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爾看到這樣一段話:「所有創業者都應該花點時間,研究別人是怎麼失敗的,因為成功的原因有千萬種,但失敗的原因就一兩個。」
類似的道理,古來有之:一失足成千古恨;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一步錯,步步錯。
讓一個人失敗的,有了一個小細節就夠了。並且一些小細節,會讓人毀掉之前所有的東西,真的不能不防。
每個人都希望成功,可是不把失敗搞懂,「成功」就是異想天開。
記住,一個人真正的厲害,是從「研究失敗」開始的。
01
研究別人的「失敗」,你就有了避坑指南。
印度有一位富豪,叫普雷姆吉。
他還未發跡之前,和父母一起過窮苦人的日子。
父親有一個教育人的習慣:孩子犯錯了,就關在小屋裡,認真反思。
父親還說:「不想犯同樣的錯誤,就去收集別人的錯誤,用來提醒自己。」
一件小事、一句話,讓普雷姆吉茅塞頓開。
普雷姆吉在史丹福大學讀書的時候,習慣性收集別人的錯誤,還被同學取笑為「陰險的人」。
父親意外過世,導致普雷姆吉輟學。
不過他很快出版了一本書《史丹福大學生存攻略》——把同學們的錯誤展示出來,並且分析一番,然後形成改正、避免錯誤的方法。
書賣得很火爆,他也成為了學校的名人。
在生意場上,普雷姆吉也會收集別人的錯誤,把別人的失敗,當成自己的墊腳石。
比方說,他的家鄉,人們靠種橡樹為生,而當地的土地呈現一片褐紅色,造成橡樹減產,人們很失望。
而他很快意識到,紅色的土可能是礦石,並迅速在鎮裡開設了第一家銅礦,賺到一大桶金。
美國《時代》周刊如此點評:「「敢為人先,他首先把紅土賣出黃金的價格,然後再告訴我們:比黃金更貴的是人的智慧。」
別人失敗了,為什麼失敗了?自己能否從中獲利?一系列的問題,搞明白了,就會發現財富的密碼,也會找到成功的門路。
科學家門捷列夫說過:「一個人要發現卓有成效的真理,需要千百萬個人在失敗的探索和悲慘的錯誤中毀掉自己的生命。」
首先,觀察別人的失敗,把細節看清楚,並且確實找到失敗的根源。就像普雷姆吉身邊那些種橡膠的村民一樣,他們不懂得土地的成分,也不知道土地的價值,因而失敗了。
然後,繪製別人失敗的線路圖,找到改事情結局的拐點。很多事情,是可以「峰迴路轉」的,但是一不留神就會錯過。別人錯過的拐點,恰好是你的成功的支撐點。
最後,思考改變結局的方法,不再走別人的老路。比方說,別人做發明實驗的時候,發現某樣材料不行,你就不要去嘗試了,顯得太多餘了。
研究別人的失敗,就是做「排除法」,但凡別人踩過的坑,自己都不要重蹈覆轍了。而是要繞開,尋找坦途。
02
研究自己的「失敗」,你就有了成功方法。
詩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把別人研究透了,自己不試一試,也是行不通的。畢竟,書本知識要轉換為實踐經驗,才能真正成就自己。
成功和失敗,是一對雙胞胎,會同時出現。
不管你多聰明,還是有可能失敗,並且成功之後,也可能堅持不了多久,無法實現預期的目標。
太多不確定的因素,讓我們摸不著頭腦,只能「活在當下」,相機而動。
作家明前茶寫過一個小故事。
他的同事老盛,當過兵,長期和鐵路打交道。因而練就了聞一聞,就知道枕木是什麼材料的本領。
白樺、白楊、松樹等,有不同的樹脂,散發的味道不一樣;野草、野花、野蕨的味道,大不一樣。
轉業之後,老盛做了報刊社的發行工作。因為鼻子靈敏,能夠發現報紙的油墨是濃了,還是淡了,能夠及時反饋,減少油墨的浪費。
可是老盛在城裡待久了,鼻子就不靈敏了,因為大街上的味道,太雜亂了。
為了保持鼻子的靈敏度,老盛去郊野,開墾一片土,種瓜果蔬菜。聞一聞自然的味道,老盛再一次擁有了「鼻子的特異功能」。
從故事裡可以得知,老盛是研究過「失敗」的:發現生活的環境,對鼻子的刺激太大;根據鼻子的特點,多尋找大自然的味道。
《道德經》裡說:「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勝人者有力,勝己者強。」
捫心自問,我們為什麼會失敗?
經驗不足、資本不夠、尋找幫助的力量太少、機遇把握不對、夫妻沒有同心、學歷太低、時間管理不科學、沒有當機立斷......總有一個原因,符合你的狀況。
厲害的人,一日三省吾身。
也就是說,每天都會回憶這一天的事情,發現失敗的苗頭,來日就改正,從而避免了失敗的缺口擴大,強化了細節的管控。
研究自己的失敗,有三個方法。
其一,記錄法,養成寫筆記的習慣,知道自己每天做了什麼,對錯都有痕跡。
其二,批評法,接受別人的批評,藉助別人的眼睛和智慧,修正自己的言行舉止。
其三,假設法,從事情的多面看,假設自己做什麼,又是什麼結局,從而形成多條路,並做出對的選擇。
總體來說,一個人躲過或者走過了失敗,持續守住了成功,那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人生哪有不精彩的呢?
03
別總是盯著「成功」,它只是一個結果而已。
我們需要搞懂的,是走向成功的過程,發現成功的秘訣,創造成功的方法。
當你知道,自己做的一切,註定不會失敗之後,那麼成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別找理由為自己辯解,要深挖根源,默默改正。
把失敗踩在腳下,努力走向成功。
把失敗放在手上,努力還是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