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君>皇>帝>王。
君:指萬物始祖元始天尊(也叫太上老君)。
皇:古為上天,光明之意,「因給予萬物生機謂之皇」。
帝:帝者,生物之主,興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謂之帝」。皇帝皇帝,皇再前帝在後,古人很講究輩分前後順序的,並不是隨便編的詞。
王:指一片地域的領導。皇基本指神,帝基本指領導人。日本為什麼叫他們領導人天皇,是因為他們認為天皇是神,他們認為自己是太陽神的後代。中國皇帝中就秦始皇覺得功比天高敢稱皇。樓下說的皇室成員是指皇室是神的後裔。
擴展資料:
《真法篇》裡面有這樣的記載:「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都王,謀得兵勝者霸。」後人根據全書的思想,把這句話解釋為:將混濁一體,氣質未分的世界加以判別,使之明道的是皇。
體察天道,循道而無為的是帝;使道達到成功,為而無以為的是王;當今之世,雖於道未備,於德未至,卻所謀必得,用兵必勝,為而不貴的便是霸。
《莊子·莊帝王》有南海之帝,北海之帝等。商、周天子稱王不稱帝。公元前288年,齊湣王稱東帝,秦昭王稱西帝。當時列國均已稱王,欲尋一更尊於王之稱號,乃借上古大帝之名,用為後世人君之號。《史記》以《五帝本紀》為首篇,所載帝號,實系後人所加。
秦始皇以皇帝為君主稱號,帝遂為皇帝簡稱。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皇
===不同解讀
管子曰: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謀得兵勝者霸。
第一句意思是說:明曉萬物起源可以稱為皇,這裡的「一」和「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一是同一個意思。因此三皇:人皇伏羲,地皇女媧,燧皇:燧人氏
第二句:洞察天地之道可以稱為帝者。例如有五帝、戰國時期秦昭王贏稷、齊閔王田地稱西帝、東帝。
第三句:尊禮賢德的可為王者,因此有夏桀不仁,商湯代之,帝辛不仁,武王伐之。
第四句:攻城掠地,擴大疆土,取得戰爭勝利可以稱為霸者,例如春秋五霸。
君和侯是同一等級:秦惠王沒稱王之前,稱為秦君,趙肅侯沒稱王之前,稱為趙侯,而兩者都是各自國家的共主。因此侯=君
因此皇帝>皇>帝>王>君=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