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投資者情緒惡化 大量資金流出人民幣承壓

中國金融市場近日出現逆轉,大量資金從中國內地流出,進入香港市場。受此影響,本周五(6月21日),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跌至7個月以來新低。路透社稱,這表明中國國內投資者「正擱置對國內市場立即復甦的預期」,投資者的耐心正在耗盡。

近日,人民幣又出現連續下跌的態勢。在上一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跌至最近7個月以來的低點。至21日上午,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一度跌破7.26,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跌至7.2923,逼近7.3關口。

據美國之音報導,為防止人民幣迅速下跌,中共央行在周五當天將中間價略微調高至1美元兌換7.1196人民幣。不過,人民幣最新交易價格仍比上一交易日收盤價低2個基點,比中間價低1.98%。

報導稱,在現金結算交易中,人民幣報價為每美元7.2621,「這意味著其在隔夜期限內已經觸及波動區間的弱端」。

在人民幣一跌再跌的同時,外國投資組合流動發生了明顯的轉向。在連續4個月資金淨流入後,進入6月以來,有大約330億元人民幣(約合45.4億美元)流出中國大陸。

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累計已下跌2.2%;自5月初以來,離岸人民幣兌港元已下跌1.9%。而從中國內地流向香港的南向資金,從年初到現在已達1290億元人民幣。

對此,美國之音的報導引述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大中華區外匯及利率策略主管王菊的分析指出,持續的南向資金流動和季節性股息流動,導致了離岸人民幣的拋售和對港元的需求增加。

報導表示,從2023年初以來,中國經濟在長預售屋地產危機和消費疲弱的壓力下蹣跚前行,導致人民幣一直處於「守勢」。而收益率下降又導致資本流出,致使形勢更加惡化。

路透社則直言,人民幣貶值和大量現金從中國內地流入香港,表明「中國國內投資者正在擱置對國內市場立即復甦的預期,並紛紛轉向最接近的收益率更高的資產」。

思博瑞投資管理公司(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駐新加坡投資組合經理 Gary Tan的分析說,「過去一個月,市場在宏觀數據改善之前反彈,市場對中國的信心惡化,而宏觀數據仍然令人失望。」報導直言,在等待當局推出更多刺激措施幾個月之後,投資者的耐心正在耗盡。

報導援引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公司亞太區高級市場策略師Chi Lo的看法說:「北京方面可能會繼續採取比過去18個月更加激進的寬鬆措施,三中全會可能會重申這一政策方向。」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新唐人電視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22/2070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