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我們生活在虛擬世界中?物理學家稱可用實驗證明

英國樸茨茅斯大學物理學副教授弗普森(Melvin Vopson)在他最新出版的專著中提出,我們只是先進的「虛擬世界」中的角色,他正在計劃用一項實驗來證明這一點。

弗普森的專著《現實重裝上陣:虛擬宇宙的科學案例》。據報導,弗普森在他9月出版的專著《現實重裝上陣:虛擬宇宙的科學案例》中提出了「虛擬世界」的假設。

他表示,該理論「本質上是推測性的」,因為它試圖回答哲學問題。不過,他正在計劃用一項實驗來證明自己的假設。

弗普森在實驗室接受採訪。

弗普森提出,現實世界提供了一些線索,表明我們只是先進的「虛擬世界」中的角色。

例如,他認為,光和聲的傳播速度是有限制的,這表明它們可能受「計算機處理器速度」的制約。

他表示,支配宇宙的物理定律也類似於計算機代碼,而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就像像素。

弗普森認為,宇宙中大量存在的對稱性是一種從未被解釋過的現象。

弗普森認為,最有說服力的線索之一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對稱性」,從蝴蝶到花朵、雪花和海星。

他表示,對稱無處不在,因為它是機器「呈現數字構造世界」的方式。

弗普森認為,宇宙中大量存在的對稱性(而非不對稱性)是一種從未被解釋過的現象。

當我們建造或設計東西時,我們必須使用最對稱的形狀來簡化過程。試想一下,用不是標準形狀的磚塊來建房子。

他表示,如果磚塊的形狀完全不規則,那麼建造幾乎是不可能的,或者要複雜得多。

他認為,我們在設計電腦程式或虛擬實境時也是如此,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率,最小化能源消耗或計算能力。

弗普森還提出,奇異而鮮為人知的量子力學世界表明,生命並不像看上去那樣。

他特別提到了量子糾纏,這是被愛因斯坦稱為「超距離幽靈作用」的奇特物理現象。

量子糾纏描述了兩個粒子及其特性在沒有物理接觸的情況下相互聯繫的現象。

這意味著兩個不同的粒子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可能相隔數千公里,卻能同時相互模仿。這與兩個人如何通過虛擬實境(VR)進行互動極為相似。

弗普森表示,量子糾纏允許兩個粒子詭異地連接在一起,如果操縱其中一個粒子,就會自動並立即操縱另一個粒子,無論它們相隔多遠,其效果似乎比光速還快。

不過,這可以用這樣一個事實來解釋——在虛擬實境代碼中,所有「位置」(點)距離中央處理器的距離應該大致相同。

因此,儘管我們可能認為兩個粒子相距數百萬光年,但如果它們是在模擬中產生的,就不會如此。

據悉,弗普森早先提出,信息是物質的固體、液體、氣體和等離子體四種狀態之外的第五種狀態。

這可能是他希望能證明我們生活在計算機模擬中的實驗的關鍵。

他希望在自己製造的設備中將基本粒子和「反粒子」撞擊在一起。

他表示,所有粒子都有「反」粒子,它們完全相同,但電荷相反。如果粒子在碰撞和湮滅時發出某種頻率的光,這將表明粒子中含有試圖逃逸的信息。如果粒子包含信息,這就表明我們的現實很可能是一個電腦程式——我們生活在一個虛擬世界中。

據悉,「虛擬世界」理論並非弗普森所獨有。

「虛擬世界」理論在不少知名人士中都很流行。

事實上,它在不少知名人士中都很流行,包括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

在2016年的一次會議上,馬斯克說,我們生活在「基礎現實」——真實宇宙而非模擬宇宙——中的概率是「億分之一」。

文/南都記者陳林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南方都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106/2000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