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最高層仍束手無策,中國經濟陷入惡性循環

如果不修復勞動力市場和消費者信心,中國很可能無法恢復國內房地產市場活力。但要改善消費者信心並提振勞動力市場,還有賴於更加健康的房地產行業。

除非中國政府能找到解決這一難題的方法,否則預計中國經濟的復甦會步履蹣跚、仍舊不盡人意。

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持續呈現出不均衡狀態。周四發布的中國11月份官方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點中要害:雖然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略有上升,但製造業和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都進一步下降,其中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甚至跌破50點的榮枯分水嶺,為今年以來首次。今年夏末短暫的較好增長勢頭似乎正失去動力。

對於製造業來說,部分問題來自外部,11月份新出口訂單分類指數下降0.5個點,至46.3,回落至7月份觸及的年內低點。

但特別是在服務業,新冠疫情時期消費者信心、借貸和就業前景的崩潰仍是經濟復甦的巨大障礙。

2021年末的房地產危機讓家庭遭受重擊,2022年的新冠動態清零封控措施更是雪上加霜,家庭尚未從這種殘酷的雙重打擊中恢復過來。住房和就業市場實際上遭受了重創,而住房是家庭財富的主要來源。

現在回過頭看,2021年底和2022年初的情況到底有多關鍵,已經愈發清晰。自2020年初以來,服務業就業一直處於滯後狀態,但在2021年初,建築業就業、家庭借貸和信心都曾一路高歌猛進。到2021年末,這三者都呈下降趨勢,然後在2022年初急劇下滑,當時中國政府對國內經濟大片領域實施封控,以抗擊上海等一些主要城市暴發的新冠疫情。

新冠疫情時期消費者信心、借貸和就業前景的崩潰仍是經濟復甦的巨大障礙。圖片來源:CFOTO/ZUMA PRESS

這種傷害一直揮之不去。自2021年9月以來,服務業和建築業PMI就業分項指數平均較之前五年均值分別低1.4和4.3個指數點。根據諮詢公司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的數據,2023年的名義家庭收入增長率僅為6%左右,而2017年至2019年以及2021年的年增長率約為9%。消費者信心和借貸水平仍遠低於新冠疫情前的趨勢。

原因有幾個,但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可以總結如下。只要勞動力市場仍深陷困境,而且家庭對房地產開發商的財務狀況也沒什麼信心,他們就不會願意借貸或買房。但是,除非房地產業復甦,否則勞動力市場將很難站穩腳跟,因為房地產業直接或間接地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不僅是建築工人,還有房地產經紀人、家具銷售商、卡車司機、工程師和其他許多崗位。

除非中國政府出面以某種方式大規模救助開發商,否則很難看出中國經濟能如何有效地擺脫這一困境。但這在政治上異常困難,因為過去幾年遏制樓市投機和開發商過度融資的理念一直是中國政府高呼的口號。

除非發生嚴重的金融崩潰,否則阻力最小的道路可能就是繼續緩慢前行。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華爾街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201/1985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