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個朋友,總熱衷於在自己身上開展抓馬的戀愛故事,雖然每段戀愛經歷都讓她感覺既上頭又痛苦,但還是忍不住一次次深陷其中。
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是會控制不住自己,會極度渴望得到對方的關注,想要確認在對方眼裡我是獨一無二的,如果對方不能及時回應我,我簡直像是失去理智了一樣,明明知道這樣的關係會讓我很痛苦,還是忍不住陷進去,怎麼辦?
很多人或許都有過類似的感受,我們會感覺自己與某些特定的人之間有著異乎尋常的吸引力,碰到後仿佛身上某個開關被開啟,好像我們身上某些隱秘的需求和欲望,都在這個特定的人身上找到了強烈的共鳴。
然而這種強烈的情緒體驗,並不總是帶來積極的結果,我們會時而因為得到了對方的一點關注和回應而覺得快樂到頂點,時而因為沒有對方的消息而焦躁不安。
看到朋友三番五次重蹈覆轍,我勸她乾脆拉黑,徹底隔離痛苦源,但拉黑後所帶來的強烈的「戒斷反應」讓她感覺百爪撓心,斷聯後的焦慮感成倍增加,忍不住加回來、得到對方回應後的爽感也在倍增,沉迷於這種拉扯中,她自己似乎也並不想從這種痛苦裡走出來。
或許在這段關係中,她愛的已經不再是這個人,愛的是這種反覆拉扯和糾纏的過程。
我們常常用「墜入愛河」來形容一個人剛踏入戀愛時的天旋地轉,但朋友的這種幾乎喪失理智,像是強迫性重複一樣的行為,似乎和真正的愛情相去甚遠。
精神病學家 Christie將這種幾近強迫性重複的行為稱為:
「創傷迷戀」(pathological infatuation)
它源於對方身上的某些特質(或我們對這些特質的幻想)觸發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潛意識需求。例如一個渴望被拯救的人遇到了拯救者,或一個依賴者遇上了控制者。
這種像是拼圖一樣嚴絲合縫的互補性,會給人帶來在一般的親密關係中難以獲得的上頭體驗,讓人近乎瘋狂地想要靠近,甚至不斷上癮。
但「創傷迷戀」和真正的愛情不同,它不僅讓人難以在關係中獲得滋養和成長,還會像沼澤一樣淹沒一個人的心智,讓人無法自拔。
如果說,我們都渴望在親密關係中得到對方的關注、關心、承諾,獲得雙向奔赴、互利互惠的關係,那很可惜,創傷迷戀並無法幫助我們在關係中體驗這些美好。
相反,它會帶來自我懷疑,安全感崩潰,過度付出和犧牲。
最糟糕的是,它還會破壞我們對親密關係的認知。
回到開頭那位和容易陷入創傷迷戀的朋友,她發現她已經無法對一個情感模式很健康、各方面都很好、對她也有好感的人產生興趣,所謂的健康的親密關係,對她來說卻只有無聊乏味。
就像一個一直透過厚重的濾鏡去看世界的人,沉迷於濾鏡中色彩鮮艷的樣子,一旦拿掉濾鏡回到現實,會無法忍受真實生活中的平平淡淡。一個對創傷迷戀上癮的人,會逐漸認不出真實愛情的樣子。
這也是創傷迷戀的危險所在,它其實是在渴望一種「不存在的、得不到的」東西,讓人在潛意識中挑選一個沒有能力、或沒有意願回應自己的人,並從中感受到「受虐性」。
身處其中時,人們會為了贏得一個根本不在意自己的人的注意力而拼盡全力,為了這個目的,那些個人原則和價值觀、對於健康關係的追求,都會輕而易舉地被犧牲和放棄。
圖片來源:《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但遺憾的是,大部分的創傷迷戀都難以通過個人努力,把關係轉向穩定而有深度的親密關係。
要麼在持續接觸後發現對方完全不符合自己的想像而感到失望,要麼終於得到對方的愛和關注後卻覺得索然無味、迅速下頭,要麼雙方持續沉浸在這種你追我趕的貓鼠遊戲中彼此拉扯和折磨,讓生活和自我都支離破碎。
無論哪種情況,都要做好自我損傷、需要時間療傷修復的準備。
有人或許會覺得很無措:我一上頭就是你說的那個樣子,那不然呢?健康的愛情到底是啥樣呢?
健康的愛情是可控地 吸引創傷迷戀是徹底失控
Christie認為,「陷入愛情」和「創傷迷戀」之間的關係不是非黑即白,而是連續的譜系,大部分的關係都在中間遊走。
如果說,譜系左端的「陷入愛情」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愛情帶來的歡喜、失落,那麼譜系右端的創傷迷戀會使人徹底失控。
健康的愛情:
1.適度退行:即使發生退行,依然可以在關係中輪流做父母,彼此支持和照顧;
2.保持自我控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這種自我控制有助於建立穩定和持久的關係,而不是完全被情緒的波動所左右;
3.有效溝通:可以通過開放和誠實的溝通來解決問題,而不是通過衝動的行為來表達不滿或需求;
雖然人在陷入愛情時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退行,但這種退行依舊可控,它讓人變得像青春期荷爾蒙爆棚時的衝動、興奮,也會讓人像小嬰兒一樣忍不住使用幼稚可愛的語言模式來溝通。
在良性退行下,大家會「輪流做父母」,能夠在兒童狀態和成人狀態切換,在對方需要的時候彼此支持。
創傷迷戀:
1.嚴重的退行(regression):心智退化到孩童狀態;
2.失去自我控制(ego control):無法掌控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3.付諸行動(acting out):無法控制地把內在衝動轉化成外在的行動;
而在創傷迷戀中,迷戀者則會退行到更早期,可能會表現出極端強烈的需要,時刻渴求對方的回應,內心也會充滿不安全感,總擔心自己會被拋棄,產生嚴重的分離焦慮。就像一個無法控制自己,無時無刻不在呼喚養育者的嬰兒。
這對於關係具有破壞性,迷戀者會因為這些複雜糾結的情緒而做出一反常態的行為,有時候柔情蜜意,有時候撤退迴避,甚至會反覆把對方拉黑再加回,難以通過理智讓自己的行為保持一致性。
反覆經歷創傷迷戀的人,自己也會感受到這種模式的熟悉感和重複性,仿佛只要碰到契合自己想像的人,就自動進入了某個寫好的劇本,一切像是宿命般身不由己。
健康的愛情是互惠 創傷吸引是自我功能受損
健康的愛情:
🔘感情是互惠的,相互的
🔘相對平等的
🔘增強自我功能
大家常用「容光煥發」來形容處於熱戀期的人,愛情會讓人看起來更有活力和魅力,雖然關係進展不順利時也會焦慮和難過,但這種情緒通常都比較短暫。
在健康的愛情關係中,當一個人感受到被愛和被欣賞時,他們的自我功能會得到顯著的增強。這種增強不僅體現在他們對自己的認知上,更表現在他們的自尊水平和思維方式上。被愛的感覺讓他們更加自信,思維也變得更加敏捷和聰慧。
愛情的存在,讓人感覺到自己的生命變得更加豐富和完整。這種基於互惠的滋養和成長,是健康愛情關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很多人說,健康的愛情是可以滋養人的,它可以幫助你體會到一個更有活力,有魅力,值得被愛的自己。
創傷迷戀:
🔘自我犧牲的,單方面的
🔘權力不對等,一方有更高的權力感
🔘損害自我功能
而創傷迷戀恰恰相反,陷入其中的時候,你或許會發現自己都變得不像自己了,原本自信開朗的人變得卑微、低姿態,或原本溫和的人變得暴躁、焦慮,這些變化可能會讓熟悉自己的人都感覺很驚訝。
這是因為創傷迷戀破壞人的自我功能,讓人沒辦法集中注意力在工作、學習上,沒有耐心像以前一樣認真做事情,總是心不在焉,甚至大部分時間感受到焦慮和抑鬱,好像被一種強大而陌生的感受裹挾了。
這種破壞性的迷戀不僅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也讓情感體驗變得支離破碎。
健康的愛情是持久的情感 體驗創傷吸引是下頭後很快無感
健康的愛情是一種持久的情感體驗。當一個人真正陷入愛情時,他們對伴侶的感情是持久的,即使熱戀期過後,愛意也不會迅速消退。一段關係結束後,再看到對方的照片、去到共同去過的地方,還是會回憶起當初在一起的甜蜜。
這種情感的深度和持久性是健康愛情的標誌,它允許兩個人即使在關係面臨挑戰時也能維持情感的連續性。
相比之下,創傷迷戀則是一種更為短暫和激烈的情感體驗,陷入其中的人會感覺像坐過山車,上頭時很快衝到頂點,下頭後迅速無感。而一旦迷戀消退,他們可能會發現自己對之前強烈吸引自己的人完全失去了感覺,甚至可能對當時的情感反應感到困惑或不理解。
這是因為創傷迷戀並不基於深層次的情感連結,更多是基於創傷引發的心理需求所帶來的瞬間吸引力。
如果你常陷入創傷迷戀 也不用因此苛責自己
一個人在哪裡遇到過創傷,心靈就會在哪裡停止生長,雖然外表上看起來我們都已經長成了大人,但內在有個受傷的孩子,還停留在創傷發生的那一刻。
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認為,創傷迷戀的發生,就在於我們潛意識中一直有修補舊傷口的衝動,我們忍不住一次又一次把自己置於同樣的境地,是希望渴望能在這一次得到截然不同的結果。就像反覆去按下一個早已壞掉的開關,期待某一次燈會亮起。
所以當我們發現自己反覆陷入創傷迷戀時,不用急著苛責自己,創傷迷戀的發生提醒著我們,這裡有一個未癒合的傷口。
當然,改變創傷迷戀也並非易事,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但我們依然可以試著放下那層厚重的濾鏡,看看這個或許沒那麼精彩、不夠抓馬,但也真實可愛的世界。
當我們開始接受生活的本來面貌,逐漸建立對於平淡的耐受,也是打破魔咒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