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美國這州抵制中國學生?哪裡對中國留學生更好?

美國右翼勢力對中國越來越不友好,不論制定什麼樣的對外政策,首先針對的國家就包括中國。

佛州法律限制中國學生入讀研究生和博士後

紐約時報》12月15日報導,美國佛羅里達州出台法律,禁止佛羅里達州的公立大學招收來自中國、俄羅斯伊朗朝鮮、古巴、委內瑞拉敘利亞等七國的研究生和博士後,對本科生則不要發放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專業的錄取通知書。

這條法律指引,引發佛羅里達州所有公立大學的混亂,因為目前正是美國大學的招生季,究竟能不能發給中國學生的研究生和博士後的錄取通知書,正困擾著大學的老師們。

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也報導了佛羅里達公立大學不招收中國研究生和博士後的新聞。

佛羅里達州共有13所公立大學,包括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lorida State University)、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等。

據百度百科介紹,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創建於1851年,是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首府塔拉哈西市(Tallahassee),2023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全美最佳大學第53位。

佛羅里達大學位於蓋恩斯維爾(Gainesville)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美國大學協會成員之一,創建於1853年。佛羅里達大學被譽為公立常春藤,美國頂尖公立大學之一,位列《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2022美國最佳大學排名第28位。

該法律事實上早在2023年春季就由佛羅里達州州長、共和黨人羅恩·德桑蒂斯(Ron DeSantis)提出,並在議會通過。德桑蒂斯也是宣布參選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共和黨候選人之一。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2023年春天通過的這項法律措施,目的就是告誡佛羅里達公立大學不要接受來自中國、俄羅斯、伊朗、朝鮮、古巴、委內瑞拉和敘利亞七個國家的研究生和博士後,以及不接受來自這些國家的個人或學校資助的與佛羅里達公立大學的夥伴關係或合作協議等等。

The measure, passed this spring, restricts public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from「accepting grants from or participating in partnerships or agreements」 with individuals or schools from seven countries: China, Russia, Iran, North Korea, Cuba, Venezuela and Syria.

華人教授:佛州這操作會切斷美國的人才輸送渠道

佛羅里達大學生物信息學助理教授宋茜茜(Qianqian Song)說,最近幾天,有關佛羅里達州招生法律的文章被發布到中國社交媒體和主要新聞網站後,她收到了大量申請學生的詢問。

她表示,失去中國頂尖人才將對她的研究造成巨大打擊,她的研究是利用人工智慧算法來更好地了解並治療癌症等疾病。

之前,佛羅里達大學的教授們向領導層發出請願書,呼籲在招收國際研究人員方面制定更明確的指導,不能像現在這樣一刀裁,要分情況而定。

請願書稱,不收上述7國學生,這關係到佛羅里達大學「作為頂尖大學的地位」。

教師請願書稱,佛羅里達大學每年秋季招收來自中國等上述七國1000多名研究生,其中40%來自中國。

佛羅里達大學物理學教授理察·伍德達德表示:「我們許多最優秀的教師都來自中國。」伍德達德說,「中國學生是我們最好的研究生。」「如果不再有他們,我們的研究雖然說不會停止,但會傷害到我們自身。」

佛羅里達大學藥物化學系主任李姓教授很憤怒,他擔心限制來自中國等國家的國際學生,會切斷對美國全球科學主導地位至關重要的人才輸送渠道。

截至12月14日,已有300多名教職員工在請願書上簽字。

大學:政府已向院長和主任明確傳達該法律

然而,教師的請願沒用,教授的呼籲也沒用。

佛羅里達大學負責傳媒事務的副校長史蒂夫·奧蘭多(Steve Orlando)表示:「大學有義務遵守這一限制禁令,政府已向院長和中心主任明確傳達了該法律。」

「The university’s obligation is to comply with the restriction, and the administration has communicated the law clearly to deans and center directors,」 said Steve Orlando, associate vice president for communications at 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

法律並不禁止佛羅里達大學招收來自中國的本科學生,但研究生和博士生通常會有附帶的就業機會,通常以研究或教學助理職位的形式出現,所以佛羅里達州將其上升為是一種威脅。

然而,佛羅里達州這樣搞,恐怕本科生也不敢去,因為去了以後,會遭遇到當地政府和學校不同程度的歧視。

學者:佛州的做法是在散布恐懼,拿華裔當替罪羊

不僅是禁止中國留學生攻讀佛羅里達州公立大學的研究生和博士後,佛羅里達和德克薩斯等20多個州也頒布了限制中國人購買土地、建築物和房屋的法律。

有美國學者批評佛羅里達州的做法,稱此類政策對所謂國家安全威脅採取了簡單粗暴的做法,這樣會導致該州對華人和亞裔美國人更廣泛的歧視。

亞裔美國學者論壇執行董事吉塞拉·佩雷斯·草川表示,佛羅里達州的法律是「在該國散布恐懼,並把華裔美國移民和學生作為替罪羊」的又一個例子。

Gisela Perez Kusakawa,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Asian American Scholar Forum, said the Florida law was another example of the「fear-mongering and scapegoating of Chinese American immigrants and students in the country.」

其實,這已經不是佛羅里達州第一次搞事情了。早前佛羅里達州就曾以所謂「保護數據安全」為由,禁止TikTok(抖音海外版)、WeChat(微信海外版)和QQ等在該州使用。

澳大利亞移民改革,受影響最大的依然是中國留學生

不僅僅是美國一些州的公立大學不歡迎中國學生前往留學,現在連澳大利亞的中國留學生也難免躺槍。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12月14日報導,儘管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最近打擊「永久性臨時移民」(permanent temporary migrants),即打擊不是以真正學習為目的、以旅遊簽轉學生簽、再以學生簽轉工作簽,最終尋求留在澳大利亞的學生,但不少印度學生在這一輪打擊過程中可以豁免。

原因是12月13日,澳大利亞政府官員在印度德里向400多名教育代理說,澳大利亞前任總理莫里斯與印度簽署的澳印經濟合作和貿易協定依然優先。

澳大利亞此輪打擊「永久性臨時移民」,主要手段是靠提高簽證資格的英語語言要求,加強對學生簽證的申請審查,防止有人濫用學簽作為尋找工作的渠道,並最終留在澳大利亞。

印度媒體援引印度高級專員Philip Green的話說,「印度和澳洲在ECTA(Australia-India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Trade Agreement,澳印經濟合作和貿易協定)下達成的承諾,將在新的移民改革中得到維護」,即印度留學生不受此輪移民改革影響。

本來,此輪移民審查的重點是清理流入澳大利亞的非真正留學生,包括大量中國、印度、尼泊爾和巴基斯坦的學生簽證持有者,可能會受到最大衝擊,受衝擊的原因是,這些持有留學簽證的所謂畢業生,從事的工作是遠遠低於澳大利亞政府希望他們所做的工作,例如高科技類工作,但他們多數從事沒有技能性,或者技能性很低的工作,為的就是留下。

既然印度學生不受影響,最受影響的就剩中國學生、尼泊爾學生,以及巴斯斯坦學生。而尼泊爾和巴基斯坦學生,英語程度又好過中國學生,最終受影響更多的是中國學生。

在英國留學的體驗感是最好的

那英國的情況又如何?

英國大學向來深受中國留學生歡迎,例如,在南安普頓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的一些學院,有超過一半的海外學生都來自中國。

然而,英國一些政客也不想讓中國學生安靜地在英國學習。

2023年5月,英國的學生事務辦公室(Office for Students,OfS)向23家中國學生人數眾多的大學發信,警告他們要警惕過度依賴中國學生的風險。

此外,英國國會情報與安全委員會(Intelligence and Security Committee)在7月中發表報告指,學術界是中國施加政治影響力及經濟優勢的肥沃土壤,從而確保推進中國的國際敘事。

報告批評英國政府應對中國風險的策略不足,過於關注短期經濟效益而並非長期風險。

但,好在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反駁說,有關報告內容過時,政府展開調查時已更新對華策略,鑑於中國在世界事務中的重要性,英國將繼續與中國接觸,維護和創造開放、建設性、可預測和穩定關係的空間。

這樣看起來,目前,英國對待中國留學生的政策相對更友好,只是英國就業競爭激烈,中國留學生在畢業後相對沒那麼容易找到工作,這也是事實。

但無論如何,在英國留學的體驗感是最好的,無論是文化的多樣性,歷史的豐富性,社會的包容性和國家政策的穩定性上,以及連接歐洲的便利性上,都是適宜中國學生留學的。

責任編輯: 李冬琪  來源:英倫大叔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218/1992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