是一件好事。」

總之,對待中國經濟困境的跡象,我們應「當心得非所願」。一個衰落的中國可能比崛起的中國更危險。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華盛頓郵報TheWashingtonPost 翻譯仁者樂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830/1947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