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車企巨頭都瘋了?邊虧損邊偷著樂 血拼白熱化背後

—極氪汽車首季銷售增長超過100% 但淨虧損達20億

極氪智能科技發布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極氪電動車銷量雖然大增,但是虧損擴大。路透社圖片

中國吉利控股集團旗下極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發布的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極氪電動車銷量雖然大增117%,但淨虧損超過20億元。截至目前,中國產能過剩的多家電動車生產企業,已持續虧損多年。

中國電動車年產量在產能過剩背景下,仍然呈現突飛猛進態勢。吉利控股集團高端電動汽車品牌極氪日前發布了上市以來的第一份財報,今年第一季度銷量大增。據澎湃新聞、紅星新聞等媒體報導,本周二(11日),極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發布的財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147.37億元,同比增長71%,環比下跌9.9%;淨虧損20.22億元,同比收窄18%;截至3月31日,極氪汽車第一季度共交付3.31萬輛,同比增長117%。4月和5月分別交付了1.61萬輛和1.86萬輛。

對於極氪電動車銷量大增,淨虧損達到20億元人民幣,金融學者司令周四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說,中國電動汽車在政府大力補貼後,依然持續虧損,而且產量不斷擴大,對車企而言,此舉完全背離了市場經濟原則:「中國汽車產業中扶不起的阿鬥只有在中國出現,究其本質還是因為中國車企內卷實在太嚴重,車企之間競爭白熱化。這和中國政府給車企補貼不無關係,補貼越多,汽車產業的利潤也就越低。」

汽車之家網站發文認為,在汽車板塊上,毛利率的下滑,主要是產品結構的變化和價格戰,以及新年期間導致銷量規模下滑等因素導致。

北京購物中心的吉利極氪展位(路透社)

極氪在美上市首份財報錄虧損20億元

就在5月9日,吉利控股集團旗下豪華智能純電品牌極氪,在美國紐交所掛牌上市。與極氪電動車同一命運的是中國其它電動車產量越多,虧損也越大。中國四家「造車新勢力」,最近公布的一季度財報顯示,蔚來汽車淨虧損52.6億元,小鵬汽車淨虧損13.7億元,理想汽車淨虧損5.8億元,零跑汽車淨虧損10.13億元。

司令說:「實際上中國政府給的補貼並沒有給小鵬汽車、蔚來汽車以及理想汽車等中國汽車產業巨頭們用在正確的地方,反而被他們用來做政府公關,廣告、營銷宣傳,甚至用來降價銷售。這導致政府補貼越多,汽車行業的價格戰越激烈。」

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全年電動車的產量達到930萬輛,2023年全球1,418萬輛新能源的銷售,中國市場就賣了841萬台,全球電動車銷量的65%來自中國市場。而中國電動車出口達到90萬輛。

車企依賴政府補貼生存有補貼其實不會虧損

對於中國大量電動車銷往國外,美國已經宣布對中國電動車加征關稅至百分之一百,歐盟委員會周三宣布,將從下月起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徵收最高達38.1%的額外關稅。

商人張勝其對本台說,中國政府對電動車企業的補貼,加速了車企的盲目生產:「我覺得他們現在生產電動車營利主要靠國家的補貼政策,然後大批量發展新能源車,他們利用了這個政策,其實他們(車企)掙的是國家的補貼,你如果說虧損,不見得是車企虧損,如果加上補貼,不會虧損,不算補貼才會虧損。」

據《人民日報》報導,截至2023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041萬輛,占汽車總量的6.07%;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1552萬輛,占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76.04%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14/2066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