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購買傳統的燃油車時,車企往往都在強調「發動機、變速箱、底盤」這三大件的性能幾何。到了新能源時代,電池、電機和電控組成的三電系統成為人們買車時的關注焦點。
而在如今的智能化時代,汽車不再是從出發點到終點的交通工具,而是移動的「生活空間」。
現在很多人喜歡用「移動的家」來形容一款車的多功能性,而這個「家」顯然不能沒有「電器」。為滿足消費者對舒適度和便利性的需求,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企將「冰箱彩電大沙發」作為對外傳播的核心賣點。
而在其中,針對夏日用車場景的車載冰箱,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新三大件」之一,正在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關注。
車載冰箱緣何爭議不斷?
近期,比亞迪執行副總裁、乘用車首席營運長何志奇在國內社交媒體上就騰勢Z9 GT配備兩個冷暖箱的設計,回應了網友的質疑。他表示,不要簡單地將其理解為兩個冰箱,實際是兩個冷暖箱,可以同時製冷,也可以一冷一熱。
在騰勢方面看來,這一設計意圖在於滿足不同用戶的多樣化需求,而不僅僅是堆砌配置。
騰勢Z9 GT車載冰箱(圖片來源:騰勢官方)
圖片來源:比亞迪何志奇 微博截圖
有意思的是,除了這次雙冰箱的操作引得網友吐槽之外,騰勢D9此前也曾因為車載冰箱效果不佳而引起不少爭議。藉此機會,我們不妨就來深入探討下,看看如今各大車企使用的車載冰箱到底有何優劣?
在燃油車時代,車載冰箱曾是豪華車的標配,例如奔馳S級等百萬級別的車型才會配置。然而,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車載電力供應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新能源車企開始在宣傳中強調自己搭載的車載冰箱。
其實,如果回顧下車載冰箱的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在燃油車時代,由於12V電池的供電能力較弱,大多數豪華品牌車型採用的其實是空調製冷手套箱。
而手套箱製冷原理也相對簡單,即通過一根管道將空調輸出的冷風引入手套箱中,實現製冷功能。雖然這種方式結構簡單、成本較低、無噪音,且額外油耗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但不難想像,由於空調出風口直徑較小,且溫區也有所限制,實際製冷效果也難以媲美真正的冰箱。
這兩年,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半導體製冷冰箱應運而生。這種冰箱內部有一個半導體製冷片,接通直流電後,一個接點溫度降低,另一個接點溫度升高。通過將溫度低的一端放入冰箱,另一端接通風扇散熱,製成半導體冰箱。
這種冰箱的製冷溫度一般比環境溫度低20攝氏度左右,例如在車內溫度為25攝氏度時,冰箱能達到5攝氏度左右,足以冰鎮飲料。
而半導體冰箱的另一個特點是可以通過反接製冷片電源來提供加熱功能,冬天加熱飲料非常方便。由於無需製冷劑和管路,也沒有運動部件,占用空間較小,且在顛簸行駛時不易損壞。
此外,半導體冰箱的功耗較小,一般在100瓦以下,對電動車續航影響不大。老款的騰勢D9和時下大火的小米SU7等車型,都主要採用的就是這種車載冰箱。
小米SU7車載空調(官圖)
然而,這種冰箱也存在不足之處,那就是製冷效果受限於環境溫度,箱體內無法真正實現冷凍,僅能冷藏。
去年7月,騰勢D9就因為半導體冰箱製冷效果不佳而遭到用戶投訴。用戶反饋稱,冰箱製冷功能在打開5個多小時後效果仍不明顯,且冰箱工作時前排容易噴出熱風,導致駕駛艙溫度上升。
後續,騰勢方面也積極聽取消費者意見,在新款車型中將原本使用的半導體冰箱,改為與家用冰箱原理相同的壓縮機式,也因此收穫了不少消費者的積極反饋。
而小米SU7上的車載冰箱雖被宣傳為「贈品」,但其半導體冰箱也遭到了很多車評人的吐槽,一旦斷電就失去作用,與真正的壓縮機製冷型冰箱相差甚遠。
由此可見,從目前的技術水平來說,半導體式的車載冰箱在夏季高溫環境下仍有著很大的局限性。
相較之下,壓縮機冰箱則憑藉其強大的製冷能力,成為現階段車載冰箱的首選。
從原理上來說,車載壓縮機冰箱與家用冰箱類似,通過製冷劑在壓縮機的作用下升壓降溫,進入冷凝器後放熱變為低溫液態,再次循環實現製冷。壓縮機冰箱最低可達零下十幾度,降溫速度快,適合冷凍和長時間冷藏。
目前,諸如理想、極氪、哪吒、阿維塔等車企普遍也都是選用的壓縮機冰箱。
而對於車載冰箱的選擇,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更是曾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壓縮機冰箱是高端車載冰箱的標配,半導體冰箱則更像是「汽配城級別」的產品。
雖說李想的這番說辭有些誇張,並且也不乏「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成分,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壓縮機冰箱在製冷能力上的絕對優勢。
當然,壓縮機冰箱作為車載冰箱時也有其缺點。由於性能強大,其能耗較高,可能會對電動車的續航里程產生一定影響。
此外,壓縮機冰箱需要有效的散熱系統,否則散熱不良可能影響車內乘客舒適度和內飾組件。此外,壓縮機冰箱的體積較大,占用車內空間多,影響使用靈活性。
其實,當前市面上的車載冰箱,主要就是分為壓縮機冰箱和半導體冰箱兩種。而之所以產生爭議,還是因為各大車企出於成本、散熱、空間設計等因素,選擇搭載的品類或數量,與消費者的購買預期有較大的落差。
半導體or壓縮機,車載冰箱怎麼選?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消費者,車載冰箱到底要如何選擇呢?
而這裡就要說回騰勢Z9 GT,一口氣搭載兩個冷暖箱的操作了。用何志奇的原話就是:「這不是堆配置,而是照顧不同的差異化需求。」
至於說是什麼需求?何志奇也列舉了幾個場景:比如爸爸接孩子,爸爸喝冰可樂,孩子喝熱牛奶,大人孩子都照顧到;再比如接孩子放學,孩子吃完熱飯,再吃一個冰淇淋,孩子是不是更快樂?再比如女士一個冰箱存放面膜,另一個加熱使用,是不是也很方便?
對此,鈦媒體App也收集了一些網友反饋:有說一冷一熱,設計很適合帶娃出行的;有說兩個冰箱一個放飲料,一個放冰淇淋夏天可太爽了;也有吐槽兩個冰箱太占地,完全不符合騰勢Z9 GT獵裝車調性的。
另外,根據一些長期從事戶外、露營愛好者的反饋,他們認為冷暖箱中的制熱功能其實並不太實用。眾所周知,這兩年露營文化在國內日漸風靡,很多新能源車都加裝了外放電接口,且不說冬天本身就可以攜帶保溫壺,就算直接外接個加熱設備也並不困難。
其實歸根結底,不管車企怎麼抉擇或者選裝,在選購車載冰箱時,消費者還是需要結合自身需求和車輛特點進行選擇。
如果主要需求是冷藏飲料,且對於「低溫」需求不太「極端」的朋友,半導體冰箱即可滿足。同時,半導體冰箱由於其功率和發熱量通常較小,遇到上述問題的概率相對也會更低一些。
極氪X車載冰箱(官圖)
而如果需要更好的製冷體驗,或者說冷凍食物,則應選擇壓縮機冰箱。畢竟,試想幾個年輕小伙,夏天打完球上車,你給他一瓶二十度的可樂,相信他還是會直接去路邊的店鋪買個「零度」的來得痛快。
此外,對於電動車用戶,需要特別關注車載冰箱的功耗情況,確保不會對續航里程造成過大影響。選擇適合自己車型的冰箱尺寸,避免因冰箱過大占用車內空間,影響使用舒適性。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很多車企在宣傳頁面和配置表中並不會直接寫明冰箱的種類,這就需要消費者擁有一定的辨別能力。而判斷最簡單的指標,就看他的冰箱溫區就行了,能夠達到零下,或者宣傳有冷凍功能的,一般就是用的壓縮機冰箱。
目前,市面上可選裝的原廠車載冰箱價格大多在幾千元左右,例如極氪的車載冰箱選裝價格為1999元,阿維塔的車載冰箱選裝價格為4899元。一般來講,汽車廠家對於官方選裝的產品在質量、耐久度、環境適應性等方面會有比較高的要求,並且只能給一款車用,銷量低,成本就會高一些。
而在網購平台上的壓縮機冰箱大多在400-600元左右,半導體冰箱普遍在200-300元左右,確實要比官方選裝價格便宜了不少。
說了這許多,如今的車載冰箱,其實早已不是當初豪車上的「奢侈」配置了。雖說,成本上各大車企仍有各自的考量,但盛夏已至,誰又不想在車裡能隨時隨地享受冷飲帶來的絲絲涼意呢?
可以想見,隨著消費者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不斷提升,以及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推廣,車載冰箱市場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未來,車載冰箱也將朝著智能化、多功能化和低能耗方向發展。例如,通過智能控制系統,根據車內外溫度自動調整製冷強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集成加熱、空氣淨化、濕度控制等多種功能,提供更全面的車內環境控制;改進位冷技術和優化電力管理系統,進一步降低能耗。
或許,在多輪技術比拼之後,車載冰箱將變得更加智能化、多功能化。而類似騰勢Z9 GT雙冷暖箱的「操作」,儘管現階段看來有些格格不入,甚至飽受吐槽,但它本身何嘗又不是一種積極的嘗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