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萬花筒 > 正文

真正厲害的人,都很會「帶病生活」

「內向又社恐,一直是我的問題。」

好友露露上周發來這樣一句話,接著又向我講述了她的經歷,頗為感慨。

不久前她參加了一次公司組織的跨部門團建,聚會上極具反差的兩種「畫風」讓她不得其解:

一邊是健談的同事在舉杯敬酒、有說有笑,與他人打成一片;一邊是不善言談的同事,沉默地吃著小零食、低頭玩手機,略顯侷促。

她實在想不通:為什麼有人在社交中能自來熟,而自己卻窘迫得想逃,表現得格格不入。

為消除社恐,她之後還強迫自己參加各種活動,即便興致不高。

在此過程中,朋友沒交到幾個,體驗感反而很差,她仿若困在了「失友焦慮」中,而今不知如何是好。

聽完後,突然想起一句話:「一個人最大的問題,是無法放過自己。」

有時怕被說不合群,就假裝外向;無法接受不完美,就為難自己。

我們總說「問題太多」,其實是沒學會「帶病生活」。改變不了就與之共存,又有什麼大不了呢?

和自己較勁的人,有多「心累」?

生活中,不乏這樣的場景:

早早計劃好一天的安排,但落到實處不僅啥也沒幹成,還感到身心俱疲,只剩嘆息;

出門想看個電影,卻懊惱連一身穿搭都搞不定,怕這被人說太土,怕那被人說風格怪異;

有時渴望改變糟糕的狀態,可還沒行動就陷入了一輪新的心理焦慮……

更讓人淚崩的是:敏感且內耗,不僅沒把問題解決,最後還成了問題的「囚徒」,進行自我貶低。

張國榮生前拍的電影《異度空間》中的心理醫生阿占是如此,《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也是這般。

前者因女友自殺深陷痛苦,試圖用壓抑和遺忘走出創傷,卻失去了愛人的能力;後者因原生家庭的陰影,以致過度自卑,在忍讓與自傷中走向墮落。

正如莎士比亞所言:「一個人思慮太多,就會失去做人的樂趣。」

越是和自己較勁,越難放眼未來;當你學會放下,反而會發現當下的美好。

想起當當網的創始人俞渝,曾在一次採訪中被問道:「你最不自信的地方是哪兒?」

她說:「長相。」

因為「容貌焦慮」,她很長一段時間裡深陷自卑:出門前會搭配幾套衣服,再三從鏡子中確認是否得體,卻依然不滿意。

與彼時從容大方的狀態相比,她前後氣質上差距甚大。

問及原因,俞渝這般回復道:「放棄成為不可能成為的人,然後全然接受自己。」

的確,人生路漫漫,有追求是好事,但於己過於苛刻,就會作繭自縛,越活越累。

網絡上曾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成功了,你是leader;失敗了,那你就是loser。

可凡事無法面面俱到,全力以赴過,本就是一種勝利。

倘若你陷入了「完美主義」的怪圈,還請接受那個真實的自己,告訴它:

「你已經做得足夠好了,心若簡單,世界也就簡單了。」

接受無能為力,比追求完美更值得

不久前重溫電影《美麗心靈》,再看天才數學家納什的故事,而今有了另一番感慨。

年少時覺得納什不幸,他在博弈論和微分幾何學上頗有建樹,但他也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時常會被「幻覺」困擾:

發病時,三個被妄想出來的人,會影響他的判斷與社交。

這對於深耕學術研究的納什來說,是致命打擊。

醫生建議他進行藥物干預,但副作用會讓他的天才特質消失。

權衡之下,即便醫生直言「無人能憑藉毅力戰勝精神分裂症」,但納什還是毅然選擇與疾病共生:

沉浸於科研,不去理睬那些「人」。

平時有陌生人前來拜訪,他也會先詢問學生,是否能看見對方,避免與「幻象」交談的尷尬。

長此以往,納什也早已習慣了那三個「人」的存在,還從哲學角度解釋道:「他們是我的過去,其實每個人都被過去所纏繞。」

所以當他站到諾貝爾領獎台上時,有人發出感慨:「他是『病人',但勇氣讓他戰勝自己,已然是醫學『奇蹟'。」

是啊,人無完人,得到終會伴隨著失去,正如納什不惜與「病」同在,換得在數學領域的成就那般。

對於平凡的你我而言,亦是如此。

不能改變的事,就隨它去;無法繞開的問題,就與之同在。

「人生本無常,一切皆塵埃。」有時,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解決」。

人生的意義,不在於事事圓滿。

允許自己不完美,即便生活有殘缺,那也會成為光照進生命的裂痕。

有時,接受無能為力,比追求完美更值得。

真正的成熟,是懂得「帶病生活」

脫口秀演員李雪琴說:「要允許北大畢業的一些人沒那麼大的本事。」

短短一句話,戳中無數人軟肋:繁華中的各種條條框框,就像套索一樣,給人空間卻不得自由。

三年前的李雪琴,每天就在這般掙扎中度過。

從北大畢業,卻當了不被人看好的脫口秀演員,前往紐約大學深造,又因抑鬱症復發而肄業。

有人喜歡她率真坦誠,也有人罵她是以「喪」樹人設博流量,網絡輿論一度讓她自我否定。

直至她開始接受自己的「喪」,允許自己當「廢物」,那些困擾才隨之而散。

很贊同一句話:「沒有一種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強烈,也沒有一個法官比我們自己更嚴苛。」

問題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畫地為牢。

我想,一個人懂得「帶病生活」,方才是真正的成熟。以下三個方法,助你與「問題」和解。

1.情緒節能,拒絕精神內耗

痛苦並非不請自來,大多是主觀臆斷形成:

糾結於他人無意的言語,會增加心理負擔;凡事還沒發生,就設想無果的結局而內耗;心中事越裝越多,精神上的弦也越崩越緊。

若是為此困擾,不妨試著讓生活鬆弛些,面對得失好壞保持鈍感力,也許你會發現:

戒掉玻璃心後,除了情緒愈發穩定,處事也會愈加從容。

2.露出傷疤,無條件接納自己

知乎上看到有人問:「如果等我們變得很優秀,再去談戀愛,還來得及嗎?」

高贊回答說:「當我們發自內心不接納自己時,也很難收穫愛情。」

仔細想想,的確如此。

我們不敢露出身上的「傷疤」:脾氣有點大,工作不穩定,顏值不夠高……如此種種,皆是塵封內心的鐐銬。

待準備好所有,當初所愛之人真的還會在原地等待嗎?

大抵不會。常聽到有做情感諮詢的朋友感慨:「世間情感,會敗給歲月,亦會敗給等待。」

是啊,學不會袒露,只想著癒合後再開始,不免會遺憾與錯過。

就像一句話所言:「接納是成長的動力,而排斥則是摧毀的開始。」

露出傷疤,接納自己後,所遇皆是美好。

3.找到「恢復壁龕」,為自己賦能

心理學上,有個「恢復壁龕」的概念,指的是讓人恢復能量的地方。

由此延伸,若是感到身心俱疲,不妨試著換個地方給自己充電。

譬如,不在喧囂處刻意壓制不安,而是尋得一處安靜踱步;不參加超負荷的社交,而是選擇獨處沉澱。

如此,遠比流於形式的合群更難得。

想想那些徹夜難眠的日子,是執於一念的見證;還有那些跨不過的坎,藏著自己無法釋懷的意難平。

年歲漸長,才後知後覺:遺憾也是饋贈,些許心事被複雜化了,就是自擾,倒不如接受。

就像作家萊恩說的:「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可以理解,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卻都是問題。」

置於繁華中,難得糊塗;帶著問題生活,才是智慧。

願你我在平凡的點滴中擁有不凡的生活態度,與優秀的自己不期而遇。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讀者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0927/1958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