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數萬億美元資本踩踏逃離 習痛苦承受力已達頂峰

《日經亞洲》(Nikkei Asia)長文評論指出,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痛苦承受能力已達到頂峰,向開發商提供更多貸款只會讓問題進一步惡化,認為目前解決房地產危機的策略治標不治本。

隨招數萬億美元資本逃離,中國正重演美國20世紀80年代儲蓄和貸款災難。

隨著2024年的臨近,最緊迫的問題莫過於中國能否克服可能限制其長期經濟潛力的房地產危機。

近幾個月來,習近平團隊孜孜不倦地安撫投資者,稱他們將採取大膽行動修復房地產行業,房地產行業的貢獻率高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0%。

他們還試圖傳達這樣的信息,他們將加倍努力支持私營企業重新調整經濟增長引擎。

正如習近平9月份所說,中國正在醞釀以技術驅動的「新型工業化」。其理念是,綠色能源產品和其他面向未來的行業可以在產生經濟動力方面取代房地產。

一切都很好,但中國最近發出的信號卻發出了不同的基調。在2023年最後幾周,中國似乎正在加大力度敦促銀行支持陷入困境的房地產開發商。

報導提到,如果習近平團隊將這一努力與結構性舉措結合起來,將不良資產從開發商的資產負債表中剔除,那可能會很好。正如研究20世紀90年代日本不良貸款危機的學者所證實的那樣,這將是此時重要的一步。

儘管與中國今天的情況並不完全相似,但日本經歷的通貨緊縮恐慌是多年來治療其經濟創傷症狀的結果,而不是根本問題,很難不擔心習近平政府會加倍犯類似的錯誤。

誠然,習近平的核心圈子迫切希望改變主導全球媒體報導的破壞中國的敘事。周二(12月5日),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傳來了非常不受歡迎的消息,該公司將中國主權債券的前景從「穩定」下調至「負面」。

來源:Nikkei Asia

似乎也很明顯,隨招數萬億美元的資本逃離中國,習近平的痛苦承受能力已經達到了頂峰。但通過無休無止的救助、引發新一輪的銀行信貸和自上而下的政府旋轉來攪亂改革進程,只會讓中國的違約噩夢進一步惡化。

日本的教訓再次值得中共領導人注意,東京在2000年代初期轉向處置有毒貸款也是如此。

或者,如果習近平團隊想進一步回顧過去,它可以研究美國如何結束20世紀80年代的儲蓄和貸款災難。中國似乎不可避免地需要建立類似於美國用來收拾爛攤子的決議信託公司(Resolution Trust Corp.)結構。

相反,習近平的金融團隊正在加大對國有機構的壓力,以支持那些努力避免違約的開發商,並完成陷入停滯的公寓項目的建設。

正如摩根大通公司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警告的,這一「冒險之舉」「將在中期引發人們對國家服務風險和信用風險的擔憂」。

最近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及其同業在香港上市的股價下跌表明,利用金融機構來支持開發商可能不是一個好主意。

文章續指,就連習近平最近的人事選擇也讓觀察人士擔心,短期主義正在壓倒結構性改革。去年,習近平有條不紊地更換了團隊中的每一位高級經濟官員。現在政策的時代精神似乎也在發生變化。

研究公司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的克里斯多福·貝多(Christopher Beddor)在報告中寫道:「越來越明顯的是,優先事項正在從習近平第二任期對金融紀律和市場機制的偏好轉向更加優先考慮短期金融和經濟穩定。」

他補充道:「結果是政府對房地產支持的隱性保證變得更強。」

這裡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可能會對投資者的信心產生負面影響。

2015年夏天,習近平開創了一個至今仍在努力延續的先例。當時,上海股市直線下跌。投資者逐漸意識到,習近平2013年承諾讓市場力量在政策決策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承諾並未兌現,而且股價上漲也沒有與支持私營部門、提高透明度或加強公司治理的舉措相匹配。

中國公司圍著貨車轉,北京將大量國家資金投入市場,暫停了數千家公司的交易,停止了首次公開募股(IPO),並允許居民將自己的房屋作為保證金貸款的抵押品。它甚至推出了熱鬧的營銷活動,鼓勵人們購買股票,以此作為愛國主義的一種形式。

日媒評論稱:「這種治標不治本的做法一再上演,所有這些都解釋了為什麼再次整合國有部門工業聯合體來拯救世界可能會適得其反。」

野村經濟學家估計,開發商完成未完工預售房屋並穩定行業需要解3.2萬億元人民幣,約合4486億美元的現金缺口,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從黨的領導人的角度來看,這也很緊迫。

11月,中國最高立法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就家庭「恐慌預期」的後果發出警告。一些抵押貸款持有人已開始公開抗議。對緊張局勢將繼續損害經濟增長的擔憂解釋了為什麼救助房地產大亨已不再是一個禁忌。

最近幾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行長潘功勝發表講話支持支持大型房地產。監管機構正在散發一份大約50家開發商的名單,目標是提供融資支持。

有人可能會說,中國57萬億美元的銀行業現在有足夠的緩衝來支持這一關鍵部門。但這意味著,在習近平時代的第十一個年頭,中國仍然過於關注其問題的副作用,而未能解決根本原因。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FX168財經報社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207/1987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