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近期推出了17點民營企業計劃,試圖推動民營企業投資活動,但分析認為很可能難以奏效。
中國製造業產能過剩、內需不足,內卷嚴重,因而向全世界傾銷,但遭到各國抵制,最終只會導致經濟的內耗和停滯。
大批工人湧向鄭州富士康
距離iPhone16系列產品正式發布僅1月有餘,鄭州富士康的用人需求再次達到巔峰。多名內部員工和招聘人員表示,富士康的鄭州工廠已加大馬力,進入生產的衝刺階段。招聘仲介稱,這2周進廠5萬人,只要在生產線做滿3個月,獎金可達7500元人民幣(新台幣3.3萬元)。
據《時代財經》報導,7月底,鄭州富士康招聘仲介陳達(化名)表示,生產線用工需求快速增長,工人時薪最高漲到25元(人民幣,下同),製造車間做滿3個月,獎金達7500元,「這兩周進廠新員工最少有5萬人,還在大規模持續招人。如果後續生產還缺人手,獎金漲到8000元也不是問題。」據他透露,當前生產線已經在全面量產新款iPhone16。
一名富士康組裝生產線的員工說,「6月還比較輕鬆,但從7月中旬開始,工作強度直接拉滿,平均每天加班2小時以上,新員工大批大批地入職,他們整體熟練度跟不上,導致每個人的工作量接近飽和。」
入職不到一周的王迪也感受到了生產線緊張的氛圍,發現餐廳經常在用餐高峰期爆滿,「進入生產旺季後,請假都會被重點批評。」這是王迪第三次進廠,和大多短期臨時工一樣,他看重的是用工高峰期豐厚的獎金制度。
一般而言,鄭州富士康工人的流動性較大,每逢旺季,普工綜合月收入為5000-7000元,而在淡季加班少的時候,普工綜合月收入為3000元-5000元。
在今年6月舉行的2024年蘋果開發者大會,蘋果推出了「蘋果智慧」。業內人士預計,iPhone16將成為蘋果首款AI手機,可以將AI深度嵌入系統,智能語音助手Siri能力全面提升。
近期有報導稱,蘋果對iPhone16系列的備貨目標進行了微調,調整後的備貨目標約為9000萬部。 iPhone16高端系列的生產任務依然由中國的工廠承接。韋德布希證券公司分析師艾夫斯表示,印度工廠可以生產一些基本型號或蘋果硬體的其他部分。但 Pro和 Pro Max這類高端機型將繼續在中國生產。
中共發改委企圖接管民營企業
大紀元專欄作家Milton Ezrati撰文稱,中共近期推出了17點民營企業計劃,試圖推動民營企業投資活動,但很可能難以奏效。
文章表示,近年來,陷入困境的中國經濟需要一劑私人投資的良藥,以擴張和解決就業招聘問題,然而民營企業依舊牴觸不肯行動。中共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NDRC,簡稱國家發改委)的規劃人員提出了一項17點計劃來扭轉這種局面。
儘管這些細節聽起來令人不知所措,然而其中大部分內容涉及北京中南海的高層規劃者們將如何與地方政府互動,以確定私人投資資金的去向。國家發改委計劃確定其規劃者認為具有「強大發展潛力」的「重點產業」。在徵求省級發改委的意見後,國家發改委將與民營企業一起促進對這些產業的投資。規劃者們指出,這些機會大多將出現在交通、水利、清潔能源、新型基礎設施、先進位造業和現代農業等領域。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初步新聞簡報,規劃人員已經確定了約2,900個適合私人投資的投資項目。國家發改委將與地方規劃者們一起,通過所謂的「預驗收」來篩選潛在投資者。據規劃人員計算,整個工作應吸收約3.2萬億元人民幣(約合4,700億美元)的龐大資金。
在獲取信貸方面,國家發改委打算將項目提交給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中央規劃者們稱,這些金融機構隨後將根據「市場原則」對項目進行獨立審查,然而文件中對這個原則的具體含義仍然含糊不清。
奇怪的是,這個計劃沒有給民營公司留出任何空間,讓規劃者了解他們認為最大的機會在哪裡,這意味著,最大的增長和盈利機會在哪裡。該計劃確實規定要傾聽民營企業的意見,並承諾定期進行調查,以獲得民營企業的反饋。然而,該計劃並沒有規定徵求民營企業本身的指導意見。相反,這個計劃建議民營公司與地方政府協商,以獲得管理和監督方面的指導。
不讓相關企業在指導方面發揮任何作用,就等於立即切斷了對基層行業最深入的了解。無論地方政府如何為他們所青睞的項目鋪平道路,他們都將失去對這些項目是否最有前途的最佳指導。
日經亞洲:惠普計劃將一半以上電腦生產遷出中國
惠普計劃將其一半以上的個人電腦生產線撤離中國,並在新加坡建立後備設計中心,以降低地緣政治風險。《日經亞洲》報導,惠普正與供應商洽談,在兩到三年內將70%的筆記型電腦生產線轉移至泰國。至少有五家供應商在泰國建設新設施。此外,惠普在新加坡增聘約200名工程人員,為應對台海衝突風險建立替代設計中心。受美中科技戰影響,惠普加快撤離中國,戴爾、蘋果、微軟等公司也在東南亞布局生產線。
中共經濟體系的崩潰之路
中國的經濟現狀,無論如何美化包裝,都無法掩蓋其背後的深層問題。面對內需疲軟,中共卻選擇持續擴大工業產能,無視新需求的刺激,這不僅讓多國對中國廉價產品避之不及,也讓中國製造商在國內陷入困境。
據《紐約時報》報導,中國每年生產近四千萬輛汽車,約為國內需求的兩倍。這些產能過剩的工廠,不僅沒有找到新市場,反而加劇了國內企業的生存困境。
高盛的分析指出,中共優先發展的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和可再生能源等產業僅占中國GDP的3.5%左右,無法為數百萬大學畢業生和農民工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
這些產業的發展,雖然看似能夠推動技術進步,但實際上卻未能帶來經濟的多元化和穩定增長。密西根大學的中國專家高敏在其最新研究中指出,從大躍進到中國房地產繁榮,產能過剩是中共治理模式的一部分,其傾向於「產能過剩」和超額完成目標的治理模式,最終只會導致經濟的內耗和停滯。
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目前約有多達25%的中國上市公司無法實現盈利,而這一比例在十年前僅為7%。這種現象的背後,是產能過剩與需求疲軟的雙重夾擊。許多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體系的產能過剩是可以預見的結果。北京當局通過補貼、減稅、國有銀行和投資基金將資本引導至受青睞的行業。
2022年,超過99%的上市公司都獲得了政府的直接補貼,這種策略性補貼進一步推動了關鍵技術市場的競爭。
阿波羅網評論員楊旭表示,在中國的教科書中,由於自由市場經濟缺乏國家層面的監管,每到一定時期資本主義國家產能過剩是不可避免的,中共的典型描述場景是,大量的牛奶被倒掉。
現在中國各行各業也出現了產能過剩,向全世界傾銷中國商品,而其它國家也在抵制中共的這種產業補貼貿易,造成產能浪費、內卷嚴重,企業盈利能力越來越差,虧損面不斷擴大。
請訂閱阿波羅網主頻道,訂閱連結:
請訂閱阿波羅網副頻道,訂閱連結:https://shorturl.at/lMP34
請訂閱乾淨世界:https://shorturl.at/luFTU