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為何對和平峰會不感興趣?「中國實現了這個目標」

約有100個國家派代表參加了此次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和平峰會,不過只有約80個國家簽署了閉幕聲明。這份文件呼籲以烏克蘭"領土完整"作為任何後續和平協議的基礎。幾天前,未獲邀參會的俄羅斯曾提出自己的和平條件:烏克蘭正式簽署條約承認克里米亞及東部被占領土為俄羅斯的一部分。俄方的條件遭到了與會絕大多數國家的反對。

此次峰會參與國以西方國家為主,土耳其、印度、沙特阿拉伯等部分主要已開發國家也派遣代表參加。不過,在峰會閉幕聲明上,印度、沙特、南非、阿聯等國並未簽字,僅作為觀察員與會的巴西也沒有簽字。不過,土耳其方面則簽署了閉幕聯合聲明。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讚揚此次會議是"邁向和平的第一步",並強調聯合聲明依然向"所有尊重《聯合國憲章》的國家開放簽署"。

中國成為戰爭受益者?

中國方面雖然獲邀,但是卻以俄羅斯沒有獲邀為由謝絕參會。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烏克蘭一直在努力拉攏中國。儘管北京在幫助莫斯科規避西方制裁,仍然避免直接批評。基輔方面希望北京能夠發揮對俄羅斯的影響力。

然而,在5月底中國正式宣布不參加瑞士和平峰會之後,烏克蘭顯然改變了此前立場。總統澤連斯基公開批評說:"不參加和平峰會是一回事,但是試圖破壞峰會,這性質就截然不同了。"他指責北京方面試圖說服其他開發中國家領導人也不出席峰會,認為這說明中國實質上支持俄羅斯的侵略戰爭。中共外交部則反駁了這一指控。

來自烏克蘭的東亞問題專家布蒂斯卡(Natalia Butyrska)在接受德意志電台採訪時指出,中共官方不斷強調自己的中立地位,而且也派出過烏克蘭問題特使李輝進行過斡旋,"因此中國參加瑞士和平峰會本應是符合邏輯的舉動。……所以我認為,中國宣布不參加峰會的原因並非其所稱的俄羅斯沒有受邀,而是就是沒有興趣參會。"

旅居德國的俄裔中國問題專家契加達耶夫(Alexej Tschigadajew)則認為,北京的舉措只不過是在貫徹自身國家利益,因為參加瑞士和平峰會並不會讓西方減輕對中國的壓力,"我們只要稍微合計一下就能發現,這場戰爭對中國有好處。"

契加達耶夫認為,遭到西方制裁的俄羅斯不得不減價向中國出口能源,中國汽車、手機等商品也能主宰俄羅斯市場。"反觀烏克蘭:本來讓中國頗感興趣的烏克蘭軍工業,如今要麼被國有化,要麼被歐美掌控。"

相比烏克蘭提出的"俄羅斯撤出包括克里米亞半島在內的一切占據領土"之和平構想,中國方面不久前提出的和平計劃則建議凍結當前戰線。基輔方面對此強烈反對,他們擔心這只會讓俄羅斯有時間集結兵力,為下一輪更大的攻勢做準備。

位於柏林的智庫"卡內基俄羅斯歐亞研究中心"的學者烏馬羅夫(Temur Umarow)在接受德廣聯採訪時指出,北京並沒有真的指望自己提出的和平計劃能夠實現和平,而是想要藉此強調自身中立、且想要在和平進程中扮演角色,"中國其實已經實現了這一目標。"

幾天前,中共外交部還透露,正在籌備另一場和平會議,並稱已經獲得了數十個國家的支持。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德國之聲中文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17/2068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