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穿著傳統服裝的婦女在北京熱門旅遊景點古北水鎮的古村落里自拍。中國擬擴大免簽吸引更多外籍觀光客。(美聯社:2020年6月9日)
中國國務院星期六(8月3日)公布《關於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意見》相關內容,當中提到要優化入境政策和消費環境,並將研究擴大免簽國家範圍。
為實現今年的經濟增長目標,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上月底指示,經濟政策將把服務消費作為消費擴容升級的重要抓手。
中國國務院星期六公布《關於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意見》文件(後簡稱《意見》),內容有六大方面、共二十點。
《意見》提到,首先,要挖掘餐飲住宿、家政服務、養老托育等「基礎型消費潛力」;第二,要激發文化娛樂、旅遊、體育、教育和培訓、居住服務等「改善型消費活力」;第三,要培育壯大數字、綠色、健康等「新型消費」。
第四,《意見》強調要增強「服務消費動能」,包括創新場景、加強品牌培育、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持續深化電信、教育、養老等領域開放;第五,要優化「服務消費環境」,包括加強監管、引導誠信合規經營、完善服務消費標準。此外,還要強化政策保障,包括加強財稅金融支持、夯實人才隊伍、提升統計監測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及旅遊消費方面時,《意見》表示將優化入境政策和消費環境,加快恢復航班班次,提供多樣化支付服務,研究擴大免簽國家範圍。
為了吸引外籍遊客、促進觀光財,中國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廣開免簽「朋友圈」,並承諾為外國遊客的支付、酒店預定和出行提供便利。中國至今已對近六十國推出免簽證政策,現在計劃進一步擴大免簽國家名單。
據中國國家移民局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入境中國的外國人達1463.5萬人次,同比增長152.7%。亮眼的成長率讓中國官媒大肆吹捧「免簽」政策成功刺激觀光業回溫。
但一位長居上海多年、因議題敏感不願具名的德籍人士先前告訴美國之音,新冠疫情後,中國形象崩壞,即便大舉開放歐洲國家免簽入境,歐洲人來華旅遊的熱度也並未升溫太多。他分析,入境人次增長率看似樂觀,應是去年同期基數較低的「虛長」。
美國之音剖析出入境總數後發現,上半年出入境的數據中,本國居民和港澳台人士合計占比高達九成,外籍人士僅占一成,相當程度戳破外國人來華熱度的假象。
一名長期與中國旅遊業者交流、不願具名的台灣觀光系學者先前向美國之音指出,占出入境人次逾四成的港澳台人士應多屬商務移動,而非觀光人潮。中國入境統計數據未區分觀光或商務目的,易造成解讀誤差。
《紐約時報》本月初報導指出,北京單方面向多國提供免簽,對於通常堅持互惠原則的政府來說是個罕見的舉動,顯示出中國的急切態度,「簡單來說就是缺錢」。
《紐約時報》報導稱,中國經濟放緩,引發對通縮的擔憂。政府希望重新吸引外國投資,然而許多外國企業對長達近三年的疫情封控和日益嚴峻的政治環境感到不安。為期15天的免簽政策可用於觀光旅遊,還可以用來做生意。
對於未來是否會有更多外國遊客到中國?據美國之音的採訪,旅遊分析人士認為,國際觀光客基於航班數、旅遊便利性和入境中國意願偏低等三大劣勢,不會因免簽利多就提高赴中國旅遊的意願,政策實際成效恐怕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