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習近平不會對賴清德大打出手

美國學者孔明尚認為,即使北京高度不信任民進黨,中國在未來幾年面臨複雜的國內外環境,包括美國大選、習近平爭取連任前維穩及經濟挑戰等重重因素下,可能會在台灣問題上謹慎行事。 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孔明尚(Michael Cunningham)21日發表專文,分析總統賴清德執政下的兩岸關係走向。

美國學者孔明尚認為,即使北京高度不信任民進黨,中國在未來幾年面臨複雜的國內外環境,包括美國大選、習近平爭取連任前維穩及經濟挑戰等重重因素下,可能會在台灣問題上謹慎行事。

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孔明尚(Michael Cunningham)21日發表專文,分析總統賴清德執政下的兩岸關係走向。

他指出,中國對賴清德1月當選的結果反應冷淡,觀察家對此感到驚訝,特別是考量到中國在對付比賴清德更為溫和的前總統蔡英文時,態度咄咄逼人。

他說,北京雖然在上個月舉行軍演,但對賴政府仍展現謹慎態度,背後原因有三,一是中國對賴清德得票率約40%、民進黨失去立院多數,使國民黨成為立院最大黨等結果感到滿意。

其次,國民黨選舉成功也為北京提供了有用的對話夥伴。第三,中國擔心過度升級可能引爆一場尚未準備好的戰爭。而且北京認為,賴總統執政後,這種風險更高。

中國領導層將感到不得不對這些事件作出反應,既是為了安撫國內民族主義者,也是為了威懾和貶低民進黨。透過在賴清德就職典禮前降低緊張局勢,北京給自己留下了運作的空間,而不會陷入直逼武裝衝突的危險。

孔明尚寫道,兩岸緊張局勢開始重新升級至蔡英文擔任總統時的水平可能只是時間問題。北京非常不信任民進黨,尤其是賴清德所代表的激進派系。

不過,整體而言,孔明尚認為,北京仍會對賴政府保持克制。「有理由相信,賴清德擔任總統期間,兩岸緊張局勢可能不會像許多人之前所擔心的那樣急劇惡化」。

他分析,北京似乎有信心台灣的政治風向不再支持民進黨。雖然中國意識到在野黨持續分裂可能有助於賴清德在2028年連任,但民進黨失去立院控制權卻讓中國有理由樂觀。

孔明尚表示,北京有意與國民黨立法委員保持對話,這可能會使北京做出一些有限度的讓步,以強化國民黨威望,這與過去8年一心試圖剝奪整個民進黨當局合法性的作為相比,可說是明顯的改善。

其次,中國在未來幾年將面臨複雜的國內外環境。為了限制潛在的危機數量,中共可能會在台灣問題上謹慎行事,直到一些更直接的威脅消失。

上述可能的危機包括中國日益加劇的經濟挑戰,政府和軍事高階職位持續發生一連串清洗,以及在南海與美國、菲律賓對抗。

孔明尚說,台灣是長期挑戰,兩岸都不期待在未來幾年內解決這個問題,其他狀況則是潛在的地雷,隨時可能引爆。

他表示,中國在美國總統選舉即將到來之際也可能保持謹慎。如果選舉結果使白宮換人,北京的高度謹慎態度,可能會持續到2025年1月的就職典禮後。

孔明尚指出,雖然緊張局勢或許在2025年加劇,但到中共總書記習近平2027年尋求第4任期時,可能會再次採取克制態度。

他說,習近平的地位未受嚴重挑戰,但他不太可能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前讓局勢失控。

孔明尚表示,一個例外是,如果北京認為對台灣的主權主張受到嚴重挑戰,在這種情況下,中共需要維護合法性,即使這意味著冒著毀滅性戰爭的風險,北京介入的可能性仍高。

責任編輯: 方尋  來源:ETtoday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22/2070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