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到了晚年,要把存款告訴子女嗎?一位70歲老人的回答很現實

人們總是說「歲月不饒人」,時間的殘酷總是在一個人老了的時候,才暴露的格外明顯,到了晚年,人再也沒有以前的活力,很容易犯錯辦一些糊塗事兒,其中有個問題很讓老人頭疼,那就是是否該信任子女,將自己的積蓄有多少告訴他們。

關於這個問題,在網上有相當多的討論,經過一段時間的辯論,大致形成了兩種截然相反的論調,一種認為需要告訴子女,另一種則表示不能告訴子女。

認為需要告訴子女的人表示:「老人忘性大,還容易被騙,手裡拿太多錢不好。」而反對這一觀點的人則認為:「讓子女知道以後,他們肯定會頻繁伸手要錢。」

其實,無論這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都有它一定的道理,而在眾多說法中,一位70歲老人的回答讓我印象深刻,聽上去扎心卻也非常現實。

01

關於老人的故事

張阿姨今年70歲,生有一兒和一女,女兒稍大一些已經出嫁到外地,兒子小一些大學畢業後一直在城裡工作,老伴幾年前因病去世,自己退休後靠著養老金在老家生活,雖然孤單倒也能自給自足。

為了能讓兒女們都過上好日子,張阿姨當初將自己幾十年的積蓄拿出來,給女兒陪嫁了十多萬的汽車,給兒子在城裡買房付了首付,可以說沒有特別偏向哪個子女,自己也沒有留下積蓄。

某天,張阿姨突然發現自己原本還算利索的腿腳,突然變得僵硬不聽使喚,就去醫院檢查了一下,醫生懷疑是血栓,需要去大醫院進一步檢查。

於是張阿姨先給城裡的兒子打電話說了這件事,希望兒子可以陪自己去大醫院檢查一下,沒想到兒子聽到以後,只說自己在出差很忙沒時間去,並且表示自己身上沒錢,去了醫院也沒辦法付醫藥費和住院費。

張阿姨只好打電話給外地的女兒,沒想到女兒也表示自己在家帶孩子回不去,只是轉給自己一千塊錢,讓張阿姨自己去醫院檢查,張阿姨表示錢可能不夠,沒想到女兒甩了一句:「讓你兒子給你錢啊,你不是把錢都給他了麼?」

張阿姨放下電話,只覺得自己的心都涼了,給兒子買房付了首付,還時不時幫他還房貸,結果兒子成了「月光族」,從來不攢錢,更不知道感恩自己。給女兒買了車做陪嫁,女兒卻不以為然,只覺得自己把錢都給兒子花了,認為自己偏心。

自己的積蓄一分錢沒留給自己,全給了兒女,結果他們一句關心自己的話都沒有,只關心他們自己的利益。

錢,真是檢驗任何感情最好的試金石,它可以讓人看清一切,有時候,在金錢面前,親情真的是一文不值。

02

別用金錢考驗人心

很多人都以為子女和自己是最親密的血緣關係,或認為「血濃於水」,或篤信「養兒防老」,可是在現實中,金錢對於人的誘惑力真的是太大了,即使父母曾經為了子女任勞任怨,不計回報的付出,真到了利益分配的那天,又有多少人記得這些?

賭王何鴻燊有4個老婆,17個子女,2011年他個人的財富就達到了700億港幣(約204億人民幣),按理說他這麼有錢,子女們隨便分一點家產就夠一輩子榮華富貴了,然而各房太太和子女們無數次對簿公堂,撕得頭破碎流,直到賭王去世後,關於他財產的劃分也沒有結果。

在金錢的誘惑下,人心往往經不住考驗,因為人的貪慾很容易被利益激發,這種情感會讓人喪失理智,變得自私和貪婪,金錢面前,沒有什麼善者,如果有,只是價碼的問題。

山田宗樹曾說:「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人,但是真正美好的相遇少之又少。」

毫無保留地掏心掏肺,最後受傷的只會是自己,哪怕是最可靠的親情也是如此。

03

給自己留一些保障沒錯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寫道:「錢是好東西,它能使人不再心慌,並且叫人產生自信。」

不得不說,錢的確是一個人最好的安全感,有了它就可以讓人對生活充滿了勇氣和希望,讓人在困難面前有了對抗的底氣,老人在晚年時尤其需要它。

關於晚年積蓄是否要告訴子女,每個人所處的環境各不相同,給出的答案必然也是不同的,這世界也不是非黑即白,如果認為子女可靠孝順,全部告訴他們絕非不可,如果家庭糾紛複雜,給自己有所保留也無可厚非。

老人留一些錢當做晚年生活的保障,趁自己還沒老眼昏花的時候,將積蓄合理的分配是沒錯的。生活中,既要相信親情的可貴,也要看到現實的殘酷,這才是一種智慧。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藝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023/1969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