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習首次搬出這5字釋放重要信號?外界一頭霧水

—蔡慎坤:又有新鮮漂亮話!習首次搬出這5字

作者:
當天下午還就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進行第十一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必須牢記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並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開年之際,中央政治局首次集體學習聚焦發展所謂新質生產力,不知道要釋放什麼重要信號,所謂新質生產力也讓外界一頭霧水。 

王赫:習近平政治上開始轉彎?

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31日開了一整天忙碌又緊張的會議,習近平全程參加。據官媒報導,這次會議審議了四份文件,包括一份政治局常委會聽取和研究人大常委會、國務院等五大機構黨組和中央書記處工作報告的綜合情況報告;另外兩份是審議《關於在全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總結報告》《關於鞏固拓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的意見》,後兩份報告看不出有什麼區別,但自己主持會議貫徹學習自己的理論和思想也實屬罕見! 

當天下午還就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進行第十一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必須牢記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並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開年之際,中央政治局首次集體學習聚焦發展所謂新質生產力,不知道要釋放什麼重要信號,所謂新質生產力也讓外界一頭霧水。 

至於輿論關注了好久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什麼時候召開,這次會議依然隻字不提。所謂三中全會,指的是每屆中央委員會的第三次全體會議,一般是在中央委員會成立隔年的秋冬之際舉行,聚焦經濟改革與發展,三中全會也曾在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發揮過重大影響力。眾所周知,1978年12月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序幕,在那次全會上,中共中央決定放棄以階級鬥爭為綱,將工作重心調整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1993年11月召開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也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總體目標具體化,通過《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制定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總體規劃。 

2013年11月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更是大力亮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旗幟,通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並制定60條改革任務,包括「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一度相當振奮人心。

 2023年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十周年,適逢中國走出三年大疫,重振經濟卻面臨重重困難挑戰,企業與民眾對前景感到迷茫、不少精英與資本「潤」出海外之際,社會各界期待通過召開一次震撼人心的三中全會,重振改革動能,將政治方向再次扭轉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也重新啟動10年前定下的「改革60條」,然而外界的這些期待,卻一次又一次落空。 

 

從某種意義來說,這是外界的一廂情願,已經徹底逆轉的政經路經不可能再回到10年前,習近平更不可能重走鄧小平的改革開放之路。有分析認為三中全會遲遲不開,是因為習近平尚未最後決定如何公平處理兩位副囯級的國務委員,外交部長秦剛和國防部長李尚福,以及火箭軍原司令李玉超,是否撤銷他們的中央委員資格等等,還有人猜測遲遲不開三中全會是在等待把夫人彭麗媛塞進政治局,這種說法顯然並沒有任何依據。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蔡慎坤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203/2013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