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心靈之燈 > 正文

4種小眾的能力,幫你更好地適應未來

未來的社會究竟需要什麼樣的能力?這已經是一個很老的話題,已經有許許多多討論了。但這其中,可能有一些是容易被人忽略的,或者不容易被注意到的。

我想跟你一起分享,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和實踐。

希望這4種小眾的能力,能夠給你一些啟發和思考。

1.將自我放大的能力

很多人經常問我: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接收信息越來越簡單,比如現在就已經有了AI文章總結、AI信息提煉、AI搜索……那麼,我們還有必要讀書學習嗎?

的確如此。從整個社會來講,我們的信息越來越豐富了,接觸和獲取信息的能力也越來越強了。許多信息被打包成更易於消化的產品,許多工具被開發出來幫我們「咀嚼」信息,整個社會對信息的利用率越來越高。

但這是針對整個社會而言。具體到個體,人與人之間的「知識差距」,只會隨著信息便利性的發展而進一步加劇。

原因很簡單:馬太效應是永遠存在的。如果一件工具被大範圍地使用,那麼一定是擁有更多資源和能力的人更能夠從中受益。

舉個簡單的例子:現階段AI已經十分流行,許多人都會用AI來獲取信息,但AI給出的結果往往是似是而非的,未必完全可靠。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能更好地從中獲益?是更懂得AI的人嗎?不是的。是知識面更廣,思維能力更強,懂得鑑別哪些信息有效、哪些信息無效的人。

AI的本質是一種工具,它並不能憑空為你創造知識,而只能基於你所知道、所了解的知識基礎上,「放大」你的視野。

同樣,隨著技術的發展,有許多低成本、低門檻的工具被發明出來,比如零代碼工具、建站工具、內容創作工具……什麼樣的人更能夠從中收益?是把這些工具用得很好的人嗎?

不是的。是那些具備「交叉知識領域」,懂得用戶思維、產品設計、內容創作、市場營銷、團隊管理、戰略思維……的人。

許多人容易把目光放在「硬技能」上,總想著要去掌握更多的工具、學習更多的技能……這些當然也沒錯,但實際上,更重要的可能是「軟技能」——也就是你的知識面。

如前文所說,工具本身只是一個「放大器」,它並不能獨立創造價值,而是放大你的價值——你的知識體系越全面,越能夠形成一套自己的系統,就越容易跟工具相結合,產出各種各樣的成果。

因此,面對著洶湧而來的信息革命,學習,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變得更加重要。

如何讓自己更好地適應未來?非常關鍵的一點在於:讓自己擁有更寬廣的知識面、更多的「知識觸點」,也就是在不同領域都有一定的理解和涉獵,能夠更好地將多個領域的知識交叉、串聯起來,結合工具的幫助去創造價值。

可以這樣理解:知識就像一張網,你涉獵的領域越多,能夠串聯起來的「交叉領域」越多,這張網就越龐大,它的「表面積」也就越大。那麼,能夠被工具所「放大」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我將其稱為「將自我放大的能力」。

所以,我的建議是:我們不但要學習,並且要更廣泛地學習,接觸更多的不同領域。不用追求非常精通(實際上也不現實),但最好什麼都懂一點,知道這個領域的範式和基本概念,擁有辨識這個領域信息是否可靠的能力,也擁有自學這個領域的能力。

不要局限於自己工作上的一畝三分地,也不要汲汲於去掌握、摸索新工具,而是多去了解涉獵諸如: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哲學,商業,管理學,IT,自然科學,數學,行為科學,認知科學……

知識是有網絡效應的。你涉獵的知識越廣泛,就越容易將它們聯繫起來,湧現出超越單科領域的整體性。

或許它們未必能夠在短期內為你提供足夠的回報,但長遠來看,它們將會是使你的能力被不斷放大的穩固根基。

2.習慣性動手的能力

我在去年的文章里,講過一件令我印象很深刻的事:

2023年2月,我寫了一篇講 ChatGPT的文章,裡面提到國外的一個案例:有人用 ChatGPT搭了一個「童年的自己」,並向她提問、跟她對話,尋求內心的答案。

3天後,在評論區里,有一位讀者興奮地告訴我:她按照我給的這個案例,自己試著動手搭建了一下,得到了非常好的反饋,也切實解決了自己的實際問題。

這位讀者的行動力令我驚嘆,同時也令我感到汗顏。因為我自己也無法做到像她這樣,看到一個有趣的想法就立刻動手去實現。

很多時候,一個優秀的人,或者一個在別人眼中「成功」的人,一定比別人懂得更多、認知更深刻嗎?不一定。很可能只是因為什麼呢?在每一個別人選擇「算了」「下次吧」「再看看」的關口,他都選擇了「動手做一做,讓我試試看」。

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系統的改變是需要引入外力的。我們日復一日重複著每天的生活,是不可能「自動」發生改變的。你覺得現在忙,不想去改變,那麼可能過了一年、兩年,你還是處於忙碌之中。難道就一直不去行動嗎?

有效的思維應該是:如果我想尋求改變,儘管我現在可能很忙、沒準備好、覺得它們不重要……但我始終可以為自己的生活騰出一點可能性,留出一個「接口」,讓我去動手嘗試一些新東西,探索一些新事物,看看能不能對我現有的系統起到一個「助推」的作用。

哪怕這點可能性只占你生活的5%、10%……它跟「完全不去做」,也是天壤之別。

如果你很忙,那麼可以先壓縮去動手行動的時間,哪怕把它壓到每天15分鐘、半小時也不要緊,重點是你要邁出去。慢慢來,一步步來。

如果你還沒準備好,那麼不妨一邊積累「已知」,一邊探索和試錯「未知」,在探索的過程中不斷調整,一步步去適應變化,找到新的契機。

我自己在堅持的一個策略就是:把生活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多數」,去做確定的事情,獲取確定的積累;另一部分是「少數」,去探索種種可能性,尋求變化可能帶給自己的機遇和收益。

這個思維脫胎自塔勒布的「槓鈴法則」,我自己把它叫做「15%可能性」:用85%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日常生活,積累優勢;剩下的15%則去做各種各樣的嘗試,去投入到不確定和未知之中,讓自己試錯。

你可以利用這15%的時間去做什麼呢?

了解這個世界正在發生什麼,別人在討論什麼;

思考這些變化可能會帶來什麼,分享自己的見解;

試著把自己想做的東西做出來,把自己的點子付諸行動;

看到一個有趣的方法,不妨立刻上手試一試;

寫下自己腦海中的問題,動手去探尋這些問題的答案;

認識更多的、不同的人,拓展自己的視野和思維方式……

不妨試試養成這麼一個習慣:一旦腦海中產生一個想法,第一直覺永遠是去問:我第一步該做什麼?

許多人會容易陷入「過度準備」的困境裡,容易對一個想法翻來覆去地想,去斟酌得失、權衡利弊……但正是在這種翻來覆去的考慮之中,很容易把它無限延期,最終不了了之。

不要多想,先邁出第一步再說。一旦你走出去,你的慣性就會驅動你一直把它做下去。

一旦把「動手試試」變成一種習慣,你可能會發現:原來我是能做出這麼多東西的,原來我也可以擁有這麼多的積累和成果。

3.忍受不一致的能力

大腦有一個底層的需求:維持一致。

簡單來說,當我們接收外界的新信息時,我們會期望:外界的新信息,跟我舊的、固有的預測框架是一致的。所以,我們會傾向於用舊的模式、舊的思維,去解讀外界的信息。

當我們腦子裡同時存在幾個觀念時,我們會期望:這些觀念之間是彼此一致、彼此相容的。否則,我們就會陷入「認知失調」,感到不適,必須去調整某個觀念,使其跟其他觀念達成一致。

這種對一致性的追求,是大腦的底層工作模式。在過去的百萬年裡面,它都是有用的——它能幫助我們建立一個穩定、持續的預測模型,從而更好地理解和處理外部事物。

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的時代一個最大的特徵,就是不確定性。一切都在急劇的變化當中,過往的常識,也許馬上就會被改變;昨天的路徑,也許明天就會有更好的替代。

在這種不確定的大環境下,有一種因素會被明顯放大。我把它叫做「內生的不一致」。

舉個例子:對小孩來說,世界上的人無非好人和壞人。但長大後,我們知道,這樣的分類是不完備的。每個人都是複雜的,都在依據自己的目的和習慣行事,經常會非理性。一個好人,當然也有可能做壞事——這就是一種「內生的不一致」。

這一點很好理解,但現實中,我們卻往往落入其他的陷阱。

比如:一個行業的形勢,究竟是好還是壞?一個決策究竟是對還是錯?一個業務,究竟是有益還是無益?——很多時候,這些問題都是無解的。因為它們可能既好又不好,有對的可能性也有錯的可能性,短期可能有益、但長期可能反而有害。

所以,為什麼公司做得好好的,突然要轉型?為什麼這個舉措以前都成功了,這次就不奏效?很多看似不合理的問題,其實往往都是內部各種複雜性相運動、博弈的結果。

這些,就是一個事物內生的不一致。如同你永遠沒辦法去定義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許多事物,你都要理解和接受:它們是可以同時具備、容納諸多看似矛盾的部分的。

因此,一個具備「忍受不一致能力」的人,最大的特徵是什麼呢?是能夠接受事物的複雜性和多面性,不會試圖用一個簡單的判斷去下定義,更無需試圖用邏輯去說服自己,去調整事物的矛盾和衝突,消除它們的不一致。

心理學家 Jacob Lomranz,在一篇2015年的論文中,把這種能力稱為「Aintegration」。什麼意思?就是「ain't integration」:能夠無須「整合」種種觀念和認知,任由它們獨立存在,彼此頡頏,互相牴牾。

想像一下:我們對各種事物的認知,都由許許多多塊碎片組成。大腦的需求,是把它們拼裝起來,整合起來,讓彼此間不留空隙、不留鋸齒——但具備「忍受不一致能力」的人,無需這樣做。

他們能夠接受:這個世界從本質上,就是矛盾、衝突、不協調的,無需拼湊出一個和諧的假象。好與不好,對與不對,都能共存,互不侵犯。

隨著未來科技的發展,這種「不一致」的現象會越來越突出和明顯。如果我們還抱持著追求一致的固有思維,那就很容易遭受到衝擊。

因此,不妨記住一點:我過去的知識可能會成為將來的阻礙,我對一樣事物的認知也可能是不全面、不正確的。永遠允許自出錯,也允許自己推翻和修補過去的自己。

4.高質量聆聽的能力

2023年,我寫了許多關於「聆聽」的內容,為什麼?原因在於: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職業,其重心會落在與人的溝通之上。越來越多的經驗、知識和競爭力,會集中在「人」身上。

我們的信息可能會被極大豐富,對信息的挖掘和利用也可能會高度發展,在這個前提下,我們作為人的主體性,其實不是被削弱,而是增強了。

換句話說,人的經驗、思維、智識,以及對外在世界和他人的影響和干預,將會居於更加重要的位置。

而包括AI在內,科技在一段時間內無法完全替代的,就是與人的相處。

因此,如何更好地跟人溝通,會是未來的一個重要課題。

整體來說,我在踐行的溝通原則和信條是這麼幾條:

1)讓認知共情和情感共情保持平衡。

這兩者無論哪一種蓋過了另一種,都是不好的。一個更好的皇台,是有意識地、主動地去平衡這兩者,做到大約50%:50%。

心理學家 Mark Davis把這種狀態叫做「移情關懷」(Empathic Concern)。簡單來說就是這樣:

先通過鏡像神經元獲取對方的狀態;

通過適當的情感共情,讓自己體驗到對方的感受;

用認知共情覆蓋情緒共情,思考對方需要什麼、我能夠為他提供什麼。

2)多聆聽,少評判,試著去理解和接納。

比如:

不要自作主張,而是多提具體問題;

不要妄加評論,而是表達鼓勵和關懷;

不要急於建議,而是提供支持和援助;

放下自己的表達欲和主導欲,而是尊重對方作為一個主體的自主性。

3)通過有效溝通,讓交流變成雙贏。

我在2018年提出過一個「溝通金字塔」,它由矽谷創業之父 Paul Graham的「反駁金字塔」調整而來。

↑這是 Paul Graham的「反駁金字塔」

↑這是我調整之後的「溝通金字塔」

這是我對自己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希望能夠做到「有效聆聽」的基本前提。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L先生說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126/2009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