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是時候聊聊史上最眼瞎的一次諾貝爾獎

作者:

莫言事件出現了一個很尷尬的反轉,有人曬出了他曾經譏諷"公共知識分子"的一段視頻。也差不多就是今天為起訴莫言事件憤憤不平的那一類人。這個還算不上重點,最尷尬的地方在於,莫大大還以一種不失諂媚的腔調,歌頌了一把他小說里所描述的那個荒誕和苦難的時代。看了那段視頻之後,估計很多人已經很難把眼前這個猥瑣老頭,跟寫出《豐乳肥臀》與《蛙》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聯繫起來。而起訴莫言的毛星火之流,看過視頻之後,多半要就地原諒了吧。這也讓我想起魯迅先生曾經對中國文人的一些點評。當時諾委會成員來華,想物色一名文學獎提名人,於是順勢找上已然名聲顯赫的大先生。但是魯迅得知此事後,立馬寫信婉拒,理由是,他認為中國人尚不配諾貝爾獎。他在信中寫道:梁啓超不配,我自己也不配。瑞典那邊最好是不要理我們,若因為黃色臉皮人,就格外優待從寬,反而助漲了中國人的虛榮心,就真以為可以與國際上的大作家比肩了。那樣結果將會很壞……這就是魯迅拒諾獎的理由,其實2012年諾委會決定頒獎給莫言,也有"多元化"的考量一說。認為全世界各個國家都出過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亞洲的印度日本都拿過,作為十幾億人口的東方大國,也是時候拿一次了。當然,這個只是推測,文學本身就是極具爭議的東西,不像科學類獎項。那麼,莫言得諾獎到底有沒有政治加分呢?我認為是有的,這從頒獎典禮上評委的獻詞中就可以看出。"莫言是個詩人,他扯下了程式化的宣傳海報,讓個人在芸芸眾生中凸顯而出。莫言用譏諷和嘲弄的手法向歷史及其謊言、向政治虛偽和被剝奪後的貧瘠發起攻擊。他用戲弄和不加掩飾的快感,揭露了人類生活的最黑暗方面,在不經意間找到了有強烈象徵意義的形象……"那篇頒獎獻詞確實寫得極好,有興趣的都可以去搜著看看,這裡就不粘貼了。總之不難看出,瑞典那群人確實從莫言的作品中品嘗出了一種文藝復興式的人文精神,那種在黑暗中投遞光明的理想主義情懷。至於這是不是莫大大的原意,那就不得而知了。但客觀來說,我覺得《豐乳肥臀》確實還行,拿個諾獎也不至於辱沒了諾貝爾。當然,這個僅僅是我個人觀點,就像前文所述,文學本身就是一種爭議,人類也總是在爭議中尋找真理。然後昨天也有很多人出來罵我,說莫言的小說充滿低俗,下流,甚至是亂倫,如果覺得《豐乳肥臀》好,卻不向自家的女性,女兒推薦,那就是包藏禍心的偽君子。我其實不介意別人罵我偽君子,但是偽君子真不是這麼定義的。你不可能什麼書都向未成年人推薦,比如你喜歡看《金瓶梅》,你就一定得把這書推薦給你的女兒嗎?你喜歡看毛片,觀賞過後難道就得把毛片推薦給子女?中國道德敗壞的事情多了去了,真沒必要揪著一本書不放。這既顯示不了你的勇氣,也未必能讓你顯得更高尚。而且,在諾獎之前,該書就已經獲得中國的"大家文學獎",這說明中國文化權威確實就這麼重口味。當然,事實證明,現實中的莫言還是挺正能量,都是會懟公共知識分子的人。但是他創作出來的作品,又成了很多公知寫作的素材。這世界就是這麼擰巴,或許大概也是魯迅所說的,中國文人就不配拿諾獎的原因。就比如張藝謀,他在最恰當的時機,非常合時宜地拍出了一部部現實主義的批判性影片。名利雙收之後,又非常合時宜地歌功頌德起來一樣。我想,中國的文化人可能就這樣,大概這也是魯迅覺得不配的原因。也有一些貌似理性的聲音認為,不能用一個作家的意識形態來評判他的作品。差不多就是莫言是莫言,《豐乳肥臀》是《豐乳肥臀》,可以互不干涉,兩碼事。如果這樣成立的話,那麼我覺得文學就跟燒菜沒啥區別了,一個菜無論好不好吃,你都無需知道廚師是誰。甚至連廚師都不如,我看過有食客因為對菜品過分滿意,而要求見廚師的。如果文學低賤至此,那麼反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也就顯得不那麼荒誕了。畢竟人格分裂是公認的一種精神疾病。不過呢,我最終還是傾向於認可莫言的作品,或者說,諾貝爾獎也不見得就是什麼高山仰止的一種存在。魯迅拒獎的真正用意,是怕助漲咱們這個民族的嘚瑟勁,覺得自己離國際水準又近了一步。就如他在信末所言,我眼前所見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頹唐……最後批評諾委會。之前文章我曾提到,諾委會史上第二眼瞎的時刻。於是有很多人追問,那第一眼瞎是哪次。今天是時候聊聊這個話題了。在20世紀初,瑞典的諾委會決定將文學獎頒給久負盛名,並且在研究羅馬史上有著非凡貢獻,卻已時日不多的德國歷史學家兼教授特多奧爾·蒙森。蒙森的史學巨作《羅馬史》,成書於20年前。當時整個歐洲正處於世界大戰的前奏之中,一邊經濟頹靡,自由市場被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為由,逐漸被國家資本所取代。另一邊,鋪天蓋地的工人運動,在歐洲各國輪番上演。蒙森是位社會主義者,支持工人運動,並多次在公開場合批評俾斯麥領導下的德國寡頭體制。但徒勞無功,鐵血宰相不僅對外鐵血,在對內鎮壓工人運動方面,也同樣鐵血。於是乎,蒙森將個人的情感,混雜在了學術創作上。在創作羅馬史卷的時候,將代表共和體制的龐培,假想成了俾斯麥,貶低得一文不值。同時又將奠定羅馬帝制基礎的愷撒,吹捧上了天,稱其為永遠的元首。結果挪威諾委會因為蒙森的學術貢獻,將文學獎頒給了他。借著諾獎的權威,《羅馬史》在德國引發了集權主義的思潮,加上一戰的失利,讓公眾對強人政治充滿了不可理喻的遐想。沒多久,他們的元首真的出現了,並成功實現了當年愷撒征戰高盧的光輝歲月,開始橫掃歐洲。而瑞典,也不得不俯首稱臣,成了德意志的附庸。所以,文學是不可能脫離意識形態而單獨存在的,思想的蝴蝶效應,足以將所有人捲入萬劫不復的風暴。同時它也說明,任何權威都不可能永遠正確,包括諾貝爾評委會。一個社會的長久繁榮與和平,永遠建立在大多數人的獨立思考能力之上。而社會的責任,就是確保這種獨立思考的持續性。

責任編輯: 李廣松  來源:露洲 赫梅特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314/2029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