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這4種「隱形暴力」才是孩子叛逆不服管的根源

曾經看到這樣一個新聞,心裡百感交集。

青島一位16歲女孩,通過交友軟體認識一名男網友。

交流還不到一周的時間,男網友便邀請她一起去常州玩,她想都沒想,甚至連對方具體是誰也不知道,便決定赴約。

父母聽說之後堅決反對。

無奈女孩心意已決,直接拉黑父母,趁著夜色一個人悄悄出發。

當民警接到報案情況找到她時,她也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說話愛答不理,語氣冰冷。

看到她和父母之間發生的事情,實在無法想像:

一個即將成年的女孩,該有多狠心才決心拉黑父母,選擇連面都沒見過、也不了解的外人。

可能有人會跳出來指責她不懂事,叛逆不服管。

但,這完全是她的錯嗎?

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中一針見血指出:「孩子的任何一個表現,基本上就是父母的教育水準。」

很多時候,青春期孩子暴露出的任性、叛逆、冷漠,說到底,總能從他的家庭教育窺見端倪。

孩子是果,父母是因。

90%孩子的「叛逆」,不過是一種誤讀

試想一下,一個孩子抽菸,撒謊,打賞主播,讓別人冒充自己爸爸見老師,和同學鬧矛盾,欺負弟弟,是不是父母口中那個「叛逆」的孩子?

畢竟他每一樣都做不好,還跟父母對著幹,常常激怒父母,不讓人省心。

但事實是什麼呢?

熱播劇《加油!媽媽》中,從小知書達禮、乖巧聽話的「學霸」小夫,似乎一夜間完全變樣。

以前媽媽說什麼他聽什麼,學習也特別努力。

可看到父母把全副心思都放在體弱多病的弟弟身上,只會要求他好好讀書,他開始抗議。

故意逃掉補習班、隨意拿媽媽給的零花錢刷直播打賞,頂撞媽媽。

考試成績不理想,被同學挑釁幾句,氣到直接把對方的書扔掉。

到書店裡偷書,被老闆發現送到警察局,老闆念他年紀小長得乖巧,想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

而他卻一副「我就是不道歉」的傲氣樣,只想花錢解決,不想承認自己錯了。

這種種表現,讓媽媽實在不解:自己的兒子,怎麼就這樣了?根本管不了,也沒法管。

直到小夫在家裡燒全家福,不小心引發火災,大家才意識到:

原來他不是叛逆,是渴望被關注,不想父母只在意弟弟,也能多看看他。

《解碼青春期》中,作者結合自己曾經那段「反叛無比」的青春期經歷,寫下這樣一句話:

「當一個孩子不斷地推開他的父母,挑釁他的父母,不斷地做這個測試的時候,其實他就是想看看父母愛不愛自己。」

無論孩子多大,處在哪個階段,對他而言,最重要的始終是父母能不能看到自己。

只是父母太習慣用自己的方式和標準,用「聽不聽話」來判斷孩子「是否叛逆」。

結果不經意間,就給孩子套上「莫須有」的帽子。

沒有傷口的「隱形暴力」,正親手推開孩子

對大部分的父母來說,在「愛孩子」這件事上,自己排第二,就沒人第一。

事事為孩子著想,孩子一出問題就焦急如焚,只要能用錢解決的事也不會輕易推諉。

可有些教育,不打不罵卻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傷害,把孩子越推越遠,讓孩子變得更不願親近。

一位讀者寫信求助陳默教授,希望能得到錦囊妙計「救救」自己叛逆難管的兒子:

兒子剛上初一,什麼話都不肯聽。

叫他「趕緊去做作業」,他說「和你無關」;

叮囑他「把衣服穿上」,他說「我熱得很」;

還把房間門關得緊緊,掛個牌寫著「請勿打擾」。

看到兒子喜歡扎堆,怕他交到壞學生,提醒他「多和優秀的同學」在一起,兒子更是不聽。

無奈之下只好求助老公,希望多管管兒子讓他聽話。

可老公回來就是狠揍一頓,結果兒子態度更加惡劣,親子關係愈發緊張。

面對這位媽媽的困惑和擔心,陳默教授這樣分析:

青春期的孩子正處於叛逆期,這時候的教育最忌用指令性的語言。

因為他們本能地要長大,長大就是自主決定自己的事,不讓別人命令自己。

當聽到別人對他發命令時,他覺得是在打壓他的成長,他只會牴觸和反感,甚至以更消極的方式來應對父母的管教。

不是所有「愛」的教育,都能真正觸摸到孩子的心。

有些方式,在孩子已經成長為「小大人」的過程中早已不合時宜,需要及時調整過來。

如果還把孩子視為「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會」的小嬰兒,限制他、控制他,孩子務必學會對抗。

別忘了,孩子的問題,總有他成長的必要性。

所謂的「叛逆」,不過是他走向更獨立自我的必經階段。

如果父母不懂這一點,教育錯了,才是真正惡化了問題,毀掉孩子的成長。

拒絕這4種「隱形暴力」,青春期沒有叛逆

著名育兒專家史蒂夫·比達爾夫在《養育女孩》裡寫過這樣一個故事:

女孩吉納維芙在15歲時,收到喜歡男生的約會邀請。

因為不知道怎麼面對,所以主動跟媽媽表達自己的困惑和感受:對方想要進一步發展,自己該怎麼辦。

媽媽聽聞後,沒有驚慌,也沒有對她指指點點,而是試圖掌控局面引導她:

「聽起來你還沒有準備好和對方發生性關係,你還不希望你們的關係進入這個狀態?」

知道她為自己總是拒絕對方而有點擔心和忐忑,媽媽又陪她一同探討如何才能讓對方明白自己的感受和希望。

在媽媽看來,雖然情感上不允許她這么小就陷入安全失控的處境,但也理解她想和異性保持友誼的願望,所以一直謹慎並妥善處理她的困擾。

不久後,她意識到男孩的不軌意圖,便果斷分手。

就這樣,孩子青春期最容易爆發的問題之一,全都悄無聲息解決了。

對於孩子而言,需要的是父母的尊重、接納和指導,而不是簡單粗暴的自以為是。

想要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減少「叛逆」,父母一定要不斷調整自己,拒絕這4種「隱形暴力」。

1、滿口大道理

和孩子相處多了不難發現,只要父母開始講道理嘮叨,孩子就耷拉著頭,一臉不屑,捂住耳朵不願聽。

大道理,對青春期孩子真起不到什麼作用,甚至引發反感。

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

孩子在受刺激過多、過強、過久的情況下,會產生極度不耐煩或叛逆的反應,只想逃離。

所以不要想著法子對孩子嘮叨,道理越多,越有可能壓垮孩子的內心。

2、總說「都是為了你」

有一次,親子教育專家董進宇博士現場提問參加講座的父母們,結果發現超過90%曾對孩子說過「都是為了你」。

他表示,父母說這樣一句話時,孩子的壓力會很大,內心的愧疚感會很強。

因為「都是為了你」背後隱藏的是父母對孩子的期待和要求,如果孩子達不到,會自責,甚至自殘、自殺。

所以不要用這樣的條件,來綁架孩子的成長。

既然愛孩子,就請接納孩子的選擇,讓他多一份自由和自在,做自己想做的事,選自己想走的路。

3、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

《P.E.T父母效能訓練》中說:「父母擁有權威不是問題,使用權威才是問題。」

不少父母面對孩子時,總覺得自己吃的鹽比孩子吃的飯多,所以更有話事權,孩子要順從和聽話。

然而,命令、挑剔、訓斥、質疑,完全忽略孩子的感受,只會讓孩子不願溝通下去。

好的親子關係,應該是父母放低姿態,和孩子保持同頻。

平等、尊重,像對待朋友一樣和孩子建立關係,才能促進和孩子之間的情感連接。

4、習慣打擊

《心理訪談》的33歲女孩范成金,大學畢業後在家啃老10年,不願走出去。

她問題的成因,跟父母從小的打擊式教育有關。

喜歡畫畫,父母只會批評她,「有啥用啊,有用嗎?看書去!」

做飯不小心水放多了,父母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指責。

自卑到沒辦法開口說話了,父母還是各種冷嘲熱諷,「你將來成事了我給你跪下。」

請記住,打擊不是教育,嚴厲不等於嚴苛。

真正能祝福孩子,給孩子帶來改變和更新的,是父母的肯定和鼓勵。

中國教育科學院做過一項調查:哪些家庭因素對孩子成績影響比較大?

結果顯示:父母情緒越正向,子女成績優秀比例越高。

許多學霸家庭,不是光靠給孩子打雞血,「逼」孩子學習。

更多是先從父母做起,不斷提升自己,保持情緒平和,以身作則示範給孩子看。

如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所說: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想要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說話的語氣和方式。」

有些話,對孩子毫無意義和幫助,永遠都不要對孩子說。

只有在孩子日漸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用和善、溫柔、鼓勵和慈悲的話語給孩子滋養,才能真正造福他的後半生。

而孩子,也會在即將離開父母走向未來的前面十幾年,敬愛父母、親近父母,成為父母的榮耀。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新東方家庭教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919/195579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