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超級避險行動

11月7日,中國外匯局官網更新了中國的黃金儲備數據,截至10月末的官方儲備資產中,黃金儲備報7120萬盎司,較上月增加74萬盎司。

這意味著中共官方黃金儲備已經連續12個月增加,從2022年10月底的6264萬盎司,至2023年10月底的7120萬盎司,累計增持黃金856萬盎司。

近年來中國大舉增加黃金儲備,本質是一種戰略性的避險行動。

在全球化時期尤其是蘇聯解體之後,由於生產要素可以在全球進行合理配置,讓全球的生產效率不斷提高、通脹率不斷下滑,參考下圖,蘇聯解體之後美元的通脹進入了步步走低的態勢,這種態勢一直持續到疫情爆發之前。

通脹不斷走低就意味著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美元、歐元、日元等的價值更穩定,包括中國在內的開發中國家就更加傾向於以美元、歐元、日元等為儲備貨幣以支撐自己的貨幣體系,這就讓黃金的地位不斷下滑,甚至被很多人認為是「無用的商品」。

全球化推動美元、歐元、日元通脹率下降,自然可以讓人們的生活更加安定,但也時時刻刻刺激著人類與生俱來的貪婪,讓很多國家不斷使用貨幣超發的手段來解決本國社會和經濟的各種問題,比如美國使用美元超發來應對次貸危機、疫情危機,也用來應對美國政府日漸失控的財政赤字;歐洲央行用貨幣超發來應對歐債危機和疫情危機,也為義大利等歐豬國家的高債務提供支持;日本用日元超發來應對日本經濟失去的二十年,等等,貨幣超發已經成為這些國家最重要的「支柱產業」,用於解決本社會的所有問題。當然也有很多國家「曲線救國」,通過貨幣超發來刺激房地產泡沫、進而實現超額的財政收入以應對一些列的經濟和社會問題。

中國,超級避險行動

這就讓經濟增長與貨幣發行之間逐漸產生了嚴重的錯配,次貸危機之後美國的經濟總量只增長70%左右,但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卻膨脹了大約10倍,見下圖,由於美聯儲主要以美債為美元發行的保證金,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超級膨脹的背後就意味著美國政府債務的超級膨脹。

中國,超級避險行動

中國,超級避險行動

在全球化的低通脹、低利率時期,債務成本很低,美國政府的債務壓力較小,可全球化逆轉、尤其是對抗與戰爭時期到來之後,通脹上漲就會刺激美元的利率快速走高,美國政府的債務成本就開始急劇上升,美債和美元的信用水平就會下降,大量儲備了美債、美元的非美國家就要面臨是否避險的客觀問題。

高通脹、高利率階段到來,國債和貨幣的信用下降然後產生避險需求的過程可以用日本來說明。

日本政府的負債率大約為240%,一旦通脹和利率快速走高日本政府的債務成本就會加速上漲,隨著債務成本逐漸加大,就讓日本政府可支配的財政收入加速萎縮,讓政府失去執政能力和軍備能力。只要人類社會還需要政府、還需要國防,這種情形顯然就是絕不准許的。為了避免出現這種可怕的前景,所以,日本央行採取壓制日本國債收益率的手段降低日本政府的債務成本、讓日本政府有能力繼續執政並推進軍備活動,這就導致日債和日元的信用水平急劇下降,持有日元和日債的危險就開始集中釋放。從2019年開始日本金價開始飆升,這就是日元和日債風險急劇釋放的過程,參考下面的兩張圖。

中國,超級避險行動

中國,超級避險行動

日元和日債就在演示美元美債、歐元歐債的未來,大家只是半斤和八兩的差別。繼標普和惠譽調低美債信用評級之後,上周末穆迪也調低了美債的信用評級,至此三大評級公司都已經調低美債的信用,從長期來說,這很可能是美元美債複製日元日債走勢的起步階段。由於中國央行前些年持有大量的美元美債、歐元歐債、日元日債等外幣財產,就需要從日元日債開始陸續進行避險行動。所以,中國增持黃金減少日元日債、美元美債、歐元歐債等外幣資產實際就是一個國家的避險行動,這是一種國家戰略,這個過程很可能需要持續很長的時間。

增持黃金也是為了應對未來的信用緊縮。

在全球化時期,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等外幣都具有比較穩定的信用,都可以用於國際清算。當這些貨幣的信用風險開始集中釋放之時,用他們進行國際清算的過程中就會遭遇不菲的損失,讓這些外幣進行國際結算的能力下降,也讓國際市場上出現信用緊縮。此時黃金用於國際清算的優越性就會上升,中國通過外幣在國際市場上或用本幣在國內市場上增持黃金就可以增強自己未來進行國際清算的能力,以應對未來必然出現的信用緊縮。

增持黃金是為了給本幣建立新的錨。

改開之後,中國通過用人民幣購買美元,讓美元成為人民幣發行之錨,這就是美元本位制。

在這個過程中,國內的企業通過人民幣進行要素投入生產出商品,商品出口之後換回美元,美元交給外管局,然後外管局將對應的人民幣交給企業,這就實現了通過人民幣「購買」美元的過程,美元就成了人民幣之錨。

中國,超級避險行動

資料圖

可當美元美債、歐元歐債、日元日債等外幣資產面臨信用風險之時,上述操作就面臨信用風險。要注意的是美元、歐元、日元等貨幣是美國、歐元區、日本的主權貨幣,是地球上以國家或地區為單位的「局域」貨幣,既然這些「局域」貨幣面臨信用風險,就需要回歸地球貨幣——地球上所有人和國家都接受的貨幣——黃金,通過人民幣在內部或通過外幣在外部購買黃金,就可以用黃金支撐本幣的信用,實現人民幣發行之錨的轉換,這也是一種避險行動——儘量避免外幣遭遇信用風險時將風險感染給本幣。

所以,中國央行連續增持黃金,就是一種戰略性的避險行動,避免外幣遭遇信用風險時讓自己遭遇嚴重的損失,也儘量避免外幣遭遇信用風險時將風險感染給本幣,也是為了應對未來國際市場上信用緊縮的需求。

這種避險行動從技術上是非常及時的,但最終還需要聚焦貨幣的根本——如何通過法制來嚴格本幣的發行機制,用公開、透明、法制的方式來守護本幣的信用,這才是最終的核心。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如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121/1980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