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兒 > 正文

北京中產「雞娃暗戰」:頂級小學生簡歷咋來的?

占據北京乃至全國教育高地的海淀區小學生們,正在卷什麼?

網傳的海淀小升初「逆天」簡歷除了讓圈外人震驚不已外,隱藏著一個多年未變的升學邏輯:通過小升初的激烈競賽擠進「海淀六小強」(即海淀最具盛名的六所中學名校,分別是人大附中、清華附中、北大附中、一零一中學、首師大附中、十一學校)的孩子們,未來高招將會有更高概率踏入名校大門。

衝刺「六小強」的目標不變,那近幾年變的是什麼?多位家有小學生的海淀媽媽向我們反饋,各項參評指標都在「水漲船高」。以英語等級考試為例,幾年前PET(劍橋通用英語第二級)證書還是小升初簡歷的「標配」,這兩年考FCE(劍橋通用英語第三級)、CAE(劍橋通用英語第四級)已然成為潮流。而CAE證書,代表高級英語水平認證,對應的是雅思7.0—8.0的成績。

英語、奧數等標準化考試之外,據傳「六小強」的招生傾向之間也存在微妙的差異。身處海淀小升初這場「暗戰」里的家長們,學到的第一課是打破「信息差」的重要性。

在信息翻滾的各個群聊中,「六小強」的名字往往以代號形式出現:老大(人大附);紫校(清華附);白大夫(北大附);斑點狗(一零一中學);瘦師傅(首師大附);國慶(十一學校)。

以上只不過是「黑話」合集裡的「冰山一角」,此外還有許多由拼音首字母縮寫構成。然而,在DZ(點招)、MK(密考)、KB(坑班,即相傳與初中名校有緊密聯繫的培訓班)等「黑話」中摸爬滾打的海淀小學生家庭,始終面臨更深刻的拷問:自家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優績至上」的「雞娃」教育模式是否適合他?

這是比學習坊間「黑話」、湊齊信息差更難的功課。

北京中產「雞娃暗戰」:頂級小學生簡歷咋來的?

《學爸》劇照

誰是「海淀媽媽」?

悅銘覺得自己算不上典型的「海淀媽媽」,「這個詞特指那些自己本身就是超級學霸、擁有頂級教育資源、為孩子精細規劃並嚴苛執行的那類媽媽,再細化一點還有『黃莊媽媽』和『萬柳媽媽』。」

今年海淀小升初的擇校、備考正漸次展開,但真正的備戰工作甚至開始於幼兒園時期。悅銘的兒子目前在海淀永定路學區讀小學二年級,她才剛剛開始研究小升初,表示「還需要補課」。自兩年前開始做全職媽媽以來,她刻意和身邊幾個雞娃較早的家長走得比較近,「不是一定要把自家孩子雞到什麼程度,但別人的雞娃思路我需要有所了解。」

北京中產「雞娃暗戰」:頂級小學生簡歷咋來的?

《小捨得》劇照

在網絡流行的刻板印象里,海淀媽媽們風塵僕僕,穿最樸素的行頭,報最貴的輔導班。實際上,「雞娃」絕不是撒錢了事,充滿了細碎的權衡:要「素雞」(以素質教育為主)還是「葷雞」(以學科學習為主)?要「自雞」(課後以家長在家陪著自學為主)還是「班雞」(課後以上輔導班為主)?走國際路線還是高考路線……

悅銘回憶起來,兒子從四歲開始累計報過十餘個課外班,總花費超過10萬。最後根據孩子興趣留下了編程(周天晚)和鋼琴(每周一次課、三次練習),另外周末還有一節英語課、一節籃球課:這個配置在海淀小學生中,屬於「不捲娃」。周中,悅銘每天下午3:20接孩子放學,隨後帶他打籃球、跳繩,大約一個小時後回家完成作業、練琴、讀書。據悅銘觀察,班裡和兒子一樣不上校內延時課的比例約占1/3,要麼家長帶著運動,要麼家長覺得延時課「浪費時間」,把孩子送去校外輔導班,「這兩類家長在教育孩子上都比較有自己的主張」。

為了解小升初現狀,悅銘特意請教了一位專業做人大附早培的老師。老師批評得很直接,「學鋼琴有什麼用?學編程用處也不大。要知道全海淀的科技特長生都在爭首師附和清華附兩所學校的名額,而名額又很有限。這些東西趕緊停,現在就開始學奧數!」悅銘和老公商量說,從功利的角度來講老師說得一點沒錯,但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卻未必——兒子學編程完全被熱愛驅動,和一起學的同學們比年齡最小,但學得毫無壓力。他們決定繼續孩子目前的「路線」。

北京中產「雞娃暗戰」:頂級小學生簡歷咋來的?

《學爸》劇照

關於奧數,悅銘也有自己的主意。她準備接下來給孩子攢一個奧數小班課,「老師帶幾個月就能看出來孩子適不適合奧數,去外面上大班課磨很久也不一定能磨出來啥,效率太低。」人大附早培老師還給悅銘透露了一個信息,除非有奧數杯賽一等獎這類重量級成績,看上去花里胡哨的簡歷對「六小強」沒啥吸引力。以名校點招為例,進入培訓營後的考試更關鍵。悅銘揣測個中緣由是,名校的選拔不在意一名學生過去積累了多少東西,重視的是能展現出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

悅銘的煩惱在於,盛傳她家為孩子選定的那所「夢想中學」偏愛「三好生」,可惜兒子因為生性活躍連班級小隊長沒幹幾天就被撤銷了,以致於她對三好生「真的不抱希望。」悅銘自然明白要和班主任老師之間搞好關係,但也常常體會到彼此教育理念上的差異。她最經常收到的投訴是關於孩子的紀律問題,最近一次是「一隻腿蜷在椅子上,咬著筆聽課,坐姿不好,建議在家練練坐姿」。悅銘和老師承諾「好的知道了」,私下並沒有糾正孩子,「我覺得坐著怎麼舒服怎麼來,為什麼非要坐成一種端端正正的樣子?」至於老師批評孩子「一下課就去樓道玩,作業總落到最後寫」,悅銘更覺無奈,「他們教室在三樓,課間十分鐘下不了樓,曬不到太陽,就在樓道里跑一跑怎麼了?」

北京中產「雞娃暗戰」:頂級小學生簡歷咋來的?

《《假日暖洋洋2》》劇照

談及身為全職媽媽在育兒上最大的困難,悅銘直言「最難的是夫妻關係」。名校博士出身的老公,一度期待著「我的兒子一定得比我更厲害」。現實處境是,孩子從幼兒園大班起就暴露出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問題,悅銘自始至終坐在他身後陪他練琴,孩子練了多少鐘頭她就陪了多少鐘頭。英語啟蒙階段,她一字一句地陪孩子讀英語繪本。讓她感到欣慰的是,「兒子進步喜人,目前看來小學考出PET沒有問題。」

「別人家的牛娃」

艾琳是海淀某中學的英語老師,家有一名正在準備小升初的六年級小男孩。對大多數海淀媽媽們來說,這個孩子有一份堪稱「別人家的牛娃」式的簡歷:市三好,七次奧數比賽一等獎,通過劍橋英語CAE考試,鋼琴九級,學校大隊委,全國英語演講冠軍等。然而,艾琳並不能確定,兒子是否能順利進入理想中的「名校」。

陪孩子備戰各類比賽的幾年間,艾琳最大的感受是,考試越來越隱蔽,把孩子們拉到外地考試的情況時有發生。另一方面,圍繞考試花的錢更多了,媽媽們身上的疲憊和焦慮也加深了。以劍橋英語等級考試為例,兩三年前教育部統一組織考試的時候,一次PET的報名費只有三百。如今機構承接了報名資格,CAE的報名費上漲到兩千多。據艾琳講,「這還算是一個很便宜很合理的價格。當初報FCE時,機構要求必須同時報課才能獲取報名資格,共計花費了七千多。」

北京中產「雞娃暗戰」:頂級小學生簡歷咋來的?

《小捨得》劇照

而號稱針對各大名校的「坑班」更是一個無止境、不透明的「消費重鎮」。艾琳了解到,有些媽媽一聽說哪個「坑班」有考上某個「六小強」的機會,就會第一時間去「占坑」,一個坑班的費用在萬元上下。儘管花錢報了很多課,時間卻多有重複,有些課根本上不了,報名只為了多一個考試機會。另外,錢完全有可能打了水漂,「有時候你也不知道這究竟是個坑班還是個坑。」

兒子目前的英語水平「申請國外本科沒問題」。艾琳家走的是當下備受推崇的「刷原版分級閱讀書目路線」。同類書目有很多,她選擇了比較經典的「牛津樹」系列。從兒子三歲起,艾琳每晚雷打不動地陪他讀一本分級書,讀書大約十幾分鐘。此外孩子搭積木、吃飯、乘車的時候,艾琳有意識地播放英語兒歌、錄音書等。另一個提升英語水平的方式是參加各種比賽,艾琳稱之為「以考促學」,「檢驗之前的學習方法對不對,修正接下來的行為」。

「海淀的牛娃太多了,所以我現在在群里看到任何被名校點中的消息都波瀾不驚。和我們這些普娃媽媽沒多大關係,我們得把握好自己的節奏。」家有二寶、老大讀高中、老二讀小學五年級的周周如是說。

北京中產「雞娃暗戰」:頂級小學生簡歷咋來的?

《加油!媽媽》劇照

周周至今還會夢到陪大女兒小升初面試時的考題。校長在女兒純熟地背完唐詩後問了一句,「『青春作伴好還鄉』里的『青春』是什麼意思?」周周立即意識到自家的重大失誤,原來光背作者名字是遠遠不夠的!校長接下來宣布了答案,「這個答案別說孩子記牢了,我都能記一輩子。」

因為痛悔自己在女兒小升初階段著手太晚,到了兒子這裡,她開始提前關注,下功夫研究。混跡在各種群中久了,周周不僅清楚如何投遞簡歷最高效,還對一些重點中學的招生逸事如數家珍。她曾耳聞,某重點中學會在面試階段刷下單親家庭的孩子,「老師們很有經驗的,要求爸爸、媽媽、孩子三方單獨回答問題,不准互相插話。基本上幾個問題就摸出來真實情況了。」周周不確定自己的解讀對不對:「初中的學業壓力重,一個家長的力量不如兩個家長。萬一這位單親家長不給力,家校合作上不夠配合呢?」

自稱「普娃媽媽」的周周認為雞英語「正反饋時間最短、難度最低」。語文重在素養的日積月累,奧數能不能學出成果是門玄學,提前雞英語成了目前大部分家長的共識。在周周看來,「小學階段提前學英語應該叫規劃,不叫搶跑。規劃好了,快慢都是自己的事,與他人無關。如果非要說是『搶跑』,那麼搶的是時間,搶的是自家孩子的學習時間。」

周周家兒子的小升初備戰因所在小學突然被劃歸為某名校分校,戛然而止了。雞娃並未中止,兒子繼續在課外學PET,因為「即便升學變得容易,那也得爭取進重點班呀!」比起具體的賽事成績,周周更在意孩子一系列習慣的養成,包括:玩耍時聽歷史故事、聽英語的習慣;平時閱讀的習慣;睡前聽《笠翁對韻》《弟子規》等的習慣;自己安排時間和計劃的習慣;做作業、做題計時的習慣;預複習的習慣;記作業的習慣;記日記復盤的習慣……

北京中產「雞娃暗戰」:頂級小學生簡歷咋來的?

《陪你一起長大》劇照

海淀某重點中學初中英語老師蕭一帶過三屆畢業班後,對小學生家長熱衷的劍橋英語等級考試有點不同想法。若不是家長特意向她強調過孩子考過PET,她在日常教學中「根本看不出來」。據她觀察,一個孩子只要有好的學習習慣,按部就班學到中學,未必比那些從小讀英語繪本的孩子們水平差。孩子們學習基礎上的差異,會被學習能力所彌合,最後呈現出來的結果,一般不是學習時長上的差異。

蕭老師還注意到,一些熱衷雞英語的家長對孩子起的是「反作用」。最典型的是那種本身對英語毫無興趣卻反反覆覆地抓孩子學習的家長,「在形式上特別堅持」。

有一次,她留意到一個家長帶著孩子一邊散步,一邊讀單詞,孩子看上去很不情願,「這麼悠閒的親子時刻,何必為了幾個單詞破壞關係呢?」

然而,蕭老師也理解海淀媽媽們的焦慮心境,「不管她們是全職媽媽還是有一份工作,輔助孩子學業都是她的第二事業。這個孩子考得如何,成了她對於整個家庭的交代。」於是,海淀媽媽們像「這山望著那山高」的「孤島」一樣,「牛娃和普娃不再是客觀水平的代名詞,而是他者和自我的分野。」

(文中受訪者均系化名)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401/2038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