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海外生活 > 正文

海外獨生子最深的痛

早上,我和爸媽視頻,聊到了爸爸的背痛、說起了媽媽要去種牙。我潦草帶過,迅速開啟了新話題。

潦草帶過是因為我「心虛」,我作為家中獨女,已漂在海外近十年,面對父母身體上的小毛病,我除了言語上蒼白的安慰之外,無法提供一點身體力行的幫助。養老問題就像我們心中扎的一根軟刺,彼此都要小心翼翼繞開、不去碰觸。

養老,在國內是一道沉重的人生課題,在國外亦是如此,甚至較之國內養老更複雜。它不僅涉及人力和金錢問題,語言障礙、文化隔閡、醫保體系的不兼容、甚至光是繞了半個地球的那段長距離,就足以讓兩代人心生嫌隙。

前段時間,我認識了一位來美國訪學的中國醫生,她帶著兩個讀小學的女兒一起過來。醫生向我說起了未來對孩子的打算:她願意讓小女兒出來,但想把大女兒留在身邊。「總要留一個孩子在自己身邊吧,要不你看像我們的老院長,子女全在國外,90多歲的人生了急病,在醫院去世,子女都趕不回來見最後一面,也太悽慘了吧。」

早十幾年,我可能會覺得她「自私」——難道子女的人生就是為了給父母老年時托底嗎?現在,和父母隔山跨海、即將奔四、也養育了兩個孩子的我,能共情她的想法了。我的父母,雖有缺點,但在我每件人生大事的決定上都無條件給予支持和幫助,如果有一天他們年邁到真的需要我守護在身邊時,我若缺席,抱憾和責怪會糾纏自己一生。

我曾經和父母淺淺聊過幾次未來對他們的打算,希望我們在這邊奮鬥穩定下來後,能把他們接來國外,一起生活、養老。但這相當於,你要把一棵盤踞在某處的老樹連根拔起、挪窩,讓他們重新在一片完全不同的土壤上適應和生長。對於六、七十歲的父母而言,難度可想而知。

我爸媽前後來過四次國外,第一次是極度興奮的,來之前我爸甚至還苦學了半年英文,天天戴著耳機背單詞。可是第一次來之後不過一個月,興致全無,只想著何時能離開。說好的待一年,最後不到十個月就回去了。後面幾次過來,也是因為我生孩子需要照顧,父母對我們伸出援手,而非自願。

對老人家來說,國外是好山好水好寂寞,旅遊可以、生活免談。背井離鄉、沒有朋友和親戚的鄉愁如何消解還不是最主要的問題,更難的題目是,身居海外的老人,他們如何能活得像一個健全的正常人?

我爸媽有一次心血來潮想自己去超市買牛肉,在自己用翻譯軟體查了半天、拉著超市裡的幾個中國學生問了半天后,終於弄清楚賣牛肉的貨架在哪裡、包裝好的盒子裡分別是牛肉的什麼部位、價錢多少、折扣怎麼算。買一盒牛肉耗費了他倆半個多小時。到家後,我媽說「感覺自己就像個手腳健全的廢人」。

對比父母在自己家裡,出門周圍有四個大超市、兩個露天菜場,爸媽在那些地方買了二十多年的東西,哪家超市的折扣最給力、哪個攤位是八兩秤、第一波韭黃下來要去哪裡買最新鮮、哪家賣牛肉的老闆會給我爸內部優惠,這些都是他們用自己的時間和能力累積起來的經驗,見證了父母幾十年的人生軌跡,是活過的痕跡、更是感情的投放。

我認識的一個朋友,自己定居美國後給父母辦了綠卡,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原本以為這對父母養老是周全之策了。有一次,她爸爸生病住院,父母不會英語也不會開車,送醫就診、住院陪護和醫生溝通、做決定都得她親力親為。所幸爸爸恢復得好,不久就出院了。但那一周,她的工作基本全廢了。

饒是如此,父母還有些怨言,怪她請假不及時、預約等太久……抱怨著如果在國內自己就過去了,怎麼找你帶看病就這麼難。朋友也是滿心委屈。

國內看病,父母習慣了找熟人、家人全程陪護、住院守床,這些習慣與國外迥然不同,對於奔七、奔八來美國養老的父母來說,心理上不邁過這個坎兒,在異國他鄉的晚年生活會很不自在。

更何況,還有醫保這個最大的難題攔在父母跨國養老的路上。

實事求是地說,美國的醫保福利還是比較人性化的,尤其是針對65歲以上的、低收入老人,只要你身份合法,可以申請的保險和福利選擇不少,基本交不多的錢就能解決生病住院手術等問題。(當然看個人收入、稅收和每個州的情況,福利會有不同,有些州每個月不到10美金就能享受好的醫療、有些州可能要幾百美金)。但對於父母的退休金和子女收入都是普通水平的家庭來說,醫療開銷依然是一筆不菲的負擔,畢竟超過1:7的匯率,人民幣換算成美元後要「縮水」七倍。

就拿最普通的感冒來說,父母在老家時習慣了去藥店花十幾元買盒抗生素吃一吃就完事了,但在美國你想要抗生素需要有醫生的處方,而要拿到處方必須要去醫院、要去醫院就要提前預約,一通費時費力的操作下來,最後可能就是醫生給你開張抗生素的處方。但帳單上可不是十幾元人民幣就能搞定的,即使有保險,你自己支付的金額也遠超十幾元。

就診流程、就醫方式和醫保體系都是父母陌生的領域,又因為語言障礙沒辦法和醫生直接溝通,需要依靠子女,真正的花大價錢、辦小事,最後還要「仰人鼻息」。即使性格豪爽、適應性強的老人,碰到這樣的處境,恐怕也只願意暫住、不想永居。

不是老人不行,即使像張愛玲這樣受過高等教育、走南闖北見過了世面的才女,在「挪根」移居到紐約伊始,也有這樣的感受:「在上船那天,直到最後一剎那我並沒有覺得難過,只覺得忙亂和抱歉。直到你們一轉背走了的時候,才突然好像轟然一聲天塌下來一樣,腦子還是很冷靜和超脫,但是喉嚨堵住了,眼淚流個不停。」

這不是搬家,而是要把一輩子的人生打包、裝箱、越洋遷移。對於已然歷經一生的老人來說,這裡只有對過去的割捨、再無對未來的期待。

如果父母留在國內養老呢?那對於已經紮根在國外的獨生子女來說又有一系列難題橫在他們面前:如果經常往返中美,甚至半年在中國、半年在美國,那工作如何解決?有公司是支持這樣跨國工作麼?請假短期照顧可以,但如果是久病,那工作怎麼辦、家庭要不要、未成年的子女誰照顧?

對於在海外拼搏奮鬥了十幾年、有家、有工作、有孩子(尤其是孩子未成年)的華人來說,要不要拖家帶口海歸去給父母養老,不僅是一筆「良心債「、更是一本經濟帳,裡面涉及三代人的未來。

老公的同事已經在海外定居十來年了,父母也有綠卡,但老人家不願意過來。他的父親在老家去世後,母親寡居4年,健康每況愈下。當時他遇到裁員,和老婆商量了一下,索性自己回國去陪陪母親。母親從生病到入院、病重、去世,持續了兩年的時間,他一直守在跟前照顧,直到送完母親最後一程,算是盡了孝。

但兩年期間,留下老婆和兩個青春期的孩子在美國,工作、生活、與青春期的倆娃鬥智鬥勇的一地雞毛都丟給老婆一人承擔,最後鬧得離婚收場。

擔起孝子的帽子,就很難兼顧其他責任,這是不少華人所面臨的道德困境。

當然,也有一些華人是下定決心遲早要回國的,年輕時在國外「淘金」、到了一定年紀就回國「躺平」。但這意味著:首先,你的子女已成人,自己能夠在社會獨當一面,不需要你的照護;其次,你有能力在國外賺夠相當的家底,可以不用工作就支撐起你後半生在國內的開銷。

父母不願來、來了不適應、子女又回不去,對華人子女來說,給父母養老這件事從不敢奢求有「兩全其美」的方法,但凡有能讓人「將就」下去的法子,就已經是命運待我不薄了。所以,不知所措、一拖再拖成了很多華人在面對父母養老問題的處境。

我認識的一位華人朋友兩年前剛給父母辦好綠卡,之前談好的父母來美國養老,結果爹媽待了兩個月就覺得好無聊,堅決要回國。回去後,爸爸生病住院,媽媽又因為照顧爸爸也病倒了,她有工作和兩個未成年的孩子纏身,一時半會實在走不開。最後,只能給父母請了看護和保姆照顧,又給關係不錯的親戚些酬勞,請求幫忙看護一二。

但朋友也知道,這只是權宜之計,現在怎麼可能夠指望親戚朋友幫忙養老。家裡都是獨生子女一代,每個獨生子女都有自己爸媽、公婆、岳父岳母和孩子要照顧,哪裡顧得上別家。就算是送父母去國內的養老院,首先質量令人堪憂不說,多數養老院事事都要兒女簽字對跨越半個地球的子女來說就很難顧得周全。

朋友算幸運,父母得的不是重病,目前已經恢復。聊起父母未來的養老問題,她說,我也不知道以後該怎麼辦,現在只希望64歲的父母身體健康能久點再久點,走一步看一步吧。

「走一步看一步」看上去是不作為的態度,但裡面包藏的更多是無奈、愧疚和第一代人在距離、文化、系統差異上的不知所措。

不過,我也聽到過一些令人欣慰的結局。

本地華人圈裡有個朋友,他的父母本來打算在國內養老,覺得靠自己的退休金加養老院、親戚的幫襯,應該能安穩度過人生最後二、三十年。兒子自己在國外有工作、有兩個還有十年才上大學的雙胞胎,自己短期內根本沒有回國的可能性,也是為父母將來養老的事犯愁。

結果70歲以後,他的父母突然改變了想法,願意來美國長住養老了。因為老人家走了幾家養老院,發現好的輪不到自己、差的自己又瞧不上;而親戚們一次、兩次幫忙可以,不可能長期指望;加上年紀越大確實也越在乎兒孫繞膝、子女陪伴在身的生活,所以就打算過來。這裡雖然有父母的不得已,但也是皆大歡喜的結局。

我希望,這也是我能給我爸媽的結局。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627/2072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