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社科院:養老金體系面臨巨大壓力 基金將於2035年耗盡

據中國官方智庫中國社科院估計,中國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將於2035年耗盡,這項預估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發布的預測相符,亦即在未來幾年中國經濟持續低迷,將進一步衝擊養老金體系。

大陸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將於2035年耗盡,而目前經濟低迷將進一步衝擊養老金體系。圖為安徽合肥老年活動中心。(圖/新華社

據中共官方智庫中國社科院估計,中國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將於2035年耗盡,這項預估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發布的預測相符,亦即在未來幾年中國經濟持續低迷,將進一步衝擊養老金體系。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經濟低迷、人口老齡化和生育率低,導致養老金系統面臨嚴峻挑戰。中國頂尖的政府智庫中國社科院估計,大陸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將於2035年耗盡,加上未來10年將有3億人退休,給適齡就業群體帶來巨大壓力。

報導說,中國政府正探索延長退休年齡等各種救助方案,但這些措施面臨嚴峻挑戰。專家表示,短期內經濟刺激政策可能效果有限,但完善養老金制度有助於長期消費增長。

據官方公布的訊息指出,中國養老金體系分3個部分: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與職業年金、個人養老金計劃。不過,數年來經濟低迷削弱了人們為所選擇的方案掏錢的能力。截至2023年底,個人養老金帳戶開立人數超過5000萬,但實際繳存資金者僅占20%,人均儲存資金約2000元人民幣(約合台幣8510元)。

《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政府正在探索救助方案,包括延長退休年齡,但是這些措施遭到不小的反對,而且即便實施也需要多年才能見效。前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對此表示,延長退休年齡涉及健康水準和生產力,需要超過10年的時間才能見效。

報導分析稱,中國政府不願實施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卻更多關注基礎設施等供給側改革,忽視了對家庭的直接支持。專家認為,加強養老金制度從長期來看會促進消費,但短期內效果有限。政府應向退休人員支付更多退休金以刺激當前消費。瑞銀投資研究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表示,政府需要增加支出以刺激消費,增強人們對未來的信心,降低儲蓄並促進消費增長。

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Carnegie Endowment)高級研究員佩提斯(Michael Pettis)表示,「加強養老金制度從長期來看肯定會促進消費,但短期內不會有太大影響。這是因為加強養老金制度需要經過多年的檢驗,才能使其可信度達到足以改變實際消費行為的程度。」

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在2021年破滅,目前房價處於多年來的最低水平,這種情況正在壓垮那些幾年前購房的人,並對中國經濟造成巨大拖累。根據政府統計數據,中國絕大多數家庭的財富與房產有關,房產約占家庭財富的70%。房價有可能會進一步下跌,這將令已經購買房產價值縮水,但困擾人們的並不是近期的財務前景。而是中國養老金體系未來的健康狀況,該體系面臨著一場「完美風暴」。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中時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530/2060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