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三中全會遲遲未開內幕 傳高層內部一直在打架

中共二十大後,高層內部日益分裂。圖為示意圖。(Jason Lee-Pool/Getty Images)

*

延宕逾半年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宣布今年7月舉行。有分析認為,該會遲遲不開最主要有兩個原因,就是中國經濟問題及人事問題未有定論。在這些問題上,高層內部「一直在打架」,中共黨魁習近平無法擺平。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舉行會議,決定今年7月在北京舉行三中全會,並提及經濟議題。該會按例在去年秋天舉行,但一直「難產」,輿論多指向中共高層內鬥所導致。

獨立時評人蔡慎坤日前在海外X平台發文分析,三中全會開會日期已經打破中共改革開放以來所有慣例的紀錄。遲遲不開三中全會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經濟問題沒有找到任何解決辦法,去年以來熱炒的「新質生產力」越來越像個笑話,經濟終究還是要走向務實······如果連方塊向都定不下來如何向黨內外交代;另一方面是去年以來黨政軍高層繼續清洗整肅,新上任的五位國務委員只剩下三位,火箭軍更是全軍覆沒,對這一批人的處理要有一個說法和結果。

文章表示,三中全會出現多次延後,主要是因為人事問題和經濟問題沒有確定下來。

中共黨魁習近平搞了三年的「清零」政策,重創中國經濟。目前,中國經濟正面臨房地產危機、消費不振、產能過剩及外資大量撤離等困局。

4月30日,中共黨媒的通稿稱,該會重點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目前中國經濟仍面臨諸多挑戰,主要是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業經營壓力較大,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並提到要採取新措施來解決長期的房地產危機,等等。

中國問題研究專家胡平在X上說,三中全會可能會推出深化改革促進經濟發展的靈丹妙藥嗎?不可能。要是有什麼靈丹妙藥,現在就該派上用場了,幹嘛還要等到7月呢?

5月1日,時政評論員秦鵬在《秦鵬觀察》節目中表示,中共三中全會一拖再拖,也無非兩件大事遲遲未有定論,內部一直在打架,習近平並沒有擺平:

第一,是人事問題,中共國防部長、外交部長這兩個國務委員出事兒了,占全部的五分之二;中央軍委副主席和委員,也可能發生變動,要重新分配權力和利益;

第二,經濟大政方針沒有確定。從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中共就把三中全會作為確定經濟大政方針的重要大會議,但是,近年來習一直否定鄧小平的改革開放路線,試圖走出一條做大做強國營企業、「共同富裕」的路來,外加大煉晶片、大搞新能源汽車等,但是顯然,這條路在國內外都接連碰壁,引發了中美貿易戰、對「一帶一路」的封殺,以及歐美準備打擊中國過剩產能。

秦鵬認為,從中共新華社的最新報導以及此前習近平等的舉動來看,在內外交困下,習不得不做出了重大妥協,重新回到了以發展經濟為重點的道路上來。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員兼所長沈明室4月30日對大紀元表示,習想要搞共同富裕,國進民退,相關政策目前並沒有很大幅度的改變。如果他到7月會在三中全會做重大的宣示搞改革開放,只能說明他遇到重大挫折,在嘗試了不同的政策之後,他發現中國的經濟已經沒辦法挽回,只有回到改革開放。

蔡慎坤此前曾披露,來自北京的消息稱,2023年八九月間曾就三中全會議題和報告提綱徵求全體中委和省部級領導意見,由於各方反饋的三個方面的意見,與習近平的初衷大相逕庭,短期內無法形成共識,因此三中全會只能往後推遲。

美國民間機構「信息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清日前對海外自由亞洲電台表示,中共的政治局會議是給本屆三中全會定調子。但從官方報導來看,似乎看不到當局意識到經濟正面臨危機,並對兩個關鍵問題都避而不談:「第一是市場經濟,用市場來決定資源和效益的分配;第二是約束權力。」

李恆清表示,外商最大規模從中國撤資就是發生在2023年,即疫情封控之後。這就是因為他們都認識到,中國不是一個法制社會。而要想真正把權力關進籠子裡,在習近平的獨裁統治之下又是不可能實現的,大家對其已失去信心。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501/2049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