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葉克飛:《辛德勒的名單》被差評圍攻: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反對什麼

作者:

這兩天,電影史上的經典反戰名作《辛德勒的名單》在B站上被瘋狂打差評,評分一度低至4.1分。而在豆瓣上,也有大量新的一星差評湧入,但作為曾有一百多萬人評價過的經典之作,目前的評分仍然保持在9.5分。

許多朋友都在慨嘆世事之變,認為「新一代小將」再度誕生。我倒是仍然心存樂觀,因為這種極端反人類的行為,註定不會是全部,而且即使喧囂一時,也不可能持久。這些瘋狂打差評的人們當然是危險可怕的,因為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麼,也不清楚自己的立場,但正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麼,所以最終也不可能戰勝邏輯和常識。

今年是《辛德勒的名單》上映三十周年,它是史上最偉大的商業片之一,不但在1993年獲得3億美元的全球票房佳績,也被視為展現人性光輝的作品。

故事的主角是身在波蘭的德國人辛德勒,二戰時期僱傭了一千多名猶太人在其工廠工作,幫助他們避免被屠殺的厄運。

多年前,我曾遊走於波蘭克拉科夫的卡齊米日街區,這裡是《辛德勒的名單》的主要取景地,也是當年猶太人遭遇屠殺的悲傷之地。二戰後,這片曾經繁榮的街區幾乎變成空城,但是我探訪時,它已經迸發出勃勃生機。史匹柏的電影給了它重生的契機,但這並不是主要因素。歷史建築的修復,各種林立的商業,所依託的是人,是永遠無法被消滅的韌性,還有對美的尊重。只有真正熟悉歷史的人,才能懂得這種韌性和美的可貴。

1974年,辛德勒去世,遺體被安葬在耶路撒冷的錫安山,是唯一得以安葬於此的前納粹黨成員。二戰時期的他曾說:「我覺得猶太民族正在遭到毀滅。我對此別無選擇,必須幫助他們。」這一切都冒著巨大的風險,但善良和勇敢讓辛德勒戰勝了恐懼。

在中國社會,討論國際衝突其實是門檻太高的事情,儘管連公園老大爺都能說上一天。這是因為大多數人的歷史知識和邏輯能力都不足以實現思考,更不要說亂七八糟的信息源了,撕裂也是必然。但每個人都應該有基本價值觀和正常人性,這是底線。

反法西斯是二戰的主旋律,也是正義,更是文明世界的準則。像希特勒這樣的歷史人物,早已蓋棺論定,不是可以用所謂辯證法去「有好有不好」式評價的。可在現實中,許多人因為現實的傾向而遷怒於歷史,甚至有人發出「當年希特勒不給力,沒把猶太人殺光」的反人類言論,這已經不是單純的無知,而是徹骨的惡。

《辛德勒的名單》作為經典電影,無論是主題還是藝術性,早已經受了時代與審美的一次次考驗。它也早已超越猶太人和二戰這一層面,直面人類的道德困境,呼喚個體責任和獨立思考。無視作品本身、僅憑個人好惡對之打差評的行為,只算是單純的發泄,也讓自己站在了世界的對立面。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百家號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022/1968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