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中國與美國的戰爭首先是經濟戰,然後是技術戰,現又變成了法律戰」 - 法國世界報

布魯塞爾自由大學佩雷爾曼法律哲學中心的法學家伊莎貝爾·馮(Isabelle Feng)周五在法國《世界報》論壇欄目發表文章寫道,「中國與美國的戰爭首先是經濟戰,然後是技術戰,現在又變成了法律戰」。她強調,北京冒著嚇跑西方公司的風險,也要強加自己的法律標準。

伊莎貝爾·馮首先寫道,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於9月1日通過了《外國國家豁免法》。這樣,從2024年1月1日起,中國的法院就可以起訴外國國家了。官方的新聞稿稱,這部新法律是促進「以習近平思想為指導的法治國家」的重要一步。伊莎貝爾·馮表示,中國與美國的戰爭,首先是經濟戰,隨後是技術戰,現在又變成了法律戰。對商界來說,這一切不是沒有影響的。

伊莎貝爾·馮繼續寫道,2月26日,中共中央和中國政府鄭重地聯合印發了《新時代如何加強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習近平的名字無處不在的這份文件表示,「憲政」、「三權分立」、「司法獨立」都是西方的「錯誤思想」。這份文件還表示,中國必須建設自己的「帶有紅色基因」的馬克思主義法律秩序,弘揚「浸潤著習近平思想的法治理論」。中國政府還下令在2035年之前建立「有中國特色」的全球法律秩序……

北京當局不想只是在中國的境內實施其帶著「中國製造」標籤的法律。中共敦促法學界加強國際交流,增強「有中國特色的法治理論在海外的敘事力和影響力」。但是,或許是出於羞恥心……或許是出于謹慎吧,中國學者似乎不願意通過翻譯來與西方同行分享他們對習主席法律精神的學習成果。兩所最負盛名的大學——清華和北大的法學院在其中文網頁上聲稱正在研究習近平的法治理論。但是,在它們的英文網站上,卻就此隻字不提……

重新管控

伊莎貝爾·馮指出,2001年之後,投入全球化潮流的中國,接受了與民主有著內在聯繫的美歐法治概念,國內外法學界人士對中國的法治發展紛紛表現出相當的熱情。

2003年,法國啟動了一項雄心勃勃的法律合作計劃,要「在法國培訓一百名中國法官」。2012年,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史蒂芬·布雷耶在其訪華期間,很高興地向商業雜誌《財新》解釋美國的憲法。

但是此後,中共逐漸在法律的各個方面重新開始管控。從2012年開始,律師在宣誓時必須宣誓效忠中共。2017年1月,當習近平在達沃斯論壇上討論自由貿易時,中國最高法院院長宣稱,司法獨立是「西方國家鍾愛的錯誤觀念」。

北京當局喜歡宣稱自己尊重互利互惠的原則,以便在外國人那裡炫耀自己的法律。但是,當極權國家判定外國法律的基礎是「錯誤」的時候,「互利互惠」還有什麼意義呢?依據美國法律,小米、微信或TikTok等中國公司都已經在美國的法院挑戰白宮的決定並贏得了訴訟,可是,在中國的外國公司卻必須要服從政府的指令。

「去風險」策略

伊莎貝爾·馮繼續寫道,2021年9月,華為財務總監孟晚舟在承認了自己被指控的事實、與美國政府達成協議後,獲准從溫哥華返回中國。孟晚舟感謝法官和加拿大政府尊重「法治」。與此同時,北京為報復孟晚舟被拘捕而拘留的兩名加拿大公民卻經歷了另一種有中國特色的加拿大認為是「任意的」法治。

中國最近在數據和安全方面所採取的法律措施正在促使那些在華營運的外國公司改變策略。中國歐盟商會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2023年接受調查的公司中,超過四分之一的公司選擇了將中國業務與母公司業務進行分拆。

布魯塞爾和華盛頓倡導的「去風險」戰略(減少對北京的經濟依賴)開始被重視。6月份,美國投資基金紅杉資本和中國分公司分離了。在過去的十五年裡,紅杉資本投資了1200多家中國公司,包括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等。

8月8日,輪到大成律師事務所退出中國市場了,提及的理由是一黨制國家「監管環境的演變」。2015年,這家英國律師事務所宣布與中國同行大成合併,在「東西方聯合」的框架下,成為從員工人數來說是全球最大的律師事務所。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RFI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924/1957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