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7月15日起,舉辦為期4天的第二十屆三中全會,會議在18日宣告落幕。但涉及政策的相關決定,卻一直到21日才對外公布。
有網友分析三中全會結束後發布的《決定》後,發現《決定》給予地方政府「搜刮百姓」的權力。有網友認為,這些財政改革方案實施後,可能會進一步激化中國的社會矛盾。
推主「李老師不是你老師」透過 X分享第二十屆三中全會的公報,該公報宣稱要化解房地產、地方政府債務、中小型金融機構等領域的風險。同時著手組織社會安全風險防控網,確實維護中國社會的穩定,並強輿論引導,防範意識形態可能帶來的風險。同時,做好應對風險與挑戰的準備,並主動塑造有利的外部環境。有網友表示,該公報全篇只強調一個重點,那就是維穩。其他可能遭遇的困難或風險,中國政府完全沒有辦法提早進行應對。
推主「財經資料庫」也發布推文指出,中國政府在21日公布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是現代化的決定》(簡稱《決定》)。該份決定強調,中國政府目前計劃完善由市場供需關係決定價格的機制,同時也要推動水、能源、交通等領域的價格改革,協助居民優化水價、電價與天然氣價格,以及完善成品油的定價機制。「財經資料庫」感嘆,中國政府發布這樣的文章,就是在暗示包含水費、電費與天然氣費用等民生開銷將會全方面的漲價,加速中國民生崩潰的速度,把人民當韭菜割。
另外,推主「 Daniel Fang」分析指出,《決定》中明確提及應對人口高齡化的問題,強調要創造各種適合老年人的就業崗位,並推進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改革。「 Daniel Fang」認為,該份《決定》不但間接透露中國的「養老基金」已經沒錢了,未來民眾的養老恐怕只能「靠自己」。且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很可能暗示著,未來中國民眾恐怕要「活到老,做到老」,終生工作。「 Daniel Fang」表示,現在中國民眾繳交的社會保險,很可能會「白交」。
推主「財經真相」也表示,本屆三中全會總共只有兩條關於財政方面的改革:
第一條改革,是讓中國中央政府負擔更多地方政府的財政職能,包含發放軍警的工資等。
另一條改革則是允許地方政府擴權,增加向民眾徵稅的稅種。
「財經真相」認為,這等於是中央政府默認,讓地方政府合法的透過「搜刮老百姓」來「創造額外收入」。「財經真相」表示,這種最法最終可能會導致中國中央政府的財政負擔日益加重,未來中央政府恐怕無法對其他國家「大撒幣」換取同盟。另一方面,持續對百姓割韭菜可能會導致中國的社會矛盾被更進一步的激化,產生越來越多暴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