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WSJ:企業稅調漲或調降 兩黨角力結果攸關1兆稅收

今年大選勝敗結果攸關1兆稅收,民主黨若在11月選舉勝出,企業稅可能從21%調高至28%,共和黨若全面執政,則企業稅可能調降到最低15%。(美聯社)

今年大選結果牽動企業稅是調是漲。華爾街日報17日分析,企業稅引發兩黨政治角力,民主黨若在11月選舉勝出,企業稅可能從21%調高至28%,共和黨若全面執政則企業稅可能調降到最低15%,勝敗結果攸關1兆稅收。

拜登總統計劃將企業稅調至28%,美國的企業稅將在全球經濟強國當中接近最高稅率,某些共和黨人士提出的15%企業稅目前尚未獲得拍板,但將創下1935年以來最低稅率,有助於企業及股東增加獲利。前總統川普上周表示,希望將企業稅調到20%。

報導指出,企業稅每調整1%就代表著10年間1300億稅收,兩黨對於企業稅調整的看法分歧,關係著1兆稅收的差別,今年選舉結果對規模最大的幾家美國企業來說,涉及利益相當可觀。

寶潔公司(Procter& Gamble)執行長莫勒(Jon Moeller)表示:「為什麼我們要讓美國企業處於競爭劣勢呢?如果我們那麼做,我們怎能期待可以吸引企業在美國投資?」川普上周與美國大型企業執行長組成的「商業圓桌組織」(Business Roundtable)會面,莫勒是「商業圓桌組織」稅務政策倡議召集人。

華爾街日報報導,「商業圓桌組織」計劃花費八位數金額在今年選舉期間打廣告,倡導維持企業稅維持21%,並讓明年屆滿的海外稅更改得以延期。

2017年時,許多企業要求將企業稅從35%降至25%,比照其他國家企業稅率的中間段,後來川普與共和黨籍國會議員則讓企業稅率降至21%。

對於民主黨來說,調漲企業稅是最容易的政治選項之一,因為可以為其他施政要務創造龐大稅收。

拜登白宮國家經濟顧問布蘭納德(Lael Brainard)說,企業稅占比原本就低,而企業獲利卻創新高。布蘭納德說:「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我們都沒有向企業徵收足夠的稅。」

無黨派組織國會預算處(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CBO)估計,企業稅未來10年將占美國稅收8%,遠低於個人所得稅或薪資稅的占比。

共和黨方面則認為21%企業稅與其他海外稅配套措施是成功的。

莫勒指出,如果現在調高企業稅,後果將比10年前更加麻煩,因為2017年稅改擴大了徵稅對象,取消國內製造業等原本享有的減稅福利,因此28%稅率將等於對企業更多收入課稅。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17/2068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