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南宋高宗以德選太子

宋孝宗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北宋被金所滅,北宋徽宗第九子趙構(也就是未來的南宋高宗)逃至南方即位,史稱南宋。從此又一個新的王朝登上了中國歷史的舞台。

南宋開始後不久,高宗趙構唯一的兒子夭折,所以只好從皇家其它宗族中選擇繼承人。當時北宋太祖趙匡胤的後人很多都在南方,所以便從他們中選拔。選來選去,最後只剩下一胖一瘦兩個小孩站在高宗面前供他挑選,高宗趙構開始時中意胖小孩。這時突然來了一隻小貓,瘦小孩沒動,那個小胖子卻主動伸腳把小貓踢開。這件事讓高宗對胖孩子好感全無,認為他不僅舉止粗魯,而且對一隻小貓都很兇暴,一定不是仁慈之人,於是便下旨把瘦小孩留下來作他的養子。

這個瘦小孩就是趙昚(shen),未來的南宋孝宗皇帝。留在宮中的趙昚,從小就接受了最好的教育,非常聰明。然而高宗的生母韋太后卻不喜歡趙昚,而喜歡高宗的另一個養子趙琢,就連高宗自己也不知道倆個養子中究竟誰最適合當太子將來繼承皇位。韋太后去世後,高宗為了鑑別他們誰道德高尚,便送給他們每人十名美女,作為他們的侍女。這二十名女子都是純潔的處女。

無論是按人類的道德,還是按照儒家的禮儀,男女之間只有成為合法的配偶後才能發生性的行為。然而到了中國歷史的中後期,往往有些很富貴的男性貪圖美色,比較隨便的與其中意的侍女發生一些不道德的關係。過了一段時間,高宗又把這二十名美女召回,命宮女檢查,發現送給趙琢的那十名女子都已不是處女,而給趙昚的那十名女子依然都還是完璧處子。

高宗從中知道趙昚不好美色,是一個真正的正人君子,於是便立趙昚為太子,並在紹興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讓位於趙昚。

趙昚登基後便為一代名將岳飛恢復名譽,追封岳飛為鄂國公,並賜諡號「武穆」;同時剝奪大奸臣秦檜的官爵。而且趙昚作為一代明君還尊佛崇道,注重道德修養,他經常告訴身邊計程車大夫:「士大夫是風俗的表率,應該修養自己的德行,以教化風俗。」由於趙昚的善舉再加上他專心理政,使得五穀豐登,百姓富裕,天下太平安樂,歷史上稱之為「乾淳之治」(「干」指「乾道」,「淳」指「淳熙」,「乾道」和「淳熙」都是南宋孝宗趙昚使用過的年號)。

歷史證明了高宗趙構在立太子方面的選擇是明智的。從中可知:一、古人基本上都是重視這個德的;二、趙昚能登上帝位,能有這麼大的作為與他高尚的道德品質是分不開的,一個人要想真正干出一番有益於蒼生的事業,就一定要有高於常人的道德水平,就一定要有善心,一定不可亂性好色。

2009年02月19日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正見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09/2065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