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中國疫情再升溫 各地醫院調集醫護支援 北京醫院凌晨1點依然人山人海

—中國疫情再度升溫 各地醫院調集醫護支援

作者:

近日,中國疫情再度升溫,兒童患者激增,多地醫院調集醫護人員支援。圖為2023年11月21日,北京兒童醫院爆滿的情景。(視頻截圖)

*

近日,中國疫情再度升溫,多種病毒疊加感染,兒童發熱患者激增,多家醫院調集其他科室醫護人員來支援。今年年初,中共無預警放開防疫管控,疫情全面大爆發,各地醫療系統瀕臨崩潰,許多醫院骨科、婦科都改成呼吸科,收治染疫患者。

兒童發燒患者激增 各地醫院調集醫護支援

最近,中國各地出現支原體肺炎、甲流、新冠病毒等疊加感染,天津兒童醫院單日門診量已突破1萬人次,引發輿論震驚。天津其他醫院也同樣爆滿。

11月21日,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發布消息稱,為應對兒科就診高峰,該院領導24小時實崗帶班,調動全院具備兒科診療資質的醫師支援兒科門診,開通門診打點滴通道,增加醫護人員配置。

該院兒科全員停休,科室主任及副主任每日夜班在崗,增加兒科急診出診點位,兒科門診出診時間延長至晚上8點。

北京多家醫院也人滿為患,北京兒童醫院當日掛號人數超過2千,凌晨1點依然人山人海。

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11月17日發文稱,該院兒科就診量持續居高不下,日門診量在550-650人次之間,較往年同期上升30%-50%。該院已從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呼吸與危重症等科室抽調高年資醫生,支援兒科夜間門急診,專門負責打點滴複診患兒。

遼寧瀋陽也出現醫院爆滿的情況,北部戰區總醫院11月22日發文稱,連日來,兒科門診「爆滿」,每日接診量已達到900餘人次,每天都是「滿床」狀態,醫護人員24小時處於滿負荷運轉狀態。兒科科室已啟動應急預案,動態調整出診醫生,增加病房床位數,安排病房護士支援門診。

山東青島婦女兒童醫院國際部11月21日發文稱,為了應對激增的兒童患者就診量,國際部已從各個科室調配人手到兒科門診增援。

甘肅定西市第二人民醫院22日發文表示,自10月底以來,該院兒科門診、住院患兒持續增多,兒科病區新增20餘張病床,仍然「一床難求」,整個兒科處於超負荷運行狀態。醫護人員平均工作時長在10個小時以上,好多醫護的孩子也都生著病。

吉林梅河口市中心醫院微信公眾號11月21日發文稱,隨著兒童患者數量激增,兒科門急診運轉壓力非常大,現已增援兒科3名醫生、7名護士,增加兒科門診3個診室、兒科急診1個診室,門診增援2名醫生。

浙大兒院急診科主治醫師陳丹近日告訴「醫學界」,10月份浙大兒院門診量比去年同期增長逾9萬人,相當於每天多了3000餘名病人。「年初新冠疫情結束後就趕上流感,流感剛好轉肺炎支原體又起來了,持續到現在,一整年沒消停過。」

許多醫護人員在社交媒體透露醫院的真實情況,「抬頭晚風已微醺」22日發微博稱:「昨晚的值班醫護忙得一整晚沒合眼。拯救她們的是滿床,患兒去呼吸科了。今早交班,跟大家說我們除了甲乙流、合胞病毒、腺病毒、支原體感染也都來了。休息時間一定要注意好休息,也不要著急看病人啥也不戴,這樣很容易中招。」

(微博截圖)

遼寧一名護士21日在社交媒體發貼文說,現在醫院的情況和去年年底疫情剛剛放開的時候一樣,她所在醫院的兒科爆滿,大批醫護人員感染,她的科室12人,9人發燒。同事在疫情時買的試劑盒,測試顯示2條紅線,她驚呼:「流感、支原體、新冠全部都趕在一起了,太嚇人了!」

(網絡截圖)

中國疫情全面爆發骨科婦科都改成呼吸科

去年年底,中國疫情全面大爆發,染疫人數暴增,各地醫院幾乎崩潰,被迫把骨科、婦科、皮膚科等其它科室改為「呼吸科」。有醫生說,在疫情下,「呼吸科支援重症區,其它科支援呼吸科」,已成為了很多二三級醫院醫生的日常。

有視頻顯示,婦產科里躺著染疫的男病人,兒科門診也都是老頭、老太太,所有醫護都在學呼吸機和心率監測儀器的使用,醫生帶病上崗,咳嗽的比病人還厲害。

有網友表示:「現在醫院所有科室醫生都只看一種病——新冠。」

(記者羅婷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文慧)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123/1981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