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構造地震的秘密揭曉!為什麼地球表面會突然震動?如何預防和應對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你正坐在家裡看電視,突然感覺到地面在晃動,桌子上的杯子在搖晃,牆上的畫框在搖擺,甚至還聽到一些嘎嘎的聲音?你可能會驚慌失措,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其實,這就是地震。

地震是地球表面或表面下的振動造成的地面震動。它們可以由很多原因引起,比如地殼運動、火山活動、隕石撞擊、人為活動等。但是最常見和最危險的是構造地震,就是因為地殼在板塊運動過程中,互相碰撞或拉扯,累積了很多應力,當應力超過了岩石能承受的極限時,岩石就會斷裂或錯動,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形成地震波,讓地面發生震動。

地震波就像水裡扔石頭產生的漣漪一樣,在地球內部和表面向四周傳播。根據傳播方式和速度的不同,地震波可以分為三種:實體波、面波和尾波。實體波又分為P波和S波,P波是縱波,就像聲音一樣,在固體和液體中都能傳播,速度最快;S波是橫波,就像繩子上的波一樣,在固體中才能傳播,速度較慢。面波是指沿著地球表面傳播的波,它們由實體波轉換而來,振幅較大,破壞力較強。尾波是指在地球內部反射和折射後到達測點的實體波。

我們怎麼知道地震有多大呢?我們有兩個指標來衡量:震級和烈度。震級表示地震釋放出來的能量大小,用芮氏規模或矩震級來表示;烈度表示地震在某個地點造成的震動程度,用麥加利烈度或中國烈度來表示。兩者之間有一定的關係,但並不完全相同,因為烈度還受到距離、地質條件、建築結構等因素的影響。

其實,並不是全世界都會發生地震的。地震主要集中在三個頻繁發生地震的「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占80%)、從地中海一路向東延伸至喜馬拉雅山區和印尼的歐亞地震帶、位於各大洋洋中脊的洋中脊地震帶。這些地區都是板塊相互作用的邊界或內部活動斷裂帶所在。

我們都知道地震很可怕,它們常常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並引發火災、水災、海嘯、滑坡等次生災害。歷史上有很多慘痛的例子,比如1556年發生在中國明朝陝西的嘉靖大地震(死亡45萬人)、1976年發生在中國河北唐山的唐山大地震(死亡24萬人)、2004年發生在印度洋沿岸國家的印度洋大海嘯(死亡23萬人)、2008年發生在中國四川汶川的汶川大地震(死亡8.7萬人)等。

那麼我們能不能預測到什麼時候會發生地震呢?很遺憾,目前科技水平還無法準確預測地震的到來,未來也很難實現這一目標。所謂成功預測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或偶然。對於地震,我們更應該做的是提高建築抗震等級、做好防禦準備、學習應急知識、增強自救能力、參與救援行動等。

當我們遭遇到突如其來的地震時,我們應該怎麼辦呢?這裡給出一些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如果你在室內,請迅速找到一個結實且能遮擋掉落物品的物體下面躲藏(如桌子、床鋪等),用手保護好頭部,並緊握住物體以防被甩出去;不要盲目跑向門窗或陽台;不要乘坐電梯或樓梯;不要靠近玻璃窗戶或易爆物品。

如果你在室外,請迅速遠離高樓大廈、廣告牌、電線桿等可能倒塌或掉落物品,並找一個空曠安全的場所停留;不要靠近山坡或河岸以防滑坡或洪水;不要進入橋樑或隧道等結構物。

如果你在公共場所,請保持冷靜,並聽從工作人員或志願者的指揮;不要擁擠或推搡;不要盲目跟隨人群;不要亂扔垃圾或障礙物。

如果你在交通工具上,請按照司機或乘務員的指示行事;如果有安全帶,請系好安全帶;如果沒有安全帶,請用手抓住固定物,並保護好頭部。

如果你在海邊,請立即遠離海岸,並向高處逃跑;不要試圖觀看海浪或拍攝視頻;不要返回海邊拾取遺留物品。

地震過後,請檢查自己和周圍人是否受傷,並及時進行簡單包紮或施救;如果有條件,請打開收音機或手機收聽災情和救援信息;如果有餘力,請參與志願救援活動,並與他人互相幫助。

我們應該對待自然災害保持警惕和尊重,並做好防範和應對措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奇趣魅麗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917/1954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