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中紀委前官員揭中共高層三大恐懼

各種跡象顯示,中共正陷入內外執政危機。中共中紀委監察部前官員王友群分析,當今中共有三大極度恐懼,具體表現為對軍人造反的恐懼、對黨員異心的恐懼,以及對台灣自由民主的恐懼。

各種跡象顯示,中共正陷入內外執政危機。圖為示意圖

中國經濟、財政持續惡化,中共當局束手無策。隨後當局祭出多個舉措,引發外界質疑。今年6月14日發行50年超長期特別國債。近期,中共稅務部門倒查30年追繳稅款,企業和個人都收到了補繳稅款的通知,引發民眾恐慌。

王友群6月25日在大紀元撰文表示,近期,中共圍繞「保黨、保權、保命」,內政外交昏招頻出。如內政上,放50年後的債,收30年前的稅;外交上,拒絕參加在瑞士舉辦的烏克蘭和平峰會,準備另搞一個中共主導的烏克蘭和平峰會等。這些都是中共面臨全面危機,無明智應對之策,進退失據,不得人心的瞎折騰。

文章指,如今中共對於經濟衰退、民生艱難、天災人禍根本不上心,心思都花在內鬥、外鬥上。表面上,中共到處顯得很強大;內心裡,中共卻非常虛弱。

6月17日到19日,中共在延安舉行中央軍委政治工作會議。中共黨魁習近平在講話中稱,要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以確保槍桿子始終掌握在「忠誠可靠」的人手中,等等。

王友群的文章分析,當今中共有三大極度恐懼,分別是:對軍人造反的恐懼、對黨員異心的恐懼和對台灣自由民主的恐懼。

對軍人造反的恐懼

王友群認為,習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問題至今沒有解決;軍人對習的「絕對忠誠」問題沒有解決,習擔心軍人造反。

為什麼習擔心軍人造反?王友群的文章說,一是因為習2012年上台之前,沒有帶兵打仗的經歷,在軍隊中沒有廣泛的人脈,沒有深厚的根基,沒有令人心服口服的威望;二是因為習上台後,為了把實際掌控在中共前黨魁江澤民及其親信手中的軍權奪到手,以反腐打「虎」的名義,查辦了一批「軍老虎」,斷了許多高級將領的財路和退路。

去年以來,中共火箭軍、裝備發展部等軍種將領及軍工高層,至少有十幾人被拿下。其中包括火箭軍兩名前司令員李玉超、周亞寧及國防部長李尚福等。

王友群的文章指,這一批高級將領被查辦,對習的打擊之大,遠超習前十年查辦的江派提拔的高級將領,因為他們都是「習家軍」。「習家軍」窩裡反,習想想都後怕。

此前,旅澳自由主義法學家袁紅冰在《菁英論壇》節目中透露,習家軍內部出了大案,現在有170多個中共軍級以上的官員,都是中共二十大以後培育起來的習家軍,現在都出了問題。這種絕對不忠誠的案件,這對習是一個極其沉重的打擊。

對黨員異心的恐懼

王友群談到,爭權奪利搞內鬥,是中共政治的常態。中共黨魁自2012年上台以來,黨內外反習的聲音從未停息過。為此,其一直在利用各種手段把黨內異己的聲音和勢力壓下去。

對台灣自由民主的恐懼

王友群說,中共對所謂「台獨頑固分子」發出死亡威脅,絲毫不表明中共有多強大,相反,實為中共對台灣自由民主極端恐懼的表現。

多個跡象顯示,中共陷入內外執政危機。原本去年秋天舉行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被指因中共高層在人事和經濟問題上意見分歧,一直延到今年7月才舉行。

6月24日,中共公安部部長王小洪在全國公安機關視訊會議上強調「維穩」,首條內容是「全力捍衛政治安全」。

多年來唱好中國經濟的摩根史坦利前亞洲區主席羅奇(Stephen Roach),早前宣判「香港玩完」。6月13日,他在其博客刊文表示,北京和香港兩座城市失去原有的熱情和原本那種「做就能成」的活力,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聽天由命的消極,年輕一代對於未來更是瀕臨絕望。

「在三中全會召開之前,(這現象)令人憂心。」羅奇說,他近期曾和一大群中國企業家會面,一致抱怨北京當局不夠重視私營部門。

內蒙古官員杜文日前在海外X平台發文表示,目前國內的政治氣氛已經非常詭異,經濟持續下行,各種救市招數迭出,但房市、股市、債市、地方債、失業率、製造業、居民收入、農民工收入······無不呈極速震盪、墜落、塌縮之勢。

文章認為,中共新一輪國務院職能改革成就了史無前例的弱勢國務院和強勢黨中央,這毫無疑問帶來了政治的震盪。對軍隊的清洗導致軍隊陷入了進一步的震盪之中。經濟下行、失業率高企、司法不公、政治昏聵,導致大量民眾的社會心理壓力接近崩潰邊緣。

杜文表示,中共三中全會在即,卻全線告急。中國政治、經濟及軍事震盪直接體現了中共政府的領導和把控能力正在迅速失效。中共正陷入自1949年以來一場最大的全局性潰敗。

6月21日,政論家陳破空對大紀元表示,中共二十大後中共的政局越發不穩,黨內無法統一意志,人心渙散、四分五裂的情況加劇。

王友群說,現在中共舉目望去皆是敵,背道而馳理智喪,昏招連連步步錯,越是折騰越亡黨。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新唐人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27/2072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